第7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家一派不答應了,有人站出來道:“季梟寒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大家都很清楚,他怎麼可能輕易就死,趙大統領一定是收到消息,怕他對風月關不利,這才趕去風月關的。”

  “那我請問,在朝廷重兵把守的那時候,季梟寒如何拖家帶口的離開侯府?”丞相站出來問。

  趙家一派不知如何回答。

  小皇帝捻著眉心道:“趙一德私自離開戰場,確實不對,引起民憤也是他的另一個錯,現在內憂外患,絕不能讓風月關暴亂,要不然南疆那邊一定趁機作亂。”

  就在這時,有人上報:“……報,風月關急件。”

  “呈上來!”現在風月關是所有事情的中心。

  小太監將消息呈上來,皇帝看後,無奈的放下說:“季梟寒臨死之前派人刺殺南疆宰輔,南疆宰輔死亡,南疆國內無人主事,南疆皇帝不得不從戰場撤回,龍回……保住了!”

  “保住要只是暫時保住,微臣實在不懂,季侯爺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何太上皇非要他的命,現在好了他死了,但是死之前,他都還在為風月關的老百姓做事,比起趙一德,他不是更忠心於朝廷?”大家都知道韓綜跟季梟寒關係好,他也無需避嫌,想說便說了。

  小皇帝頭疼不已。

  這時,韓老大統領站出來,躬身道:“陛下,季梟寒為保風月關百姓殫精竭慮,卻在功成之前被幾個圍困他的毛賊殺害,我們且不說他到底是死是活,但是風月關的百姓卻相信,他們的侯爺沒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官員去接替季梟寒的位置,只怕都難以服眾,風月關的人不會允許他們進城,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追封季梟寒,再問罪趙一德,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風月關那些人,素來都是敢做的,只怕朝廷派去的官員他們不會信任,微臣倒是覺得,張庭之的奏摺不偏不倚,頗有大家風範,況且他協助季梟寒治理風月關多年,有口皆碑,微臣以為,這個時間,不該再從朝廷派人過去,就地取材,讓張庭之當這知府,最能穩定民心。”說話的大臣平素不站隊,所以說出來的話,很有公信力。

  趙家一派又不願意了,有官員道:“這風月關一直是太上皇的心頭大病,好不容易季梟寒死了,將風月關交給一個張庭之,不等於還是他季家在做主麼?”

  “張老口碑有目共睹,他培養出來的孫子,定然也不差。”這邊也懟起來了。

  這時,韓綜邪肆的笑說:“既然你們都不甘心,那不如就大家各退一步,陛下可讓人帶冊封張庭之的聖旨與一個官員前往,若是他作為知府能進風月關,自然皆大歡喜,可若是他進不去,那這知府只能是張庭之。”

  新皇這些年對風月關也有耳聞,他知道韓綜敢如此說,便是篤定他的官員是沒法掌握風月關的,想著季梟寒給他的信,新皇道:“如此也好,便按照韓卿家說的做,朕……離開一會兒,稍後再議對趙一德的處罰。”

  小皇帝離開大殿,去到後宮。

  懿德殿。

  小皇帝踟躇著推開大殿的門,不多時,門內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你給我滾出去。”

  緊接著,便是摔打東西的聲音,好一會兒,才停歇下來。

  停歇下來的太上皇指著小皇帝道:“我讓你滾出去,你沒聽見麼?”

  “父皇,您派去對付季梟寒的趙一德出事了。”小皇帝知道,被逼禪位,自己的父皇對自己一直都不理解,但是事關重大,他不得不過來詢問。

  皇太后與皇帝一起被軟禁在懿德殿,聽說趙一德出事,她走過來低聲問:“你舅父出什麼事了?”

  “他在戰事緊張的當下,從龍回帶著軍隊回到風月關,而且前一日,季梟寒被他的部下活活燒死在侯府,一家人無一倖免,他的舉動觸怒了風月關的老百姓,現在風月關的老百姓將他堵在風月關進城的城樓下,進退維谷。”小皇帝將事情來龍去脈全都告知。

  皇太后疑惑的看太上皇:“是你乾的?”

  “哈哈,季梟寒……他讓我失去皇位,我讓他失去性命,很划算。”太上皇快意的說。

  皇太后怒不可遏:“你瘋了?你這樣會害死趙一德,也會害咱們的兒子變成眾矢之的的?”

  “江山豈是這樣容易坐的?危機也好,契機也罷,那都是你們的事,與我無關。”太上皇的心裡已經扭曲,他只想要全世界都跟他一樣,大家都別想快活。

  見此,小皇帝眼裡閃過一抹失望。

  他站起身來,淡聲說:“如今我來,只是想通知父皇一聲,趙一德必死無疑,您若不想晚節不保,便不要承認是您下令讓他從龍回撤回來……”

  他原本還想說話的,可話到嘴邊,他發現沒什麼意義,便閉嘴不言了。

  皇太后聽小皇帝說要辦趙一德,連忙拉住他的手說:“別這樣,趙家就剩下你舅父一人能幫你了,你不能這樣對他,你若寒了他的心,便是寒了趙家所有人的心。”

  “母后,你們之所以會變成今日這局面,一是因為你們對前太子不夠仁慈,二就是你太依靠趙家,以至於現在趙家在朝中獨大,兒臣雖然不才,但也不願再重蹈你們的覆轍,所以趙一德必須死。”說罷,小皇帝拂袖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