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後楊剛被押解進京受審,果然如那門客猜測得一樣,信被掉包、身邊又有親信失蹤,楊剛心知大事不妙,正惶惶不安,就聽說聖上命史朝恩入朝——這道詔令發出,實則在蘇阮拿到密信之前——但楊剛並不知情,他只以為事發,正巧范陽節度副使的兒子還沒走,他慌張之下,竟找其商議。

  那位聽完,根本不管楊剛,星夜兼程,疾馳往史朝恩帳下報訊。

  聖上看完楊剛的證供,氣得差點厥過去,當天就將其賜死。

  至於林思裕,在見到什麼都招了的楊剛之後,知道自己死罪難免,卻仍想見聖上一面。

  “他說他絕無謀逆造反之心,求我替他向聖上剖白。”付彥之道。

  蘇阮冷笑:“求你?他憑什麼求你?你憑什麼替他剖白?”

  付彥之道:“他是不想連累子孫,謀逆之罪,非同小可。不過,那些被他陷害冤屈至死的忠臣良將們,又有哪一個在臨死之前,能有人替他們剖白?”

  “不錯。再說他家子孫,也算不上冤枉。”

  聖上正在氣頭上,當然是絕不肯見林思裕的,於是最終林思裕處死,諸子皆流放嶺南、黔中等地。

  權勢熏天的一代奸相身首異處,倉促起兵的史朝恩也沒能堅持多久,就在河西、范陽兩邊夾擊下,兵敗如山倒。

  史朝恩最終被部將所殺,平叛有功的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皆以此功加官進爵,得到史朝恩首級的河西節度使甚至因此入朝為相。河西尚有副使可以主事,剛經歷叛亂的河東,卻急需一員大將前去宣撫整飭。

  “經此一亂,蕃將確實不堪倚重,然而西北對吐蕃戰事未歇,不好調動,朝中也無能臣,朕思來想去,也只有卿有此才幹,還能令朕放心了。”

  付彥之面對聖上,很有幾分恍惚,“臣惶恐,臣資歷尚淺,又未曾接觸兵事……”

  聖上擺擺手:“河東並無大的戰事,主職還是宣撫教化,你就以御史中丞職任副使,先讓局勢穩定下來。”

  大約是史朝恩之叛,令聖上警覺,他不再理會林思裕當初的建言,叫婁雲慶遙領河東節度使——他身上原本領的朔方節度使職早已經除去——付彥之更是個不能再正統的文臣,如此一正一副、一內一外,聖上方才安心。

  話說到這裡,付彥之不能再推辭,只提出要攜蘇阮母女赴任,“臣答應過她,若出鎮地方,一定帶著她們母女。”

  “她若自己願意,也可。”

  蘇阮當然沒什麼不願意,雖然河東治地遠在京城東北的千里之外,但他們一家三口在一起,便是真的去了塞外,她也不怕。

  何況這幾年的京中生活,已經讓她對充滿爾虞我詐的京城生了厭倦,對聖上這位暮年君主更是多有失望,唯一不舍的,就是姐妹兄長了。

  蘇貴妃也很捨不得她:“你還真要跟著去啊?說不定姐夫也只去個一年半載就回來了,你何必帶著欣兒折騰一遭?”

  “那就當出去散心了。”蘇阮笑道,“我一直很羨慕他們男兒年長之後,便能出門遊歷,如今終於有這個機會,當然要同他一起去了!”

  “遊歷?你當遊歷是好玩的嗎?路上多辛苦啊!”蘇鈴也不贊同,“放著舒舒坦坦的府邸不住,去遭這個罪!”

  “我這不是也不放心他嘛!聖上交了個苦差事給他,我不親自照顧他飲食起居,還能安心自己在京中享福?他也是從小在南邊長大,沒吹過風沙的。”

  蘇鈴瞧了二妹兩眼,“不對吧?你是不是怕妹夫離了你,身邊養下美妾來?”

  蘇阮一笑,蘇貴妃想了想:“也對,算了,去吧去吧。欣兒也一歲多了,可以給她生個兄弟了,要是讓姐夫自己去,該耽誤了。”

  這麼一說,蘇鈴也沒別的話了。

  蘇阮便專心打點行裝,先打發一隊家奴帶著大件家具行李、跟著赴任的付彥之先行,自己帶著欣兒則直等到開春後,才驅車緩行。

  她們母女這一路,有聖上欽點的禁軍護送,吃得好、住得舒適,也不趕路,慢悠悠走了二十多天才到河東治地。

  此時家奴已將住所收拾妥當,雖然屋宇遠不及京中徐國夫人府精緻華麗,卻也軒敞疏朗,足夠他們一家三口並家奴住下的。

  付彥之一手抱著兩個多月沒見著、因而對他有些生疏的女兒,一手牽著愛妻,笑道:“這便是咱們在此地的家了。”

  欣兒牙牙學語:“家。”

  “對呀,家。”蘇阮踮腳親親女兒,“有阿爹,有阿娘,還有欣兒,無論走到哪裡,都有家。”

  欣兒指指付彥之,“爹,”又指指蘇阮,“娘,”最後點著自己鼻尖,“欣兒,家!”

  屋宇之下,相攜而立的三口人,可不正拼出一個美好的家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