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我明天跟你一塊趕圩。”齊悅有些小激動,她穿過來這麼久,還沒去過圩上呢。

  當地人稱之為圩的地方,其實就是十里八村自發形成的一個自由集市,農曆逢三五八成圩日,附近村民去寺門的圩上被稱之趕圩。

  趕圩的人或多或少會帶上自家多餘的農產品去圩上交換,並不屬於投機倒把,所以被默認存在。

  當然,也是可以用錢買的,只是農村能拿出錢的人太少,偶爾也會有城鎮裡的人過來買些雞蛋米糧之類的,只是談價與交錢時動作會避諱一些。

  若是誰家急需用錢等不到年底就殺了豬,豬肉多半是無法在村里賣光的,於是就會用板車拉著送到圩上。

  第二天,齊悅跟著余國慶去趕圩,半路上就碰上一中年村民推著板車,板車上除了半扇豬肉,還有一個豬頭。

  齊悅很高興,直接跟那村民商議買下豬頭,又要買下十斤肋條肉,正問價時,被余國慶扯到身後,他笑眯眯地沖賣肉人道:“豬頭肉便宜,肋條有骨頭壓秤,老鄉你可要給個實價,不然我就去圩上找別家了。”

  賣肉人一聽這話,就知道眼前青年遠比問價的姑娘難糊弄,但好不容易地碰上一看就有錢的主,說不定是城裡來鄉下親戚家玩耍的,於是他試探著道:“你們買得多,我肯定給便宜。這豬頭按後臀肉的半價算,肋條雖有骨頭但上面的肉卻是豬身上最好的,不好再便宜……”

  余國慶嗤了一聲,打斷他的話道:“肋條上的肉是最好,也是最瘦的,但是咱鄉下人買肉可不喜歡買瘦肉,而是淨挑著肥肉買。老鄉,你這不實誠啊,我還是和我外甥女去圩上逛逛。”

  說完,叫上齊悅就走。

  賣肉人急了,忙上去拉住他:“後生你先別走,咱再談談。”

  “再談也沒用,我不跟不實誠的人買東西。”余國慶面露不耐,捋下對方的手。

  “實誠,我這人再實誠不過。老叔剛剛只當你們是城裡下來的,想著你們可能更喜歡瘦肉……哎,也是我眼力不好,後生你別惱,你開價,合適的話老叔就給你。”賣肉人就差拍胸脯了。

  余國慶眼底閃過一道光,他估摸了一下那豬頭的重量,直接給對方比劃了一個“十”的手勢,賣肉人的臉一下子變成了苦瓜,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豬頭我在家時就約(yao過,足有二十斤半,再加上十斤肋條,你只給十塊錢老叔可是要賠死,你再加兩塊錢。”

  “一塊不加,你要覺得不合適就算了。”余國慶又叫齊悅走,然後又沒走成。

  賣肉人拉住他訴苦:“老叔家裡急用錢,老人生病了要去衛生所看病,再過一個月家裡兩個崽又要上學交學費,就全指著這賣肉錢了,後生你就再添些錢,添不了兩塊,添一塊五也行。”

  余國慶似乎被他的話打動,點頭道:“老叔上有老下有小是挺難的,我也理解你,因為我上面也有老娘要養,下面雖還沒崽,但我有兩個外甥女一個外甥的學費也得我掏啊,這錢真是不夠用。”

  賣肉人被他的話噎住,目光越過他落在齊悅身上,遲疑地道:“這位大姑娘是你外甥女吧?她還要上學?”

  齊悅完美地做背景圖,微笑不說話,看著余國慶一臉感慨地點頭:“是啊,她還有一年就高中畢業,到時我就能鬆緩不少。”

  賣肉人乾笑了兩聲,不再打感情牌,只在價格上跟他磨。

  余國慶跟人談價就沒輸過,賣肉人自然不是對手。最後的結果是余國慶加了五毛錢,而賣肉人答應從圩上下來後,將他們買的豬頭和肋條直接送到外婆家裡。

  齊悅眉開眼笑地沖余國慶抱拳口稱“佩服”。

  余國慶一臉受用,又教訓她:“以後學著點,別傻乎乎地被人坑。”

  齊悅表示受教,點頭如啄米,讓他再指點兩招,余國慶就一路跟她說些談價的小技巧,又提及他以前在黑市上的一些經歷。

  齊悅當故事聽,不知不覺到了圩上。

  這圩是一條青石鋪就的街道,兩旁有白牆黑瓦房,還有木質吊腳樓,只是沒人精心養護,牆上牆腳漫上青苔和暈濕的斑點。

  街道兩旁稀稀拉拉地擺放著籮筐和擔子,裡面是用來交換的米糧、雞蛋、蔬菜等物,鄉民或蹲著,或拿扁擔枕坐著,等人上來詢問。

  第284章李雅萍道歉

  街面上行走的鄉民或提著籃子,或背著簍,看到道旁有合心意的物品便會停下腳步,與貨主交談,貨主會看一眼對方籃子(背簍)里的物品,合意便同意交換,不合意就擺手。

  被拒絕的鄉民多會悻悻離開,也有扯住貨主不停的磨,或者起身吆喝貨主想要的東西,若恰巧有鄉民有貨主需要的東西,便會加入進去,兩人的商談變成了三人,甚至四五人,聚成一團七嘴八舌很是熱鬧。

  齊悅看得嘖嘖稱奇,現場體會了貨幣的重要性。

  “別看他們說得熱鬧,這交易多半成不了。”

  余國慶在邊上預測了一把,而他這話落下不久,那聚攏在一起的鄉民就紛紛散了,貨主一臉不高興地收拾被翻落在地上的荔枝。

  余國慶眼睛亮了一下,拉著齊悅上前問貨主:“怎麼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