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落難的時候收了兩個徒弟,恢復高考的時候,都參加了考試,成績優異,現在都在京都,一個在研究所里是骨幹,一個在工廠里是總工程師,

  老沐也沒有白費精神,一個月最少兩封信,都是知恩圖報的,這樣的雙重關係,老沐對待黎家老太太跟親生母親一樣孝順,你當做是老沐的親娘看待吧。”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得,更何況在那樣大環境之下,誰不是躲得遠遠的,你看看我們兩個,在農場裡放馬,吃的是什麼,喝的是什麼。

  想想那種日子,我這心呢,都酸成一碗醋了,你的那些兄弟姐妹,有一個算一個,哪一個不是溜得看不到人影,看著平反了,一個個舔著臉登門,

  哼,要我待見也需要他們付出啊,世界上哪裡有那麼樣的好事?我看啊,黎家老太太比親娘差不到哪裡去,人品好我也喜歡呢。”

  “呵呵,她要去井山,沐鯤也跟著去那邊上學,每周要回來一趟的,還不是怕老太太住不習慣,老沐也是一位重情義的人。”

  “嗯,這點跟你很像,要不然也不會跟他談得這麼歡實。”

  另一家趙明義也正在跟自家老婆談論這件事,想來想去也是用紅包表示,主要是大西北這個地方,風沙大的,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特產。

  賈治國,凌美兩口子並不擔心禮物的問題,因為凌美是一位搞藝術,經常會有機會去各地演出,順帶著買回來很多各式各樣的當地特產,具有少數民族風情的玩偶就很合適小姑娘的喜好。

  周末休息,三家人早早的來到沐家,進門就看到樂呵呵聽評書的黎老太太,花白的頭髮一絲不苟的用銀髮簪固定,臉上白皙乾淨,一點老年斑的痕跡都沒有。

  大西北□□月份有些涼意,年紀大血液流通的慢,身上溫度相對來說底,年輕人穿著長袖即可,老年人就要加一層薄棉襖。

  上衣穿著薄薄的羊毛衫,下面燈芯絨的長褲,一雙居家的棉拖鞋,看到客人進門,站起來對著他們開心的笑著,那麼慈祥純淨的笑容,讓人分外溫暖。

  黎嘉鈺並不那麼著急,等到長輩們寒暄過後,她才上前表達了對叔叔阿姨的歡迎,眾人都是眼前一亮,好一個標緻的小姑娘,老沐好福氣啊。

  秦春,‘霓裳’麻利的擺好飯桌,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午飯迅速排放好,大家擁著黎老太太走進來,氣氛特別和諧溫馨,幾家人和和美美的團聚了一把。

  下午回到家中,對老沐的閨女沐鯤又是一陣讚嘆,氣度教養都是一等一的,長輩們說話也不貿然插言,神情專注的傾聽著,回答長輩的問話,真誠有禮,真真讓人喜歡。

  黎嘉鈺做事情不喜歡拖拖拉拉,既然遲早都要面對,為什麼猶猶豫豫呢,兩天之後留下‘霓裳’照顧沐成棟衣食起居,帶著黎奶奶,秦春出發去了井山。

  一路上都是荒涼的戈壁灘,將要進山口的時候,黎嘉鈺的心不由自主的激盪起來,那是她住了近十年的地方,酸甜苦辣什麼味道都有。

  黎嘉鈺並沒有開房車,而是從興慶區區委小車班調來的一輛車,井山那個地方太小,有車一族覺對能轟動整個礦區,各種眼光看過去,想要過低調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井山是一個礦區,因為煤炭而繁花似錦,又因為煤炭枯竭而蕭條,別看從頭到尾不過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居住著工人家屬幾十萬人,服務設施也是應有盡有。

  當時單身而來的工人們,為了有人作伴,就地而居住,幾個相熟的人家,共用一個院子,只因為銀行業不怎麼發達,工人們存錢的意識不強,

  煤礦工人賺取的辛苦錢特別吸引小偷上門,幾人合夥住在一起,這樣岔開上班的時間,家中總有人看護,小偷光臨的時候也要掂量掂量。

  井山土地很少,沒有什麼磚瓦,就用山上的石頭搭建起一座座簡易的房間,低矮不說,光線也沒有,只有一個大門,居住環境特別差。

  黎嘉鈺家本來也住在這種棚戶區,因為沐成棟的加入,分配了兩棟帶院子的平房,就在中學和小學的中間,多要一棟不過就是為了讓必須要回來的閨女住的舒服點兒,這種慈父心腸,跟嫡親的沒有什麼差別。

  黎奶奶看著車外,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陡峭的山峰,修路工人硬生生的在這個地方攔腰截斷,開闢出一條進出的道路,不知道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魚兒,這裡很荒涼啊,看看山上都不長草。”

  黎奶奶看了一路,忍不住的對著自己孫女嘮叨,她的老兒子這麼些年竟然生活在這裡,心裡對於多年沒有回來看望的那點心酸,瞬間打散的一點兒不剩。

  “嗯,這裡常年不下雨,風沙又大,有種子也發不了芽呀,再說地底下埋藏著煤炭,您不是常說,寶山不長草,長草不寶山嘛。”

  “哎,呵呵,可不是,這裡有煤炭。”

  秦春也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路,兩隻眼睛都不夠用,既害怕又想一探究竟,下面還有一條河靜靜的流淌,那是山裡的山泉水,流量不大。

  繼續往裡走了二十分鐘,路面逐漸寬闊起來,這條路不都是開山鑿石,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儘量避免那種浩大的工程,實在是太拖進度。

  “哎呀,還有軍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