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那個時候,黎嘉澤聽從老婆的話,跟父母斷了來往,直到七年之後,工傷癱瘓在醫院,打電話請求照顧,這才平平淡淡的聯繫上。

  七年的隔閡再也無法抹平黎嘉鈺的傷,弟弟進監獄,哥哥避而不見,請律師開庭找關係,從什麼也不懂,到宣判結束,那段經歷跟地獄沒什麼差別。

  父母整天哭哭啼啼,跟天一下子塌了一樣,兒子們從小到大,在他們心中占有絕對的地位,一下子都失去,傷心,失望,悲痛交織在一起,大病一場。

  第17章 .嫉妒(一)

  讓黎嘉鈺特別痛恨自己的大哥,那個本來可以依靠,成為家中頂樑柱的他,甩袖一走了之,重擔一下子壓在她身上,婆家看不起,娘家一灘事。

  黎嘉鈺那幾年過得生不如死,比起同齡人蒼老很多,丈夫不管不問她還能承受,但是整日冷嘲熱諷,差點逼得她跳樓自殺。

  好不容易熬到弟弟,表現良好減刑,九年之後她已經是花白的頭髮,蒼老的都不願意照鏡子,孩子上大學之後,她生活才輕鬆一些。

  黎嘉鈺伸手戳了戳自家弟弟,前世痛苦的回憶一閃而逝,老三,姐一定不會讓你再走前世的彎路,既然你很喜歡軍隊生活,那就一輩子在裡面吧。

  姐姐會督促你考上軍校,光榮的為國家盡忠盡職,跟社會上那些狐朋狗友斷絕來往,做一個光明正大的男子漢,也許是她的目光太專注,讓小嬰兒不自然的皺了皺眉頭。

  黎嘉澤放學回家,迫不及待的打開書包,從裡面抽出兩張考試卷,高興的來到黎媽媽的身邊,壓根對小嬰兒不感興趣。

  “娘,看看我的卷子,呵呵,雙百喲,厲害不厲害,老師說我可以升入二年級了。”

  “嗯,阿澤很厲害,娘很高興。”

  黎媽媽額頭上包裹著毛巾,躺在床上,屋子裡放了一個大爐子,黎嘉志從縣城買了一些煤炭,省著點用足夠度過這個冬天的。

  小枝端著一碗小米稀飯走過來,裡面除了大棗,紅糖什麼都沒有,這在當地可是最高規格的月子飯,一般人家真還捨不得這麼敗家呢。

  紅棗是姨母托人捎過來的,紅糖是從大西北郵寄來的,小米是黎奶奶去她妹妹的莊子上淘換來的,一大家子為了黎嘉輝的出生付出了心血。

  黎嘉鈺想著坐月子快十天了,每次都是一樣的飯,挺沒胃口的,想著再去河裡撈一些新鮮的魚來燉湯喝,那玩意前世的時候聽說特別下奶水。

  上一次的蘆葦盪風波,讓兄妹兩個絕跡了河邊的行為,可是弟弟的健康占了上風,給小枝姐打了個招呼,走出家門找大堂哥,一起行動。

  兩個傢伙嘀嘀咕咕一陣子,準備走遠一點,找個地方下魚簍子,黎奶奶去別人家串門子,並不在家,拿上工具放在籮筐中,上面掩蓋上麥秸稈。

  冬天的河水並沒有結冰,唱著清脆的歌曲,不停歇的往前走,什麼都阻擋不了它們奔跑的步伐,周圍的雜草帶著枯黃的葉子,隨波逐流。

  兄妹兩人沿著河邊往上走,那裡有個小水潭,夏天的時候都是孩童們玩耍洑水的場所,黎嘉志特別熟悉那裡的地形,之字形的河道,有一個死角。

  正好可以把魚簍子下到那邊,向陽處太陽暖洋洋的,黎嘉志還帶了手工,麥秸是製作草帽的材質,變成長長的帶子,再用縫紉機按照環形連接在一起,就是一頂草帽。

  黎嘉鈺坐在旁邊的棉墊子上,也像模像樣的跟著自家大哥學手藝,前世今生都沒有幹過,編織出來的成品不夠看的,自家都覺得不滿意,重複著拆了編,編了拆。

  黎嘉志照樣滿載而歸,這一回並不遮掩,大搖大擺的拎著從河邊走回去,三條大小差不多的鯽魚,時不時的還在手裡掙扎。

  “哎呀,阿志,怎麼大冬天的去河邊啊,小心掉河裡可不是鬧著玩的。”

  劉婆子正好從村外面回來,碰了個正著,也許是借了一次軍大衣的情分,她並沒有惡言惡語,而是關心的叮囑黎嘉志,對方也和善的笑了笑。

  “嬸子,我有小弟弟了,需要營養,也就這一次,換一換胃口,讓嬸娘多點奶水餵養他。”

  “嗯,別怪嬸子多嘴,冬天河邊結冰,滑溜的很,少去那裡玩耍,知道嗎?”

  “謝謝嬸子,阿志記住了,不會再帶妹妹靠近。”

  “呵呵,阿志真是乖孩子,快給你嬸娘送過去吧。”

  “嗯。”

  說完拉著黎嘉鈺鑽進了胡同里,劉婆子也緊了緊棉襖,把雙手揣進袖筒里,兒子老大不小了,阿奎的婚事快成了她一塊心病了。

  想起對方獅子大張口,她的心裡跟針扎一般難受,‘永久’牌自行車,花呢子的上衣,細條絨的褲子,還要一塊‘海鷗’的女式手錶。

  抬起頭狠狠吸了一口冷空氣,沮喪的往家走,唉,看樣子這門親事結不成了,聽著女方嫂子的言外之意,對方相看了一名城裡的工人,看不上阿奎泥腿子出身,這才抬高價碼故意為難呢。

  推開家門,看到趙奎在堂屋編制麥秸稈,一時間百感交集,不知道如何開口向兒子說明,這件婚事的緣由,也怕他傷心難過。

  “娘,你回來了。”

  說完站起來給劉婆子端了一碗熱水,看著她喝完,拿過空碗放回去,繼續坐下了編制手裡的麥秸稈,其實他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心平氣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