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朕再問你一次,若是大清交到你手裡,你能否保證,將來大清在你手裡,會變得更加的繁榮昌盛?”康熙聲音有些沙啞,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朝堂上罵人罵太多了。

  胤禛趕緊端了一杯水遞過去,康熙接過來,隨即有些驚訝的看胤禛,若是他沒有記錯,這杯茶水,是剛才他們進來的時候,小宮女剛剛端上來的,那會兒還是熱氣騰騰的,這會兒卻已經是溫度正好了。

  “汗阿瑪,咱們又不是生老病死永不相見了,兒子若是哪裡做的不好,您就半點兒指導也不給兒臣嗎?”胤禛略略挑眉問道,康熙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伸手拍胤禛的肩膀:“對對對,就是這樣,朕居然沒反應過來,還以為日後真是不和你見面了。既然這樣,那朕就沒什麼好說的。你回去準備一下,該是你的,朕半點兒都不會虧待你。”

  “是,汗阿瑪。”胤禛微微笑了一下,轉身走人,府里確實有不少事情是需要打理的。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進宮了,這小廝什麼的,都得安排好才行。

  康熙四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康熙下了一道讓大清上上下下都震驚無比的聖旨——傳位於四阿哥胤禛。

  “皇上,您老當力壯,身體正好,大清離不開您啊。”等梁九功宣讀完聖旨,就有大臣猛的撲了出來,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聲音,所有的人都跪下了,至於有多少人是真心的,有多少人是假意的,那就不確定了。

  “皇上,四阿哥的嫡福晉出身卑微……”康熙也不說話,等了大半天,終於等到有人說這個事情了,一激動,康熙猛地起身,差點兒將御案給掀翻:“誰說四福晉出身卑微的?”

  下面沒人敢吭聲,康熙冷笑一聲繼續說道:“朕之前就說過,四福晉出自漢軍旗,是代表著滿漢一家親的!你們說漢軍旗低下,是想說朕不將漢人看在眼裡嗎?”

  “皇上,這不合規矩,祖宗規矩……”又有一人出來說話,胤禛出列,微微挑眉問道:“請問瓜爾佳大人,祖宗哪一條規矩上寫著皇后不能出自漢軍旗?”

  “滿漢不能聯姻……”那人才說了一句,胤禛猛的冷下臉斥道:“你是將汗阿瑪的旨意不看在眼裡嗎?若是我沒記錯,康熙三十二年,汗阿瑪就已經下令廢除滿漢不通婚的規定了,為保證滿漢一家親,甚至將和碩愨靖公主下嫁於散佚大臣一等男孫承運,照大人的意思,當年汗阿瑪是做錯了?瓜爾佳大人是不是上朝不帶著腦子?都十幾年了,這才反應過來?”

  瓜爾佳大人的臉色漲紅,想說什麼,卻說不出來,然而旁人有替他說的:“既然皇上要傳為給四阿哥,那四福晉將來就是母儀天下的國母,出身卑微會被人詬病,滿人尊貴,皇上應當為四阿哥另外挑選福晉!”

  這話題一下子就歪樓了,沒人反對胤禛登基了,但是又扯到李巧慧身上去了。康熙斜眼看胤禛,你自己擺平,擺不平老子就給你找個新媳婦兒。

  “這位大人,母儀天下的標準是什麼?”胤禛暗地裡嗤了一聲,汗阿瑪,別怪兒子沒提醒您,您這兒媳真換人了,您那長生不老什麼的,絕對會是一個夢想的。算了算了,誰讓你是我老子呢?這種事情,只要你不偏不倚就行了。

  於是,四大爺是充分運用了自己的所學,從孔子說到孟子,從孟子說到韓非子,從韓非子說到老子,從老子說到莊子,從莊子說到墨子。天知道,韓非子這個法家的和墨子這個墨家和婦德婦容之類的能扯上關係。

  但是胤禛的目的不是讓他們知道這些關係,而是將他們繞暈。總之,在胤禛的極力引導下,朝堂上所有站著的人討論的問題都已經變了,從胤禛能不能繼位,變成了漢軍旗的女人能不能當皇后。

  康熙樂得看戲,不過,好歹知道給自家兒子一個面子,在他們吵了將近半個時辰後,一拍桌子說道:“四福晉是雍親王的嫡福晉,並且為雍親王生育了六個兒子兩個女兒,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大功臣,就看在幾個孩子的面子上,她也是當之無愧的國母!我愛新覺羅家的人,可不是那種負心無情的!”

  幾句話,就表明了康熙的態度。那些家裡有女兒的滿臣自是不願意這個結果的,但是漢臣也都反映過來了,這李巧慧雖然是八旗裡面的,隸屬漢軍旗,但她實打實是咱們漢人的女兒啊。她的孩子,可全部都是帶著漢人血統的!

  若是將來這大清的皇上,都是娶的漢人的女兒,那這江山,可不就又能回來了嗎?於是,立馬就集中了火力,將那幾個滿臣給噴的土頭土腦的,就差抱著腦袋亂竄了。

  滿人入關不到一百年,八旗安定下來不過二三十年,他們肚子裡的墨水,能和漢人這些自小就念著四書五經的人相比嗎?就像孔乙己,一個茴香豆的茴就能找到四種寫法。這會兒,他們一個意思用八個句子表達出來,那還不是小意思?

  “行了,朕意已決,你們不必多言。”等又吵了差不多半個時辰,誰也沒有說服誰,康熙卻不耐煩看了,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句,一個是非得讓滿人女兒入宮,一個非的是堅持原配嫡妻,誰也沒發現,這樓已經歪的不像樣了。

  “欽天監算出來的日子是在一個月後,禮部準備一下登基典禮和封后典禮。”康熙轉頭對著禮部尚書說道:“登基大典就按朕當年登基時候的辦,封后也是。這禮服什麼的,儘早趕製出來。”

  “奴才遵命。”禮部尚書趕緊出來說道,既然康熙沒打算讓量別的女人的身材,那麼這禮服,就應該是按照現在四福晉的身材來製作了。禮部尚書心裡慢慢盤算著,還有雍親王的幾個兒女,應該是按照皇子的品級來辦,公主們的也好辦。雍親王沒別的女人,這倒是省事兒的很,一個月絕對能趕工做好。

  接著康熙又另外說了一些事情,大部分都是給胤禛登基做準備的。原本還吵吵個不停的大臣們一看皇上的心思已經確定了,他們再吵也沒用了,也就都一個個的閉嘴了。

  別看這會兒說是清朝的八旗抱團,宗室抱團,總能掣肘到皇權。但實際上,康熙獨斷專權幾十年,八旗和宗室的威風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真到了實際問題上,基本上就是康熙說什麼,結果就是什麼了。

  你有意見,那好,回黑龍江老家去吧,隨便有意見。再不行,那就去見祖宗吧,他們會聽你說你的意見的。

  而這天過後,胤禛府上明顯就熱鬧多了,時不時的就有人上門,胤禛嫌煩,從來不見。李巧慧更乾脆,直接說四福晉繁忙,無暇招待,夫妻兩個緊閉府門,除了上朝,否則也絕對不出來。

  康熙四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康熙宣旨,讓胤禛和李巧慧帶著孩子們進宮。康熙自己的嬪妃是比較多的,這一個月他也沒閒著,將自己的女人該換地方的換地方,該集中的集中。大部分的宮殿,都給空了出來。

  胤禛是要好繼位的皇帝,康熙想騰出乾清宮,但是被胤禛阻止了,胤禛說自己更喜歡養心殿。實際上,胤禛大病了一場之後,就覺得自己和歷史上的那個雍正,已經是融為一體的了。雍正住慣了養心殿,胤禛自然也是比較喜歡養心殿的。

  李巧慧則是住了永壽宮,距離養心殿很近。其實,按照規矩,皇后是應該住在交泰殿的,這名字取的,也是天地交合陰陽否泰的意思,但那前提是皇上在乾清宮住著。

  這會兒嘛,交泰殿自然是和李巧慧沒有緣分了。至於幾個孩子,除了還年幼的天賜和天寶,剩下的都有了自己的宮殿。元希是嫡長子,日後也是要繼承皇位的,所以很受胤禛重視,住的地方就選在了距離養心殿和永壽宮都很近的太極殿。

  這東西六宮,是以乾清宮的大門為中線劃分的。東邊住的,都是康熙的妃嬪。胤禛一家子,都是住在西邊,從太極殿往下,體元店是安平的宮殿,延慶殿是安康的,寶華殿是安壽的。

  翊坤宮和長春宮,則是寶珠和寶雲的。體和殿和撫辰殿也被李巧慧讓人收拾了,準備留給天賜和天寶。

  在宮裡人仰馬翻的收拾了兩天,才剛剛整理出雛形,就到了二十六日,也就是胤禛登基的日子了。李巧慧心裡很是緊張,登基大典之後就是封后大典,她這會兒得穿著正裝現在太和殿的後殿等著。

  胤禛那邊則是完全沒有緊張的氣氛,這人好歹也算是體驗過雍正的登基大典了,這會兒又有康熙在上面罩著,也絕對不會有不長眼的出來說“此子登基非吾之所願”這種話了,他有什麼會緊張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震山響的呼聲傳來的時候,李巧慧深吸了一口氣,光是想的,她都能想像的出來,這會兒胤禛必然是已經接過了康熙手裡的玉璽。

  “娘娘,快,一會兒就是封后大典了。”正想著,就見外面王嬤嬤匆匆忙忙的進來,先是仔細檢查了李巧慧臉上的妝容,又仔細檢查李巧慧身上的大禮服,忙的團團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