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沒想到,這一次科舉他居然落榜了,本來家裡就不富足,他想要留在京城裡繼續讀書,就得找個事情做。一般來說,坐館是讀書人最好的工作選擇,他想到之前這個知己說的話,就拿著玉佩到雍親王府找人了。

  原先胤禛也沒說的太清楚,只說讓找一個侍衛,他還以為胤禛的身份就是個王府侍衛,沒想到,最終倒是被人領到了王府裡面,自己以為的一般旗人家裡的孩子的學生,也變成了雍親王的嫡長子。

  不過,戴鐸是個驕傲的,自認是有才華的,就算是雍親王的嫡長子,他也不會耽誤了,所以自是沒什麼推辭。說了自己的要求之後,看元希一一都應了,心裡對這個聰敏的小傢伙就多了幾分喜愛。

  當即,又考察了元希的功課,沒想到這么小的孩子已經將四書給背完了,心裡已經不是幾分喜愛了,而是多了幾分驚訝和激動。文人嘛,向來是很重視弟子的,能找到這麼一個有身份有地位有資質的弟子,他都覺得自己出門前是燒了高香了。

  “好好好,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若是錯過了,可就要後悔一輩子了。”戴鐸大笑著轉頭看胤禛,沖胤禛說道:“這孩子資質甚好,王爺看得起糙民,糙民必將全身所學一一相授。”

  “那就多謝戴兄了。”胤禛也很滿意,珠子裡,雍正的幾個孩子都沒能讓戴鐸指導一下,倒是自己,總算是能撈到一個好先生了。接下來就是那個鄔思道了,也不知道田文鏡當初是在哪兒將人給挖出來了,找起來多是多了幾分難度。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估算了一下,這個文大約月底會完結,大概只會寫到登基,然後來幾個番外,親愛的們收藏一下我的專欄吧,開新文也能早找到~~~~開新文的時間應該是這個月哈~~~~~~

  ☆、129權威

  李巧慧知道胤禛就愛那個戴鐸給請回來了,就說了寶珠跟著讀書的事情。原本戴鐸是不太願意的,但是後來見寶珠的學習進度和元希的差不多,本身也是個聰明剔透的,就答應暫且帶一年。

  等寶珠七歲之後,就不會再教寶珠念書了。雖然說滿人家裡沒那麼多規矩,但戴鐸是個漢人,對於七歲不同席這種事情還是很堅持的,哪怕寶珠只不過是個孩子,但兩個人並沒有親屬關係,所以最好還是避開。

  李巧慧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反正她也沒打算一直讓寶珠跟著念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況且,這年頭,女先生也是有的,到時候她給寶珠再找兩個就行了。

  胤禛將府里的事情安排妥當,就直接跟著康熙去西巡了,這次的西巡是要經過山陝諸省,最後到西安閱兵的。十三是第一次辦差,有時候路上有拿不定的事情,也會來找胤禛來商量,胤禛每次總是不吝指教的。

  而十四,在京城裡也是很努力的辦差,一開始倒是有些不順。畢竟,軍營里的人,對於忽然空降下來的身份貴重的人,未免都是有幾分看輕的,後來十四挑戰了幾個比較難控制的刺頭,這才算是讓士兵們安分下來。

  胤禛雖然是不在京城裡,心裡也是清楚,九龍奪嫡,這會兒才算是真正的拉開序幕。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著,很快,就是康熙四十三年了。胤禛弄出來的糧種,也確實是長出了稻子。而被李巧慧用藥水泡過的,產量居然比沒泡過的還要高。胤禛高興,康熙更高興,立馬就著手開始準備分派糧種的事情。

  “胤禛,這事情本來就應該是你負責的。”這差事,康熙是打算給胤禛的,但胤禛並不願意接,只推辭道:“汗阿瑪,並非兒臣不願意接這差事,只是,兒臣這段時間有另外一個想法了,想要將這想法給完善一下,若是能成,那汗阿瑪絕對是歷史上文治第一人。”

  康熙有些疑惑:“文治第一人?什麼想法居然如此重要?”

  “兒臣還沒具體想好,只是去年兒臣跟著您去西巡,見你在先賢子貢的幕前題賢哲遺休的時候,想到您前段時間讓人重修了國子監,所以才有這個想法的。”胤禛略微帶著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康熙挑了挑眉,提到國子監了,那就說明,這事情可能是和讀書有關係的,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又能往文治第一人上面扯,也應該是比較廣泛或者深遠的。

  反正這糧種的事情,也並非是只有胤禛一個人能用。之前想著用胤禛,是因為這糧種畢竟是他的人研究出來的,自己也不好讓另外的人過來分他的功勞,只是胤禛自願推辭了,那自己就能另外選人了。

  “那成,汗阿瑪就等著你的摺子。那麼你給汗阿瑪想想,這事情交給誰比較合適。”康熙很慡快的答應了,然後又問胤禛,胤禛略微思索了一下才說道:“兒臣認為,這事情應該交給漢官來辦。”

  他說完,看了一下康熙的神色,見他並沒有生氣什麼的,就繼續說道:“汗阿瑪也知道,這種田的百姓,有九成都是漢人,咱們滿人一般上是崇尚武力的,他們更適合打獵戰爭等事情,這種種田的瑣事,他們可能會不太明白,若是到時候講不清楚,脾氣上來了,就可能會讓兩邊都不滿意。”

  “到時候,百姓不高興,派去的官員也不高興,倒是辜負了汗阿瑪的一番苦心。”胤禛心裡也是有私心的,現在漢人這邊有一些是已經表態會支持他的,但是更多的是中間派,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對。

  但是,若是讓他們去辦這差事,到時候宣傳出來的功勞,很大程度上是偏向自己這邊的。若是換個太子那邊,或者大阿哥那邊,或者三阿哥那邊的人,這功勞就可能成為無名人士的了。

  另外,前段時間,康熙表現出來的對他的恩寵實在是太重了,甚至還是兄弟裡面第一個封親王的,這些都很是讓他們不平衡了,若是這次的差事再辦好了,豈不是讓他們更不平衡?

  想想之前西巡的時候大阿哥提出的和他比試武功,三阿哥在汗阿瑪面前似有似無說的他總是和領兵的頭領很親近之類的話,胤禛深深的覺得,暫時先關門自己過兩天清閒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康熙想了想,也聽出胤禛隱晦的表達了,若是百姓和滿人官員之間發生了衝突,那這件於民有利的事情就很可能是泡湯了,甚至是會引起滿漢之爭的,重現當年的事情。

  一想到當年的事情,康熙心裡就有了決定,看著胤禛點點頭說道:“朕自有決斷,你先回去吧。對了,過幾天讓你福晉將安康他們送進宮來陪伴皇太后一些時候,朕也是有些想念他們了。”

  “是,兒臣回頭就讓她帶著孩子們過來給汗阿瑪請安。”胤禛笑著應了,看康熙沒有別的事情要說了,就告辭走人了。早點兒回家和孩子聯絡感情,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爺你回來了?”胤禛一進門就聽到李巧慧的說話聲,抬頭就瞧見她正抱著寶雲在描紅,另外一邊趴著三個小子,手裡都是拿著筆在描紅。只是那樣子,實在是有點兒不太好看。

  老二安康正咬著毛筆上面,一臉仇大苦深。老三安平倒是規矩了,只是臉上的墨水也不少。老四安壽則是很不安分,一會兒要看看安康的字,一會兒要看看安平的字,還要湊過來你和妹妹說幾句話,別人都是描了一張了,他面前就兩個字。

  “嗯,今天的任務都完成了?”胤禛一邊應著李巧慧的話,一邊問安壽,安壽縮縮脖子:“阿瑪,我不想寫字了,我想去練武。”

  安康也立馬丟了手裡的毛筆:“我也去,阿瑪,我最喜歡練武了,等我長大了,就能和阿瑪一起去打獵了,到時候一定能給阿瑪打一個白熊,然後做一件披風!”

  “阿瑪,我想畫畫。”安平也奶聲奶氣的跟著要求換內容,不等胤禛回答,李巧慧就瞪著幾個皮小子說道:“別想了,今天的任務完不成,誰也不准去做別的!要是晚飯之前都完不成,連晚飯也都不要吃了。”

  安康扁扁嘴,很聽話的低頭去描紅了。安平倒是有些鬱悶的,卻也沒敢和李巧慧對著幹,安壽則是沖寶雲擠眉弄眼,寶雲沖他皺皺小鼻子,繼續窩在李巧慧懷裡描紅。

  “今兒怎麼回來的這麼早?”李巧慧轉頭看胤禛的時候,臉上立馬掛上了笑容,看的安康嘴巴張的大大的。胤禛忍笑在他們幾個的腦袋上各自敲了一下,才說道:“也沒別的事情,國庫最近太充裕了都快裝不下錢了,所以汗阿瑪要想個辦法花錢。”

  李巧慧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是汗阿瑪想辦法花錢還是你想辦法花錢?”她可是太了解胤禛了,康熙是明君,雖然學識豐富為人開明,但照樣是很多東西都想不到的,而胤禛呢,青出於藍勝於藍,再加上那個珠子的啟發,時不時的就要弄出一些別的事情來。

  小的事情,比如說街道上的垃圾桶等東西,他會讓別人去提醒康熙。稍微大一些的,比如說建立城市下水道,他會偷偷的去對康熙說。然後不管大的還是小的,通通是忽悠著康熙花錢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