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講!朕讓你講!”

  “微臣遵命。前一任欽天監卸任之時,曾與微臣飲酒話別。他醉酒之際,迷糊之中提了一件事,道是當年先帝替陛下指婚之事,讓他夜觀天相。那時星相坦途,紫微耀亮一切如常。然而數月後,他突然發現夜空中驚現災星,忽隱忽現看不真切。他猶豫再三,稟告了先帝。先帝沒有聲張,卻在幾年後把二皇子帶在身邊,悉心教導。”

  明帝震驚,這件事情他從未提父皇提起過。

  “你的意思是…連貴妃是災星”

  連氏是他在迎娶正妃後娶的側妃,於大婚兩月之後迎娶,算時間與災星出現之時較為吻合。

  欽天監低下頭去,不敢抬頭,“回陛下,不是貴妃娘娘。”

  “不是貴妃……”明帝心下一松,就說想容和他相識多年,若真是災星,定會折了他的龍氣,他哪裡能順風順水地登基為帝。

  “那是誰”

  “回陛下,是…寧王。”

  明帝驚得站起來,不敢置信。

  是域兒。

  想容入府後不足兩月就有了身孕,難道……

  他記得域兒出生後,父皇的身體就開始不行了,隔了一年多邑兒出生後,父皇的身體才好轉了一些。後來父皇駕崩他登基,夏國那邊開始蠢蠢欲動。

  是邑兒出使夏國之後,才換了這些年的安定。

  為帝者最是多疑,也最信玄學星相。明帝揮退了欽天監,獨思了許久。越想越覺得父皇把邑兒帶在身邊用意明顯,若非域兒是皇家的骨肉,只怕父皇是容不下的。

  這些年,難道他錯了嗎

  次日他撐著病體去上朝,朝臣看到他臉色虛浮,氣色不佳,也是吃了一大驚。關於三位王爺遇刺一日,京里都傳遍了。緊接著又生了妖妃誤國的傳言,更是人心惶惶。

  沈尚書率先遞折,“陛下錦寧侯隻手遮天,欺上瞞下,竟然將往年進貢之物私吞,換上次口送進宮中。如此欺君之罪,證據確鑿,請陛下過目。”

  太監呈上摺子,明帝閱過。

  “咳…放肆!錦寧侯簡直是膽大包天,來人哪即刻擬旨,降錦寧侯府為靜恩伯府,奪丹書鐵券,爵位遞減有差。靜恩伯連坤閉門思過,終生不能再入朝堂。”

  這個處罰不算狠,比起佟家抄家奪爵,全家流放,簡直就是不痛不癢。

  明帝的母妃是靜恩伯嫡親的姑母,雖然早早過世了,靜恩伯府卻實實在在是他的舅家。百官自是知道這點,倒是無一人出來異議。

  沈尚書未歸列,又上奏摺,“陛下,三位王爺出事,臣等驚懼萬分。近日京中傳言妖妃誤國,更是讓臣等惶然。此事事關重大,恐會動搖國本,攪亂安定。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穩往人心,早定儲君以安民心。”

  群臣側目,誰不知沈尚書的女兒是寧王側妃,他這個時候還提議立太子是什麼意思

  更讓眾人驚訝的是,陛下竟然准奏了。

  第80章 冊立

  冊立太子的聖旨下得很快,聖旨送到壽王府的時候, 佟錦素還有些不敢相信。是不是過於順利了

  以陛下之偏心, 怎麼會如此輕易立儲

  傳旨的太監恭敬謙卑, 若無意外太子將是未來的天子, 誰人再敢有輕視之意總之,巴結好太子和太子妃不會錯。

  立了太子, 壽王府就不能住了。三日後, 越千邑和佟錦素夫婦搬進了東宮。與他們一同進宮的還有李錦瑟,李錦瑟被封為良娣。

  東宮在宮中的位置極好,已空置多年。不過因為皇子們漸長, 東宮的宮殿年年都會修葺一番,隨時準備太子就位。

  與外面的府邸不同的是, 宮中大多的地方除了宮殿高牆, 實在是沒有風景可言。東宮亦是如此,莫說是樹木, 就連花草都種植得極少, 且都是極矮的植株。

  整個宮中,也就御花園那裡有些景致,其餘的地方大多光禿。

  住進東宮,不僅身體受拘, 心境也跟著拘束起來。這深宮內,怕是沒有一個人是活得自在的。困於這四方天裡,除了爭寵爭權再無所圖。

  連貴妃還在禁足期間,不得外出。

  陳皇后名正言順地接手了宮裡的事務, 慶妃協理。明帝的病情時好時壞,上朝倒是一日都不落下,只是有些日子未臨幸後宮妃嬪了。

  闔宮上下,籠罩著一種壓抑的氣氛,這種氣氛令人越發的難受。佟錦素站在殿外,深吸了一口氣,果然宮裡的空氣都是不純淨的,瀰漫著權欲的氣息。

  李錦瑟進宮之前有些忐忑,一來是不想進宮,二來是怕給三姐姐帶來困擾,以後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想脫身不易。

  佟錦素想得倒是簡單,暗著脫身,以後就得隱姓埋名過一輩子。倒不如明著來,將來越千邑登基了,賞賜一個恩典出宮嫁人,比偷偷摸摸強得多。

  李錦瑟被她說得心動,暫時安心住了下來。

  慶妃是最歡喜的人了,李錦瑟一進宮,一天之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慶妃的宮裡。兩人志趣相投,都愛弄些吃食,相處很是融洽。

  宮外關於妖妃的言論慢慢平息了,帝王之威,百姓哪裡敢造次。明帝的病情之所以一直拖著沒能好全,大多是心結所致。

  一月過後,連貴妃的禁足解除。

  禁足解除後的連貴妃過起了與世無爭的日子,至少表面上看是那樣的。她深居簡出,極少露面,很快就傳出病倒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