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男人們商議之時,女子們離開一段距離。站在不遠處的連娉婷對著佟錦素笑了一下,“多日不見,二弟妹的氣色越發的好了。”

  這話說得誅心了,當爹的累病了,纏綿病榻。做兒子的卻帶著媳婦在外面逍遙快活,養得紅光滿面。

  佟錦素聽到這話,立馬一凜,“都是父皇體恤,准我家王爺出京養病。也是我家王爺心疼我,府中沒什麼閒雜人。我生性愚笨,比不得皇嫂賢惠能幹。聽說皇嫂治家有方,府中妻妾和睦,真讓人羨慕。”

  連娉婷眼神起了變化,“二弟妹真會說話,以前我還以為你口舌笨拙,不想是這麼個伶俐人兒,二皇弟真是有福氣。弟妹莫要恭維我,人都是會變的。以後壽王府人多了,弟妹就會明白了。”

  佟錦素笑了,“多謝皇嫂誇獎。”

  其它的話,她就不接了。這樣的事情,說多了挺沒意思的。別人的想法,她改變不了,自己的生活,也不需要別人指點。

  道不同不相為謀,她們註定成不了朋友。

  正說著話的寧王看了過來,“你們在說什麼,這麼開心。”

  連娉婷回道:“二弟妹在向我請教如何治家,想來二皇弟的府上很快就要添新人了。”

  佟錦素啞然,宮裡的女人嘴皮子真是厲害,就這樣一句似是而非的話,足以讓人往歪了想。旁人聽了,只怕又會說壽王不孝。陛下都病倒在榻了,他還有心思納妾玩女人。

  她自知不是這些女子的對手,不想還是低估了宮斗的厲害。論言語機鋒,她真不是宮中任何一個女子的對手。連娉婷三言兩語,看似玩笑的話,幾乎字字都是殺人無形的暗箭。

  此地正處陛下的寢宮,她不用想也知道他們之間的談話會一字不差地傳到陛下的耳中。到了那時,不光她一人被陛下所厭,便是越千邑也會受到影響。

  原想著解釋一下,不想越千邑聽了,卻是淡淡一笑。

  “父皇病了,想來是最近煩心事多。若是我們幾府中有喜訊,想必能沖淡一二。我便借皇嫂吉言,希望家中儘快添丁進口,散我越氏枝葉。”

  他此言一出,寧王夫妻倆的臉色都精彩了。

  第77章 好計

  連娉婷一直未能生養,府中妾室的避子湯也未曾斷過。是以, 寧王府中, 目前為止, 並沒有傳出過喜訊。

  寧王此前心中雖有些不虞, 但到底王妃是嫡親表妹。莫說是侯府那邊,就是母妃也是耳提面命嫡長子一定是表妹所出。連家與他關係緊密, 利益相連, 他當然不可能為了一個庶出子女,失了連家這份倚仗。

  前段時間表妹小產傷了身,子嗣一事只能靠兩位側室。初時得知父皇賜下兩位側妃, 他心中竊喜。一則婉婷亦是他表面,就算娉婷無所出, 連家與他依舊緊密。再則是沈家的名聲, 在清流一派中極好。

  他得了這兩分力,頗為滿意。然而正是因為兩位側妃出身都高, 自打入府之日起就開始明爭暗鬥, 他疲於應付,心生不耐。

  看到二皇弟夫妻伉儷情深,實在是令人煩躁。

  連娉婷何嘗不是被扎了心,自己不能生, 縱是嫡親的妹妹將來生了王府長子,記在她的名下充成嫡子,也不是從自己的肚子裡爬出來的,她的心裡到底是意難平。

  瞥見佟錦素因為越千邑的話而微泛紅的臉, 更是刺目。

  “二皇弟與二弟妹夫妻恩愛,真令人羨慕。只是父皇身子有恙,我們身為子女應該更加嚴於律己。若是此時傳出些什麼,再是喜事,終會落人話柄,引來別人的閒話。二弟妹說是不是”

  這是在說他們要是不顧陛下臥病在榻,成日尋歡弄出孩子來,就算是喜事,也難免會落一個不孝的名聲。

  佟錦素微微一笑,“皇嫂此言差矣,孝道二字可不是嘴上說說,急長輩之所急,想輩之所想,才是真正的孝道。我家王爺憂心陛下身體,想替陛下排解一二,早已將自己的名聲置之度外。只要是利於陛下身體的,縱是擔了罵名也在所不惜。大皇兄與皇嫂事事顧忌,如此在乎名聲,若是陛下知道了,難免心情抑鬱,你們說是不是”

  誰讓你們一直沒有孩子,陛下要是再病重了,一定是你們氣的。這是她話里的意思,連娉婷暗恨,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女人,當真是小瞧了。

  母妃真是的,為何極力促成這門親事,害得現在給他們添堵。

  寧王與康王面色帶了些許煩躁,尤其是康王,自打那次血人事件後,他總覺力不從心,再是美妾的女子也動不了情。

  他心裡急,又不好尋醫求藥,一直壓在心裡。越是如此,越是由不了他。

  越千邑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露出些許笑意,“大皇兄和皇嫂的府上新進了兩位側妃,說不定大皇兄不想我們夫妻專美於前,早一步有了喜訊也未可知。”

  連娉婷強撐著笑,作出羞赧的樣子。

  一行人出了宮,分道揚鑣。

  佟錦素已從越千邑口中知道陛下的安排,三位王爺監國,這事怎麼看都透著一種說不清的意味。她只聽過太子監國,或是某位皇子監國,讓所有的兒子一起監國還是頭一回聽到。

  陛下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難道是考驗三個兒子,看誰最有本事,來一個立賢為儲,好讓寧王名正言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