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您正值壯年,哪個臣子如此不長眼”

  “是沈尚書。”

  連貴妃倒吸一口氣,難道是因為前次婉婷的事情,沈家惱了他們連家。不僅沒有被拉攏,反而靠向了皇后那邊。

  “陛下,臣妾方才逾越了。朝堂之事,哪裡是臣妾能過問的。不過沈尚書這人,臣妾實在是有些猜不透。前些日子還有意與錦寧侯府結親,什麼都商議好了,就等下定。不想沈家臨時變卦,送沈公子出京,對親事不再提及。可憐婉婷這個丫頭,心眼子實誠,終日鬱鬱寡歡。臣妾看在眼裡,實在是心疼。”

  明帝睜開眼,“還有這事,朕倒是頭一回聽說。”

  “兩姓結親,事先都是私下商議的。等過了明路,才會公開。婉婷一心以為會嫁進沈家,不想空歡喜一場。有情人總是情路坎坷,臣妾每每見到別人受到阻礙,總會想起當年。可是臣妾不悔,能陪在陛下的身邊,是臣妾三生修來的福氣。”

  明帝伸了手過去,摟著她光祼的肩。

  “你放心,朕不會負你的。”

  “陛下…”連貴妃感動淚流,“有陛下這句話,臣妾就是死也甘心了。”

  “說什麼死啊死的,朕答應過你,會給你一世的榮華富貴,自然不會食言。好了,莫哭了,像個小姑娘。”

  明帝親手替她拭去淚水,弄得她破涕為笑。

  室內再次傳來男女的喘息聲,守在外頭的宮人各各低著頭,如木樁子一般。

  隨著沈尚書上過請立儲君的摺子後,相同的摺子每天都能看到。明帝的臉色一日沉過一日,總覺得這些臣子是在盼著他早死。

  又過幾日後,陳皇后無聲無息地回宮了,像她出宮時一樣,沒有大擺場,也沒有驚動太多人。比起以往,她更是深居簡出。

  連貴妃得了明帝的承諾,越發的溫柔,像個小妻子般,盡心服侍著。

  朝堂的立儲的聲音一日大過一日,若不是這次的事情,明帝根本不知道誠國公府落魄多年,還有如此的影響力,不由心生惱怒。

  立儲的事情僵持著,明帝不再臨幸其他的妃嬪,日日宿在平寧宮。此舉意味明顯,連貴妃越發的含情脈脈,瞧著眼裡心裡全是明帝一人。

  某日,明帝看著她像個小媳婦一樣忙來忙去,不經意地道:“壽王身體大好了,也該接觸朝事了。朕下了旨,讓他明日開始上朝。”

  連貴妃替他除衣的手停了一下,抬起頭來,嫣然一笑,“陛下的安排,自是妥當的。壽王以前身體不好,由不得人。眼下大好了,確實不能再偷閒了,域兒和池兒可是十幾歲就開始上朝了。”

  “你說得沒錯,朕也是如此想的。”

  兩人如尋常夫妻一樣,一起用膳,然後同榻而眠。只是連貴妃的心裡開始動搖起來,陛下說不會負她,又讓壽王上朝,到底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想磨練壽王

  不,不應該的。

  陛下最看重的域兒,域兒十二歲就開始上朝了。到如今已有十個年頭。域兒沉穩,替陛下分擔過不少朝事,陛下很是滿意。

  難道陛下是想堵住那些請立太子之人的嘴,來了一個緩兵之計

  帝心難測,她了解他的性情,卻不能左右他的決定。壽王是嫡子,嫡子尚在的情況之下,陛下不可能冒著被史官批判寫入史書的風險立域兒為太子。

  怎麼辦

  要是壽王不在就好了。

  這個念頭一旦起了,就再也壓不下去了。

  只不過,這一次她學乖了,再也不會貿然行事。而是偷偷謀劃著名,不動聲色地做著安排。錦寧侯府夫人短短几日進了兩次宮,明著是為了連婉婷的事,私底下的事旁人就不知道了。

  連貴妃自認為做得隱蔽,耐心地等待著機會。豈不知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秘密傳到了宮外,落到越千邑的耳中。

  院外,暗夜微涼。

  身邊的女人已經睡熟了,越千邑輕手輕腳地起身,開門出去。月色將他的身影拉得老長,他獨行於庭院中。

  在一處背人的地方停下來,很快身後閃出數十條黑色的人影。齊齊跪在地上,恭敬地等待著主子的吩咐。

  “連貴妃如此關心本王,本王實在是盛情難卻。還有錦寧侯和兩位王爺,亦是心心念念著本王。他們如此關心本王的身體,本王理應有所回應,若不然怎能報他們的拳拳盛情。”

  “請主子吩咐!”

  越千邑舔了一下唇,夜色中恰似邪魅的幽靈。

  他輕描淡寫地交待著,仿佛在處理一件日常瑣事。

  黑影散去,齊齊消失在夜色中。

  他望向夜空,那裡正是錦寧侯府的方向。封都第一世家,他那好兄弟們的靠山。禮尚往來,希望他們喜歡自己回的禮。

  錦寧侯府內,錦寧侯已經歇下了。得了貴妃娘娘的命令,他就一直在秘密布置著。上次派去夜探壽王府的人一個都沒有回來,他的心裡很不安,行事更是小心了一些。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要是由著壽王坐大,寧王就更沒有機會了。貴妃娘娘想得沒錯,眼下不出手,以後再出手就遲了。

  只要壽王不在了,陛下再是惱怒,也無可奈何。

  因為上次的事,他總覺得壽王這個可能是個難纏的。這樣的人,留著就是個禍害,不如斬草除根,一了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