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貴妃此言差矣,陛下震怒,不是因為連四小姐和謹孝的事,而是因為順天府治下不嚴,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都不知情,差點害了邑兒和謹孝。這都過去多少個時辰了,是半個山匪的影子都沒抓著,你說陛下能不發火嗎在其位謀其職,梁大人不能勝任,自有能者居之。”

  連貴妃暗恨,皇后只說差點害了二皇子和李三,絕口不提婉婷被劫一事,這是要全然否認的意思。本是計劃得好好的事情,誰知道會橫生變故。陛下疑心連家不說,表哥的烏紗也保不住了。

  這一次,是他們輸了。

  一環環,一節節,明明都是算好了的,就是沒算到李三娘不如傳言中的那般蠢笨。她在深宮多年,自認為看人不會看錯。這次倒地被雁啄了眼,看岔了。

  “山匪之事突然,梁大人來不及察明,確實是有過失之處。”

  陳皇后微微一笑,“朝中之事,不是我們後宮女子能私議的,貴妃慎言。”

  連貴妃一窒,今日這是怎麼了,一步輸了,自己方寸都亂了。再扯下去,恐怕皇后就要抓住她的把柄了。

  這口惡氣,是不咽也得咽。

  她緩了一下心神,慚愧道:“多謝娘娘提醒,是臣妾逾越了。”

  連娉婷扶著連婉婷,聽到連貴妃認錯,只覺心頭一陣火氣。姑姑何曾受過如此待遇,若不是她們被擺了一道,皇后哪有此時的得意。

  眼神一個個地看過去,裝著乖巧的李三,還有坐著不動的二皇弟。再看已經起身立到一邊的沈珽,火氣更大。什麼端方君子,芝蘭玉樹,這時看他是無論如何都看不順眼的。想著家中長輩還想與沈府結親,看來此事得暫時作罷了。

  光有才名,不知變通,有何用

  尚不如二皇弟,都知道見機行事,順著李三娘的話否認婉婷說過的話。沈公子卻不知道隨機應變,偏著她們。

  “今日之事,勞煩沈公子了。若是我記得不錯,沈公子與謹孝鄉君好像有過婚約。也是婉婷心眼實誠,找二皇弟與沈公子來對質,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沈珽此人,心氣甚高,哪裡容得了這般污自己節氣的話。

  “大皇妃說的婚約一事,原本就是一句戲言。謹孝鄉君年幼時聽岔了,當成了真,外人傳來傳去,徒生許多誤會。臣自幼讀聖賢之書,萬不敢褻瀆聖人訓律。是以臣今日所言,句句屬實,決無半字虛言。”

  連娉婷冷冷一笑,“沈公子說的恐不盡然吧”

  這個沈珽,都到了這般地步,還如此頑固不堪,可見難勝大任。

  李錦素心下不恥,連家的人,為達目的還真是不擇手段。堂堂皇子妃,竟然當眾污人名節,這樣的氣度好意思妄想成為將來的一國之母。

  “大皇妃,臣女與沈公子之事滿封都皆知。婚約之事已經作廢,臣女也被陛下親自賜婚給二殿下。如今皇后娘娘在,二殿下也在,大皇妃重提此事是何道理禮數教條對女子已是嚴格,定親退親都非臣女所能左右。臣女處在內宅閨閣,無法和世人分辯,若是再有一個和前未婚夫牽扯不清的謠言,豈不是要被逼死”

  她說得悽然,淚水盈在眼眶,卻倔強的不肯落下。

  “如果是因為今日之事,大皇妃惱了臣女,大可斥責臣女。臣女確實沒有聽連四小姐說起過山匪之事,想來是臣女耳朵不好使,或是連四小姐聲音太小了。總歸大皇妃只想要一個結果,就是逼臣女認下此事。那麼,臣女就依大皇妃好了,就當是連四小姐說過吧。”

  什麼叫就當是說過連娉婷氣得肝疼。不僅是她氣得不輕,連貴妃也是氣得頭腦發脹。這個李三娘,還真是小瞧了,想不到竟然是這麼一個能言巧辯之人。

  連家三女還未想到法子反駁,卻聽到一聲低沉的聲音。

  “皇嫂莫要再逼謹孝鄉君,我也只當連四小姐說過,自己沒聽清吧。”

  連婉婷咬著唇,面無血色。

  他們這是在做什麼,是想羞辱她嗎

  好,他們的目的達到了。此刻的她,就像一個被眾人嘲笑的傻瓜,偏偏她還不能駁回去,不能再為自己辯解。

  皇后是不會信她的,皇后和姑母是死對頭,恨不得天天看這樣的笑話。陛下不信,說什麼都沒用了。

  她強忍著淚,“姑姑…”

  連貴妃凌厲地看她一眼,她立馬喃喃,“貴妃娘娘。”

  陳皇后將姑侄兩人的眉眼官司看在眼中,只覺無比暢快。多少年了,自己忍氣吞身,明明貴為宮中之主,卻要處處避別人的鋒芒。

  “本宮瞧著這一番折騰,連四小姐累了,早些回去歇著也是好的。不過這件事情,本宮不想再聽有人議論。說到委屈,莫過于謹孝,可憐這孩子死裡逃生,又來宮裡受驚,實在是叫人心疼的緊。”

  連貴妃低著頭,像是沒有聽到後面的話,帶著連娉婷和連婉婷離開。沈珽也行禮告退,陳皇后關切了一番,命送他出宮。

  該走的人都走了,陳皇后這才露出真心實意的笑。

  “眼看著到用膳的時辰了,邑兒留下來陪母后一起吧。”說完又轉向李錦素,“恰好今天謹孝也進宮了,咱們娘仨就坐下來吃個便飯。”

  越千邑點點頭。

  李錦素覺得不太妥當,她終是外人,哪能礙著別人母子團聚,“臣女多謝皇后娘娘,只是臣女進宮久了,家人興許會掛念。娘娘與殿下難得一起,臣女就不打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