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笙兒,昨兒個你去羅黯山大濟寺給祖母祈福後,祖母夜裡果然睡香甜了。聽說你路遇疾苦,帶回來一個丫頭。”

  “正是,這事兒笙兒原本昨天回來就想說同祖母說起。怎奈家裡事多,不想因一件小事來攪祖母的清靜。”

  常氏飲了一口茶,自是讚不絕口。

  “還是大姑娘沏的茶合我的心意。不過笙兒你心善是好事,這救人不一定非得帶回府中,給些銀錢讓他們謀生也可。”

  常氏說起銀錢來,隨意大方。

  祖孫二人衣著富麗,養尊處優。常氏一個五品小官之家出來的庶女,便是李復儒的俸銀全花在她的身上,也撐不起這樣的富貴。

  更別提安姨娘的出身。

  安姨娘的母親嫁的也是秀才,不過直到如今,娘家最拿得出手的名號,也只得一個秀才。她是抬進府的妾室,隨身而來的不過是兩三個薄木箱籠。

  可是她們現在穿得吃的,無一不比著京中的世家官閥。憑的是什麼?是佟氏的嫁妝,是那些田產鋪子的收成。

  人心不足,蛇吞象。

  原主身為佟氏唯一的骨血,本應繼承那侯府豪富的嫁妝。然而孤女巨財,引得周圍覬覦,各自打著算盤。

  鞏氏自知鬥不過常氏,想的是迂迴之路。先是壞了她的性子和名聲,再將其嫁給常家的某個庶子,得了她的嫁妝。

  而常氏,時不時推波助瀾,目的雖不盡相同,卻是殊途同歸。

  最後原主一死,皆大歡喜。

  李錦素替佟氏悲哀,替原主叫屈。

  只聽得李錦笙微微一笑,“祖母有所不知。這個蘆花是個孤女,三餐不繼無人接濟。孫女兒恰逢她被人欺負,傷倒在地,實在不忍心。想著咱們府中不缺一口吃的,我身邊的一個三等丫頭正好配了人,便想著帶回來讓她頂個缺。一來是做善事,二來也是全了自己。”

  “你呀,處處替人著想。便是行了善舉,也非得說出個一二,愣是把功勞往外推。”常氏一臉的慈祥,愛憐不已。

  李錦素的心裡已經起了驚浪,蘆花這個名字她是知道的。那可是女主身邊第一忠僕,在女主無數次出現危機時,都是蘆薈拼命相救的。

  而且在書中,救蘆花的人是女主,不是李錦笙。

  常氏喝完一杯茶,眼神兒又轉到李錦素這邊。“若是你們姐妹都像你們大姐姐這樣,我這當祖母的就省心了。三姐兒,你前日行事太莽撞了些,你父親已經罰過,我就不多說什麼。我只問一句,你可知錯了?”

  “回祖母的話,孫女知錯了。”

  李錦素起身行了禮,一臉的誠摯。

  常氏對她的反應還算滿意,果然是剛領過罰,看著確實聽話了一些。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蠢貨就是蠢貨,也不指望她能有多開竅。

  京中至今無流言,想是有人壓了下去。只要不影響笙姐兒的名聲,自己倒是樂得清閒。

  眼神轉到李錦瑟那裡,李錦瑟立馬站起來,“祖母昨兒個早上吩咐的經文,孫女已經抄完了。”

  說完便有丫頭將經文呈了上來,常氏只看了一眼,便讓柴媽媽收了起來。

  李錦素更是肯定了庶姐重生的事實,若不是庶姐提議的,常氏怎麼會讓錦瑟抄經文,拖著不讓庶妹離府。

  腦海中立馬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那便是這個庶姐,是個重生的。重生女占了先機,自然會搶女主的機緣。

  小小的都御史府,還真是臥虎藏龍。

  第7章 姐妹

  常氏問過兩個孫女,照例是不會問話段雯秀的。本就不是自己的親孫女,還隔著鞏氏那一層,她向來視這個繼孫女為無物,不給冷臉就算不錯。

  請安過後,鞏氏帶著姐妹幾人告辭,安姨娘母女自然是要留下來的。常氏偏疼大姑娘,是整個李府都知道的事情。

  鞏氏走在前面,一轉彎的功夫就不見了。

  段雯秀面上依舊溫柔,不會因繼祖母的冷落而自怨自艾。她只會悲憫他人,看向李錦素的眼神中帶著些許同情。“三妹妹,大姐姐天天侍奉祖母,昨天去大濟寺替祖母祈福,難怪沒去看你。她是最善心不過的人,一片孝心令人欽佩。今日又替你求了情,你可得承她的情。聽說大姐姐昨兒去大濟寺,光香油錢就添了二百兩。”

  擱在往常,原主一定炸毛。

  二百兩銀子,那可都是佟氏的田莊鋪子裡出來的。

  “大姐姐替我等在祖母跟前盡孝,我們合該感激才是。我本就是犯了錯,自是祖母的身體更重要,無論花多少銀錢都使得。”

  反正這些錢,是到不了她的口袋,添了香油總比別的好。

  她這一回答,段雯秀便欣慰一笑,“經一事長一智,三妹妹懂事了。”

  李錦瑟落在後面,聽著她的話,狐疑地看了自己的嫡姐一眼。

  李錦素感受到目光,回過頭來,道:“四妹妹,恰好今兒個天氣不錯,我想去你院子裡看看雲耳。二姐姐要不要一起?”

  段雯秀笑著說還要幫鞏氏料理家務,沒空過去。

  她們便行禮分開,朝李錦瑟的院子走去。

  看著她們的背影,段雯秀臉上的笑容慢慢淡下去。果然是開竅了,只不過太遲了些。終是不夠聰明,不知道巴著祖母,反倒和一個低賤的庶女混到一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