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蘭芝道:“今天你姐姐能被救回來,隔壁鄰里都有功勞,他們陪我們走了那麼多路,中午連飯都沒吃,現在我們有豆花,也該分享一點給他們。”

  楊武雄哦了一聲,好似有點不樂意,“所有的人都要送?”

  蘭芝道:“去了的都端一碗過去。”

  楊武雄:“可他們有的是去看熱鬧的。”

  蘭芝沒想到這小反派心眼這么小,就道:“為人處事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我們送了一家不送第一家,難免會給第二家落下口舌。就事論事,今天去的鄰里都出了力。不說別的,他們願意耽擱一天的農活陪我們走這一趟,就算只是在一旁幫著我們說幾句話,也是幫我們壯了膽。我們不過是分一小碗豆腐給他們,但在禮節上會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今後我們再遇上難事,才會有人願意幫助我們,做人不能太小氣。”

  楊武雄聽她說了這麼多,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蘭芝又在每碗豆花上放了兩片肉,把三個小孩叫上,每人端兩個碗挨家挨戶地送豆花。一碗豆花其實也沒多少,但這份心意卻讓所有的人都很受用,眾人都覺得劉蘭芝變了很多,說話談吐為人處世跟以前截然不同。

  劉家還沒分家,劉老太爺也還在,老太爺只有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劉大爺,劉大爺下面有四個兒女,只有大鵬娶了媳婦,老二老三是女孩,還沒出嫁,老么才剛滿十歲。劉蘭芝想著劉大鵬和燕三娘幫了自己良多,就給他們這邊端了一大碗豆花。

  劉老太爺是個為人處世很周到的老爺子,估計是念著劉蘭芝家裡沒糧食,還讓劉大鵬回贈了一碗米飯給蘭芝。

  蘭芝穿過來還沒吃過大米飯,見劉老太爺也是個慷慨大氣的人,就沒客氣,道了謝接下了,正好端回去和三個孩子一起吃豆花飯。

  隊裡現在還沒有打米機,都是用原始的舂來去米殼,米飯里還有些糠頭,口感跟幾十年後的香米珍珠米等完全沒法比。

  蘭芝吃了這種米飯後,開始琢磨是不是該種一點優質的香稻,要是拿錢買來的大米都是這種糙味,那接下來一年多的日子她都要吃這種糙米。然而這個年頭沒有水鞋賣,她實在不敢光著腿下田,這事得重新想法子。

  既然承諾了要傳授出豆芽的技術給眾人,蘭芝也沒有藏私,第二天就讓願意學的鄰里過去跟她學。午飯過後的休息時間,蘭芝的院子裡就圍上了不少人。

  第10章

  泡豆芽沒什麼技術含量,要領幾句話就說完,蘭芝把泡多久,怎麼才能出得更好更多給大夥講了一遍,又把自己泡了一天和三四天的豆芽給他們看。

  有人便忍不住問道:“劉三娘,你這豆芽拿去到底賣多少錢一斤呀?”

  “我昨天是第一次去賣,又趕時間,賣得低,兩分一斤。”蘭芝說。

  “那你還不如直接賣豆子,糧站豆子都收兩毛一斤呢!你拿去外面賣,說不準還能高於這個價,何必這麼折騰?”丁家的兒媳婦趙三娘說。

  蘭芝一開始想到賣豆芽是因為她的黃大豆質量太好,直接拿去太招人眼了。豆芽成本低出芽快,是最合適的起家生意。

  只是她沒想到這個時代的蔬菜最不值錢,菜價普遍在2-8分之間。加上糧食緊缺,糧價遠在菜價之上,比方說稻穀能賣到一毛六七,豆子能賣到兩毛,如果不是拿去糧站賣,而是賣給私人,價格還能再高一些。

  蘭芝略一沉吟,道:“直接賣大豆,賣到三毛錢一斤就算頂好了。但如果你把豆芽加工後賣,卻能賣出你想像不到的價格,豆芽價格低廉,是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吃。要是我們能把豆芽炒成熱門蔬菜,價格肯定比賣黃大豆強。”

  眾人聽得不甚明白,又有人問:“那你直接說怎麼賣出高價。”

  “做成成品,你們誰家有醋、花椒油、食鹽和辣椒?我現在就可以給你們示範。”蘭芝道。

  眾人面面相覷,卻沒幾個肯將這些東西拿出來,最後還是劉二娘和楊七媳婦回去拿了些佐料,蘭芝讓小梅生火,抓了一大把豆芽燙熟,放進盆里、加佐料拌好。

  “這道菜做工簡單,需要的佐料也不多,如果當成菜拿去賣,價格肯定不止兩分錢一斤。如果你們不信,我後天去試水,如果有錢賺,你們可以一試,賺不了錢就當新學一道菜。”蘭芝知道這些人思想都比較古板保守,想要讓他們相信自己,還有一段路。

  眾人原以為豆芽真的能賺很多錢,聽了劉蘭芝這一番話後,興致少了一半,甚至有人覺得劉蘭芝傻乎乎的,本來可以賣兩毛錢一斤的豆子,非要做成豆芽賣兩分錢一斤。

  不過劉蘭芝涼拌的豆芽還真的好吃,大家你嘗一筷子,我嘗一筷子,眨眼間就沒了。

  這個年代的人們吃得樸素,口味也沒被養刁鑽,有點鹽味的涼拌豆芽也能讓他們覺得美味。

  “劉三娘,還真看不出來你原來會這麼多手藝。”丁家兒媳婦說。

  他們跟劉蘭芝當了這麼多年的鄰居,還是第一次見劉蘭芝又會發豆芽,又會做豆花,昨晚她送給他們的豆花都讓他們吃得意猶未盡。

  “我媽什麼都會!”楊武雄一臉驕傲地說,他媽媽算帳更厲害,出去賣豆芽,那些有糧票的人都算不過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