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Music stage》是國內專門給大咖位歌手打歌的節目,節目於每周一錄製,周五晚上八點黃金檔播出。每期節目會有五位歌手參加,需要發新歌的歌手,會在《Music stage》節目上演唱自己的主打歌,為新曲做宣傳,並在節目活動環節抽取一位現場幸運觀眾,贈送一張唱片。除了該節目外,還有各類打歌小節目,但影響力沒有《Music stage》廣,受眾小,播出時間也並非周末黃金檔,因此各經紀人為了把自己得意藝人塞進《Music stage》里,可謂是削尖了腦袋往裡擠,疏通了所有關係。
遊子現在的咖位能進這個節目,可以說經紀人為她出了不少力。
節目的觀眾都是由各藝人的應援粉絲團組成,還有部分社會群眾,總共有三百人,錄製當天,粉絲們帶著燈牌和手幅陸陸續續到來。
人頭攢動,人山人海,嫣若迎著人流,戴好帽子和口罩,穿著一身休閒服,低頭走向錄製現場。
前方兩位女孩是油團,正嘻嘻哈哈地興高采烈地討論遊子的新歌,一位男士跟她們擦肩而過,然後加快步伐地向前走。
嫣若立刻擋在男士面前,面色森冷:“把你偷的東西還給她。”
兩位女孩中,背雙肩包的女孩卸下包一看,發現手機不見了:“啊,小偷!”
小偷神色慌張,撞開嫣若想逃,突然整個人天旋地轉,再回過神時人已倒在了地上,後背火辣辣地痛。
女孩吃驚地看著使出過肩摔的嫣若:“哇你好厲害!”
嫣若反手扭住小偷的手,從他褲帶里搜出女孩的手機遞迴給人家:“報警。”
警方很快趕到,押走了小偷,並給嫣若豎起大拇指。往來的人群駐足圍觀拍攝視頻,有來拍攝節目的媒體順便拍下照片,準備給社會新聞版塊的兄弟提供新聞。
女孩激動地抱著手機嗚嗚嗚:“我手機存了好多遊子的照片,要是沒了,我會瘋掉的。謝謝你……誒,她人呢?”
“她走了。”女孩的朋友告訴她。
女孩遺憾地嘆息,要是能再遇見她,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
“別灰心,剛才我見她手裡捧著遊子的應援燈牌,是我們陣營的,等會錄製節目一定能見到她。”
朋友的安慰讓她滿血復活:“走,我們進去找她。”
嫣若剛才那一舉動,完全是出於保鏢的本能,事後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太衝動,當時人那麼多,很容易就會被拍下來放到網上,暴露她身份不要緊,她就擔心她給遊子應援的事情曝光,會影響到遊子。
她怕自己又惹來麻煩,在外面遊蕩了很久,準備開始時才走進演播廳,她的位置在前排靠右,周圍都是油團,正對著音響,聽覺效果最佳。
嫣若剛坐好,節目的開場音樂就響起了。
開場的是一位從國外男團單飛,回國發展的唱跳男歌手,他帶來了新歌舞曲,動感的旋律和電音的節奏,點燃了現場的熱情。粉絲們土巴鼠的尖叫聲比音樂還高,非粉絲則興致缺缺地等待自家愛豆登場。
男歌手跳完下場,下一位歌手也不是遊子,再下一位依然不是。
油團女孩竊竊私語:“我們遊子什麼時候登場啊,按照她的咖位已經輪到她了啊。”
“再耐心等等,我覺得下一個一定是她。”
再下一個,不是。
“下一個絕對是!”
依然不是。
油團們爆炸了:“我們的女神居然是壓軸?!”
燈光滅,油團激動地舉起手幅和燈牌,放聲大喊遊子的名字,期待遊子最擅長的high歌引爆全場。
音樂一起,沒有振奮的鼓點,沒有激昂的前奏,只有悲壯的凱歌,如泣如訴。
氣氛一瞬間沉了下來,油團面面相覷,這跟遊子以前的曲風不一樣啊。管她呢,喊就是。
“遊子、遊子!”
音樂漸入佳境,喊聲漸歇,這樣悲壯的音樂用喊聲應援,是種褻瀆。
嫣若屏住呼吸,前奏結束,遊子低沉的嗓音切入。
歌起調悲涼抒情,歌詞在背後的屏幕顯現,現場一片寂靜。
是那首描烈士魂歸故里的悲歌!
已聽懂的聽眾驚愕萬分,聽不懂的聽眾也沉浸在歌曲悲壯的意境裡。
歌到中間,曲調高揚,聽眾的心被緊緊揪起,直到高潮,忽然氣勢磅礴,高亢豪邁,唱出了對烈士為國捐軀的敬意,唱出了對烈士的感激和感動。
魂歸故里,終能長眠於祖國故鄉。
他們完成了革命使命,將自己的英勇名姓永留史冊。
嫣若已激動地站起,仿佛注視著那馬革裹屍的革命先烈,肅然起敬。
節目總導演看到,通過耳麥喊話:“快快,把攝像頭轉向她。”
攝像鏡頭轉到了嫣若身上,大屏幕投影出了她,她沒有發覺,緩緩地摘下帽子,以示敬意。
歌在沉寂的氣氛中結束,餘音迴蕩,繞樑不絕。
“啪啪”,掌聲在嫣若掌中拍響,隨後,有如濺入水中的浪花,推動著形成驚濤駭浪。
眾人站起,掌聲擂動,熱淚盈眶,遊子在眾人的認可中露出欣慰的笑。
嫣若為她的付出得到認可而高興,高舉起精心製作的燈牌,燈牌上寫著遊子的名字,名字下方竟然是遊子的動態數碼影像,逼真又生動。
遊子現在的咖位能進這個節目,可以說經紀人為她出了不少力。
節目的觀眾都是由各藝人的應援粉絲團組成,還有部分社會群眾,總共有三百人,錄製當天,粉絲們帶著燈牌和手幅陸陸續續到來。
人頭攢動,人山人海,嫣若迎著人流,戴好帽子和口罩,穿著一身休閒服,低頭走向錄製現場。
前方兩位女孩是油團,正嘻嘻哈哈地興高采烈地討論遊子的新歌,一位男士跟她們擦肩而過,然後加快步伐地向前走。
嫣若立刻擋在男士面前,面色森冷:“把你偷的東西還給她。”
兩位女孩中,背雙肩包的女孩卸下包一看,發現手機不見了:“啊,小偷!”
小偷神色慌張,撞開嫣若想逃,突然整個人天旋地轉,再回過神時人已倒在了地上,後背火辣辣地痛。
女孩吃驚地看著使出過肩摔的嫣若:“哇你好厲害!”
嫣若反手扭住小偷的手,從他褲帶里搜出女孩的手機遞迴給人家:“報警。”
警方很快趕到,押走了小偷,並給嫣若豎起大拇指。往來的人群駐足圍觀拍攝視頻,有來拍攝節目的媒體順便拍下照片,準備給社會新聞版塊的兄弟提供新聞。
女孩激動地抱著手機嗚嗚嗚:“我手機存了好多遊子的照片,要是沒了,我會瘋掉的。謝謝你……誒,她人呢?”
“她走了。”女孩的朋友告訴她。
女孩遺憾地嘆息,要是能再遇見她,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
“別灰心,剛才我見她手裡捧著遊子的應援燈牌,是我們陣營的,等會錄製節目一定能見到她。”
朋友的安慰讓她滿血復活:“走,我們進去找她。”
嫣若剛才那一舉動,完全是出於保鏢的本能,事後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太衝動,當時人那麼多,很容易就會被拍下來放到網上,暴露她身份不要緊,她就擔心她給遊子應援的事情曝光,會影響到遊子。
她怕自己又惹來麻煩,在外面遊蕩了很久,準備開始時才走進演播廳,她的位置在前排靠右,周圍都是油團,正對著音響,聽覺效果最佳。
嫣若剛坐好,節目的開場音樂就響起了。
開場的是一位從國外男團單飛,回國發展的唱跳男歌手,他帶來了新歌舞曲,動感的旋律和電音的節奏,點燃了現場的熱情。粉絲們土巴鼠的尖叫聲比音樂還高,非粉絲則興致缺缺地等待自家愛豆登場。
男歌手跳完下場,下一位歌手也不是遊子,再下一位依然不是。
油團女孩竊竊私語:“我們遊子什麼時候登場啊,按照她的咖位已經輪到她了啊。”
“再耐心等等,我覺得下一個一定是她。”
再下一個,不是。
“下一個絕對是!”
依然不是。
油團們爆炸了:“我們的女神居然是壓軸?!”
燈光滅,油團激動地舉起手幅和燈牌,放聲大喊遊子的名字,期待遊子最擅長的high歌引爆全場。
音樂一起,沒有振奮的鼓點,沒有激昂的前奏,只有悲壯的凱歌,如泣如訴。
氣氛一瞬間沉了下來,油團面面相覷,這跟遊子以前的曲風不一樣啊。管她呢,喊就是。
“遊子、遊子!”
音樂漸入佳境,喊聲漸歇,這樣悲壯的音樂用喊聲應援,是種褻瀆。
嫣若屏住呼吸,前奏結束,遊子低沉的嗓音切入。
歌起調悲涼抒情,歌詞在背後的屏幕顯現,現場一片寂靜。
是那首描烈士魂歸故里的悲歌!
已聽懂的聽眾驚愕萬分,聽不懂的聽眾也沉浸在歌曲悲壯的意境裡。
歌到中間,曲調高揚,聽眾的心被緊緊揪起,直到高潮,忽然氣勢磅礴,高亢豪邁,唱出了對烈士為國捐軀的敬意,唱出了對烈士的感激和感動。
魂歸故里,終能長眠於祖國故鄉。
他們完成了革命使命,將自己的英勇名姓永留史冊。
嫣若已激動地站起,仿佛注視著那馬革裹屍的革命先烈,肅然起敬。
節目總導演看到,通過耳麥喊話:“快快,把攝像頭轉向她。”
攝像鏡頭轉到了嫣若身上,大屏幕投影出了她,她沒有發覺,緩緩地摘下帽子,以示敬意。
歌在沉寂的氣氛中結束,餘音迴蕩,繞樑不絕。
“啪啪”,掌聲在嫣若掌中拍響,隨後,有如濺入水中的浪花,推動著形成驚濤駭浪。
眾人站起,掌聲擂動,熱淚盈眶,遊子在眾人的認可中露出欣慰的笑。
嫣若為她的付出得到認可而高興,高舉起精心製作的燈牌,燈牌上寫著遊子的名字,名字下方竟然是遊子的動態數碼影像,逼真又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