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眷戀不舍的放開她,最後又在她唇上咬一下,才和她道:“一會在太廟見。”

  此次國師會去太廟,自然而然的以為程仙隨後就到。但程仙沒吭聲,只是看著原青瀾的傷腿,悉心叮囑:

  “殿下,你別走的太急,這去太廟還有好遠,當心腿。”想了想,她又加一句,

  “還有……若是在太廟聽到不好的話,也不要放在心上啊。”

  她面上的擔心顯而易見,殷殷關切,原青瀾滿心豐盈,又暖又熱,他又抱了程仙一下後,才答應先去太廟等她。

  *

  先帝興陵在城外永蒼山下,旁邊挨著的還有幾座妃嬪陵園。

  當初原青瀾出生時,天降大雨,興陵曾經坍塌,後來又重修的。

  今日是清明,永嘉皇帝在太廟祭祀祖宗,藩王諸侯皆在。告慰祖宗後,應該是要立太子,但如今的人選,皇上意在有軍功在身的七皇子。

  七皇子當初被逐去西南封地,事實卻是皇上安排他去西北,此等心思不言而喻。

  二皇子本來聖寵正濃,怎會甘心。

  這些年私下做的準備終於在今日可以實現了,南瑞王帶著靜太妃進京,諸侯藩王面前,永嘉帝有悖倫常的罪行將會公之於眾,而身世有污點的七皇子,自然不會再有人支持。

  而把持朝政的燕國公正是他的舅舅,五城兵馬司也已經準備就位,若原青瀾反抗,就地格殺。並且,他還安排了一場大戲,就在今日上演。

  祭祖大典過後,先帝皇陵會再次崩塌,到時所人會知道,這是七皇子生而不祥所致,觸怒祖宗。而他二皇子才是天命所歸。

  程仙昨晚和國師商討過,針對二皇子的陰謀,原青瀾早就有所應對。

  臨風閣外的暗衛全部出動在太廟外待命,而鎮北將軍魏遠秘密回京,受皇上旨意徹底清查所有不臣之心的人。

  而這所有的紕漏,就是先帝皇陵會再次崩塌。

  程仙不知道原凌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國師也沒有頭緒。若不是他們倆根本早就變得面目全非的劇情推斷,任誰也難想到二皇子居然設計了一場先帝皇陵人為坍塌的大戲。

  臨風閣的暗衛因有急事撤離,如今還剩一屋侍女,國師擔心危險,讓程仙都帶上。

  程仙只帶了朔雪和藍鶯,她倆此番奔波,都還沒歇息過來,又趕緊跟上來了。

  她所倚仗的無非是:女主光環。

  她能找到阻止皇陵崩塌的辦法,也能安然無恙的回來。

  三個人低調的出城,就像尋常出門的官家小姐那樣乘著馬車,出城後,馬夫按照既定路線快馬加鞭載著三人往城外的永蒼山興陵去了。

  一個時辰後,到達永蒼山腳,走過最前方的玉石牌樓,大紅正門那裡就一個守陵人,倒在紅柱下面睡覺,朔雪上前交涉幾句,幾人就過了正門。

  正門後是碑亭,過了碑亭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神路,神路前面還有龍鳳門,龍鳳門後才是興陵。

  光是這樣走,就用好長時間。皇陵占地極廣,又是安歇之地。平日無人會來,守陵人都各自找地方睡覺去了。

  “公主,咱們先去哪邊?”

  三人終於過了龍鳳門,長路盡頭又是一排陵寢。

  只是山風迎面吹來,比城中的風要寒涼的多,青松古柏嘩嘩而響,讓人莫名生出一絲害怕。

  程仙看了眼外面天色,憂心忡忡,

  “你們倆去東邊的靜太妃陵,務必小心仔細查找每一處可疑之地。我去前面的興陵看看。”

  “公主……”藍鶯四處觀望,聲音又小又輕。

  “別怕,咱們只是來看看,打擾不到他們安歇。去吧。”

  她們倆畢竟是土生土長的丫鬟,被程仙帶來皇陵,心裡多少有些畏懼,但也還是按吩咐往東邊去了。

  程仙心裡想不到死者為大歇息安靈之類,原凌都敢毀壞皇陵了,可見權勢欲.望能腐蝕心志。

  她放輕腳步一點點往前方的興陵走,這裡是先帝陵寢,原凌若要干點什麼,必然首選這一座。陵園最前方是一排石像,在往後是大碑樓,過大小石橋的時候,程仙聞到空氣里一股細細的硫磺味。

  沿著朝房牆根往前走,地上一道黑黑的“細線”,程仙低頭摸了摸,是用硫磺、硝石和木炭粉混合在一起的材料。

  遇火即燃,若是密閉空間,會發生爆.炸,用料足夠的話,炸掉一座房子不在話下。

  程仙跟著地上的“黑線”悄悄往前走,一直到陵寢正殿,隆恩殿,她藏在門後,殿內有兩個灰衣人正抱著木桶,將最後一點灑在地上。

  殿內絕對不止那一點,某個地方肯定存放了大量燃料。

  她沒有驚動那兩個人,以她這樣貿然上去,根本無濟於事,說不定還會陷入危險。程仙又沿著原路返回,急匆匆往東邊靜太妃陵跑。

  必須儘快找到兩個侍女,商量個法子,趕緊截斷這密謀。

  *

  城中太廟,祭祖大典按部就班進行。

  盤龍金殿中,祖宗神位前香火繚繞,國師立於香案旁,住持祭祀儀典。

  四個方位皆要叩拜,遠遠不止三跪九叩,永嘉帝已經有些頭暈眼花,每年這樣繁瑣冗長的儀式都要一項一項做全,從迎神到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頭200多下,這是他當初定下的規矩,可如今卻有些力不從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