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今兒可不能白走這一遭兒,阿離對琇丫頭心意如何,這幾年你們也都看在了眼裡,我拍著心口說,再沒半點不好吧?就連他那不省心的老子後娘,我都給攆到了江南去。往後,阿琇斷不會在我們家裡受半分的委屈。兩個孩子情分又好……”

  越說,安王太妃越是覺得滿意,“萬事俱備的,就差你們婆媳兩個點個頭了。”

  顧老太太與溫氏互相看了一眼。既覺得有些好笑,又摻雜了些傷感。

  正如安王太妃說的,阿離與阿琇之間,她們一直都心知肚明。對這門親事,從心眼裡來說,婆媳二人是認可的。

  就只是阿琇……

  “阿琇入了冬過生日,滿打滿算也才十三歲,年紀小了些。”溫氏很是不舍。可話又說回來,看著兩個孩子情意深厚,阿離對自己閨女處處照顧仔細,比一般人都要上心。阿琇看著阿離的時候,眼裡的光亮是瞞不了人的。

  安王太妃這幾年提及兩個孩子親事的次數不算少,能看出這位老人,也是真心喜愛阿琇的。

  在這個當口,溫氏多少有些為難。

  既捨不得女兒,又覺得若是再不點頭給個痛快的答覆,怕也是會冷了老太妃的心。

  坐在她旁邊的三太太對著她使了個眼色。

  “太妃娘娘疼愛阿琇,還得請您再多疼疼她。”溫氏掩住了情緒,溫言說道,“無論如何,等阿琇及笄後再談大婚之事。”

  這便是鬆了口。

  安王太妃頓時笑了,“自然的。”

  “總算是你叫如願了。”顧老太太酸溜溜地說道,“所以你說,這養個姑娘可有什麼好的。到了歲數,一個一個地都送到別人家裡去了。”

  這兩年顧老太太沒做別的,光是發嫁孫女們了。

  安王太妃心情甚好,哈哈大笑,“莫非嫁了的孫女就不是你的孫女了?還不是一樣的孝順你。”

  阿離與阿琇的事情在兩家本就幾乎是定下的。這邊溫氏一吐口,安王太妃半點沒耽擱,利落地請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夫人充當冰媒,不過短短數日,便完成了從提親到小定的一應儀式。

  從安王太妃到鳳離,數年心愿終於得成,總算是放下了一段心事。

  鳳離生得朗月清風,深得顏控皇帝的喜愛,也常在宮中走動。對他的親事,皇帝簡直比對親皇孫還要上心些。

  從鳳離十幾歲開始,皇帝時不時就想要給他賜個婚什麼的。旁人不說,慧怡長公主就曾經動過念頭,想將孫女賀長安許配給鳳離,還托皇帝打探過鳳離的意思來著。

  還有廣陽郡主,那個外孫女馮柔,十幾歲時候還哭著喊著非鳳離不嫁。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鳳離壓根兒連馮柔到底長了個什麼模樣都不記得。

  私下裡皇帝還曾經笑話過鳳離,說他年紀小小,倒是桃花不斷。

  後來聽說鳳離與靖國公府的九姑娘走動近,皇帝也動過心思想要替他賜婚來著。奈何鳳離不願,只說想憑著真心求得佳人。

  如今這忽巴拉的,連個招呼都沒打,就定親啦?

  想想這個時間,皇帝心裡頭有些不大得勁兒,把鳳離叫道了宮裡,哼哼了半天,表示自己很是有些不滿。

  “叫我說,這必不是你祖父的意思。”

  做了幾十年皇帝,安王太妃的算盤,又豈能不知?

  事實上,從北戎和西涼欲遣人和親的消息傳開後,這宗室裡頭,適齡的孩子們仿佛一下子都尋到了可心的人,紛紛定親。

  這,這都什麼意思麼?

  鳳離淺笑,“是我心急了。”

  “哦?”皇帝昂起頭,抬著下巴,“好幾年都等過來了,偏這會兒心急?”

  說來說去,不就是怕自己一個腦袋發熱,和親的人選落到他們頭上麼。皇帝年紀大了,皓首白髮,在有些時候,卻又如同孩子般偏執。

  “並不是這樣的。”鳳離眉頭微微皺起,感慨道,“彼時九妹妹年紀尚小,旁人還看不到她的好處。我守在她的身邊,自然不急。如今她年紀漸大,越發出色……相比之下,我多有自慚形穢之感。”

  看著芝蘭玉樹一般的鳳離,皇帝覺得自己仿佛不認得自慚形穢這四個字了。

  鳳離還在嘆息,“且不瞞陛下,我心中總不願九妹妹被人看到……就好似,被人看到了,便會與我來爭奪。”

  說著,烏沉沉的眼睛看向了皇帝身側的九皇子。

  鳳容:“……”

  阿離侄兒你願意不願意的,看我做什麼?

  我完全對那個沈家的表姐沒有半點心思!

  順著鳳離的目光,皇帝也狐疑地看向了鳳容。

  小兒子往靖國公府跑的也挺勤快,莫非……

  迎著皇帝意味深長的目光,鳳容覺得很有必要為自己的清白辯解一下了。

  “父皇,與兒子無關啊。”看多了靖國公與初一父子之間的相處,鳳容多少也受了些感染,在皇帝跟前,只要沒有別人,也活潑輕鬆了許多。他拱手躬身,“兒子去沈家,只與表哥在一處。除了去見老夫人外,輕易都見不到女眷。”

  更別提什麼對沈家那位表姐有什麼想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