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靖國公已經叫人往北境去給阿珠送信了,至於阿珠能不能夠回來,如今還不清楚。

  溫氏也並不想他日阿珠回京,看到白姨娘孝期之內,阿琇依舊穿金戴銀的模樣。

  “況且,我也不瞞你說,從阿琇抱到我跟前來,我就知道,她這身世其實也瞞不住。早晚,她都會知道生母是誰的。”就算國公府的人不說,難道府外就沒有流言蜚語了?所以溫氏懟此事,看得也很明白。

  “總不能到了那時候,我叫人指著阿琇的鼻子說,連生母的孝都不肯守吧?”

  三太太搖頭,“叫我說,你就是想的多了些。”

  想著溫氏大約也不願再說這個話題,三太太只好說道,“好在,沒有影響了七丫頭和八丫頭的婚事。”

  七姑娘大婚的日子就定在了秋天,滿打滿算的,也就只有三四個月的功夫了。

  溫氏點了點頭,“幸而東西都是預備好了的,不然,這眼下的事情這麼多,哪裡還有心思去細緻預備呢。”

  三太太也是感慨。她兩個女兒也是秋天裡的喜事,最近府中事多,如果不是從幾年前就開始準備著,事到臨頭還真就得倉促了。

  “等來年春天,再把八丫頭的事情辦完了,也就能消停些了。”三太太伸手從跟前的花瓶兒里拔了朵花兒出來,放在手心裡頭揉搓著。想起了什麼,低聲問溫氏,“阿珠那邊,是不是還沒有消息?”

  “什麼消息?”溫氏楞了一下,隨後便反應過來了。搖了搖頭,“沒有,她這才大婚多久?”

  算下來,開了春後阿珠才與林沉成親,這也不過四個月左右。

  “話是這麼說沒錯。”三太太手心裡被花汁染得通紅,丫鬟連忙送了濕帕子給她擦拭。擦了兩下,三太太才繼續說道,“我就是為阿珠擔心。大嫂你知道的,武威侯府那些人,可沒一個省心的。”

  她嘴撇了一下,“尤其三姑爺是世子夫人一手帶大的,說是叔嫂,其實與母子也沒什麼區別。阿珠這是兩個婆婆哪。”

  國公府與武威侯府結成姻親之前,兩府來往並不多。但是對於武威侯夫人婆媳兩個,三太太還是了解一些的。

  武威侯夫人什麼都放在了明面上,便是之前想靠著林貴妃的關係攀高親,人家也沒有掩飾過,都是明裡頭來。

  但阿珠的妯娌,武威侯世子夫人可就不是了。乍一看,那人面龐圓潤白淨,一雙笑眼,真是個可親的面貌。要說為人有什麼不好,也不一定,只是這人腦子有些發軸,天生一副婆婆心態——別說她自己的兒媳婦,便是幾個妯娌,也都被她看作是進了侯府的外人。

  這位武威侯夫人時常對妯娌和兒媳婦說的話,便是叫她們服侍好丈夫了,“女子便該以夫為天。妻賢夫禍少,這輩子安分守住了後院,男人們奔出了前程,才是咱們的功勞了。”

  這些話,別說阿珠,就連三太太都聽得有些刺耳。

  “阿珠這才大婚,白姨娘就沒了。生母歿,阿珠也得守足了一年的孝。這中間,就怕侯府那邊出什麼么蛾子。”

  溫氏也明白三太太的意思。

  “放心吧,武威侯夫人總不是個糊塗的人。”溫氏反倒是不那麼擔心,“就算她不明白,武威侯卻是足夠精明。你只看他們家裡與林貴妃之間便知道了。”

  林貴妃還是武威侯的親妹妹呢。宮中寵妃,又育有二位皇子,還是前幾年頗得皇帝看重的皇子。就這樣,武威侯竟然都沒有抖起來,反而愈發地謹小慎微。別說扶持外甥皇子了,就連家裡幾個兒子都不許與皇子過多接觸。

  這麼一個謹慎的人,是不大會叫妻子去得罪姻親的。

  “希望是吧。”三太太嘆了口氣,沒有溫氏那麼樂觀。

  ………………

  白姨娘的死,在府中並沒有那麼多人去關注。如五姑娘幾個人,都比阿琇沒大多少,阿琇出生時候,她們也還都懵懵懂懂,其實知道的並不多。七姑娘八姑娘那會兒才一歲多,更不可能知道這些了。

  不過,她們不知道,不代表別人不會告訴。

  劉姨娘就忍不住。

  因為八姑娘的婚事定在了來年春天,劉姨娘這一陣子沒少往七姑娘處跑,打聽著七姑娘的嫁妝,尤其是花姨娘為七姑娘添了多少的體己。

  八姑娘有些看不過去,勸了她幾次,見她不聽,想了想,覺得她去看看也好,等回來覺得給自己的體己不及七姑娘那裡的了,八成也就對娘家人更疏遠了。

  劉姨娘看了花姨娘給七姑娘添的東西後,確實也消沉了兩天。不過,很快便又恢復了精神兒,親自幫著八姑娘做鞋做衣裳——八姑娘公婆都不在了,便想著多給夫婿和小叔子做幾身衣裳鞋襪,也算盡心一回。

  劉姨娘便自告奮勇地提出,八姑娘小叔子的衣裳,由她來做,八姑娘只做姑爺的便是。

  說起來,劉姨娘出身有限,但是當初也是幫扶家裡的,女紅繡活的沒少做,都很是拿得出手。

  “我幫著你做,你也好把姑爺的衣裳做體面些。他一個爺們家,總要在外行走。原來他家裡沒個女人,哪怕穿成花子呢,也沒人笑話。等你進了門,就得上心了,別叫外人笑話他,也是給你自己個兒積個好名聲。”劉姨娘小算盤打得叭叭叭地響,還想著八姑娘說的,往後接了她一處過活呢。以後要到姑爺家裡過日子,不把姑爺和姑爺的弟弟討好了,那還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