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琇果然就很嘚瑟起來,“所以呀,還是帶著我吧!”

  阿珏大笑,“再沒見過誰像你一樣會往臉上貼金的。”

  “沒辦法呀,臉皮就是這麼厚!”阿琇點著自己水嫩的臉蛋兒,陶醉。

  這副模樣著實叫阿珏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起身就要回家,“既然祖母大伯母覺得趙三思還可,我就定個時候請八妹妹陪我去上香了。時候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大寶小寶這半日沒見著我,還不定怎麼鬧騰呢。”

  “下回,你帶了他們回來。有陣子沒見著,我倒是怪想的。”

  自從阿瑤阿珠離京,五姑娘她們又要備嫁,並不能時時在跟前說話,顧老太太便覺得很是空虛起來。至於阿琇和初一……這倆孩子每日裡能熊遍京城,不說也罷。

  阿珎也起身,“那我也回去了。”

  溫氏叫阿琇,“去送送你姐姐們。”

  阿琇活蹦亂跳地去了。

  到了晚間,靖國公回房後,溫氏便與他說了阿珏給八姑娘說的人家。

  聽了後,靖國公沉吟了一會兒,“聽著倒是不錯。家底兒薄厚倒也在其次,孩子上進就好。”

  別以為六品的校尉品級就低了,就算是世蔭,那也得本人有些個本事才能在虎賁軍中立住了腳。

  況且如阿珏所說,趙三思年紀不過才二十出頭,家中沒有長輩,八丫頭嫁過去後就不必在婆婆跟前立規矩,多省心?

  “既是這樣,我就叫人與八丫頭的姨娘說一聲。”

  七姑娘和八姑娘的姨娘都挺安分的,窩在一個小院子裡,輕易也不會出來。

  但想也知道,都是做親娘的,女兒的終身大事,哪裡能不關心?

  溫氏也並不是苛刻的人,見靖國公並不反對,次日便將八姑娘的生母劉姨娘叫到了自己的跟前。

  劉姨娘出身實在是有限,當初就是看著她娘家兄弟多,才被求子心切的靖國公收在了房裡。沒想到,這麼多年也就生了個八姑娘出來。當然,這裡頭也有白姨娘刻意搗亂的緣故。

  七姑娘親事定下的時候,劉姨娘就已經著急了——不為別的,七姑娘和八姑娘是同年生的,只差了幾個月而已。八姑娘眼瞅著也不小了,將來又落在哪裡?

  劉姨娘心中焦慮,又礙於身份,不敢去問溫氏。

  如今聽溫氏說了趙三思的家世官職,心裡頭就有些個糾結了。

  她是個沒成算的人,心中不大滿意,臉上也就露出了幾分。

  “這,這個……”

  溫氏含笑,“可是有什麼想頭?你生了八丫頭一場,若是有什麼話,現下便說出來吧,也不必掖著瞞著。”

  劉姨娘偷覷著溫氏臉色,仗著膽子扭捏了半日,才小聲地問,“我是個沒有見識的人,那裡有什麼想頭呢?就只是不知道,這六品的校尉,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比起咱們家四姑爺七姑爺來,如何?”

  溫氏一時無語。

  原來,劉姨娘心裡頭,打的是這樣的主意?

  見溫氏沒說話,劉姨娘猶豫了一下,心一橫,仗著溫氏平日裡寬和,賠笑道,“只我想著,都是一樣的姐妹,總不好分出個高低上下來不是?”

  第160章 也並沒有說阿離啊

  平心而論,做親娘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個好歸宿。

  不說劉姨娘,就是溫氏自己,不也早早就開始暗中替阿琇品度一干京城的少年子弟了嗎?只不過是鳳離手腳快了些。

  只是想要為女兒某個更好的前程,也得掂量著來。

  國公府的姑娘,倒不至於愁嫁。只要願意,溫氏可以為八姑娘尋出許多更好的人家來。

  只是,溫氏為家裡女孩兒相看人家,頭一個想的卻是孩子能不能過得自在鬆快些。

  高門大族不是沒有。可話說回來了,門第越高,規矩越重,裡頭層層的關係越是複雜。

  新嫁婦進門,要面對的就可想而知。八姑娘爽朗潑辣,與阿珠頗為有些相似。可論起心眼兒來,卻是拍馬趕不上阿珠了。不是說八姑娘不好,只是她更加單純些。如武威侯府那些人,阿珠能夠應付的來,換了八姑娘來試試?

  也虧了劉姨娘沒敢拿著八姑娘和阿珠比,只說四姑娘阿珏了。

  可哪怕阿珏的親事是溫氏牽線兒的,她也得實話實說一句,阿珏的那門親事,也真是趕巧了。二太太一時犯了魔怔,差點兒把阿珏送去給人做妾,也是因此被顧老太太送進了小佛堂裡頭。阿珏的婚事這才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又正巧胡家是她父親原先的下屬,還要加上一條,那會兒胡武尚未考中武探花。

  少了哪條,阿珏想得了這門好親事,只怕都不容易。

  至於七姑娘……溫氏也很是無奈了。

  忠勤伯老夫人自己看中的七姑娘,難道她能說,我家裡還有個八丫頭,要不您在相看相看這個?

  雖之前和忠勤伯府往來不算多,但溫氏多少能夠猜出些忠勤伯老夫人的心思。

  七姑娘溫柔單純,是個不爭不搶的。她未來的夫婿是忠勤伯的庶出幼弟,雖都是在伯太夫人膝下長大,但終歸有長幼嫡庶之分。

  為庶子娶個同樣的高門庶出,性情卻平和的妻子進門,也能保證往後伯府後院的平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