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珏和阿珎孩子都出生了,阿瑤才傳出了喜訊。這叫顧老太太放下了老大一段心事。

  可這轉眼間,怎麼就沒了呢?

  “我的二丫頭啊!”只覺得心頭一陣劇痛,顧老太太摟住了心口,“我……”

  她一雙老眼濕潤了。

  “母親。”溫氏和三太太都連忙上前。

  溫氏為顧老太太揉著心口,三太太忙端了熱茶送到她的嘴邊。

  溫氏勸道,“這事情出的急了些。母親就是擔心二丫頭,也要顧及自己身子。不然,叫阿瑤知道了,豈不是更難過?”

  “是啊母親。我這就叫人備車,親自去陳家看阿瑤。”三太太也跟著勸。

  “我也去!”阿琇連忙說道。

  顧老太太沒有理會阿琇,只看著清溪,“你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清溪捂臉哭道,“姑娘這一胎本就有些不大安穩。昨兒個,表姑娘來了,太太就叫姑娘過去陪著。大半天下來,姑娘哪裡撐得住?又吃了幾句不好的話,好容易才得了太太的允許回去。誰知道……”

  她抬起眼帘,咬著牙恨聲道,“太太的院子門外,有一塊冰。姑娘沒留神,一腳踩了上去,險些摔倒了。回去後,就覺得身上不好了。趕著請大夫熬藥,也還是沒保住孩子。”

  “陳家的下人莫非都是死人?主母的院門口,怎麼會有冰?”阿珠的聲音發冷,欺霜賽雪般的臉上更是冰冷一片。

  她聽出來了,阿瑤的小產,就不是意外。

  清溪垂頭不敢多說。

  “你們妯娌兩個一起,去陳家看看!”顧老太太順過了一口氣,方才因驟然聽到噩耗而驚怒的心情也平復了一些,對溫氏與三太太說道,“瞧瞧阿瑤怎麼樣了。”

  老太太短短的功夫已經在心裡頭轉過了多少的主意,最後還是嘆了口氣,“叫人備車吧,我也過去。”

  陳家還有位老夫人在。只溫氏和三太太上門,終究是矮了一輩兒。許多話,她能說,溫氏與三太太卻不能說。

  見她面色深沉,溫氏與三太太對視了一眼,都沒有再勸。溫氏立刻吩咐人去套了馬車,又趕著讓人收拾了一些燕窩人參之類的補品。

  阿琇求道,“娘,也帶我去吧。”

  看看阿珠,“還有三姐姐。”

  溫氏略一沉吟,看向顧老太太。

  按理說,阿瑤小產,阿珠與阿琇兩個未出閣的姑娘不該過去。只是顧老太太覺得,自己的孫女們都養的太過天真純善,叫她們見識見識形形色色的人,也未嘗不好。當下,點頭道,“一同去吧。九丫頭與阿瑤最好,見到你二姐姐,也好勸勸她。”

  不多時車備好了,東西也收拾了出來。沈家女眷老少三代,坐了兩輛車,帶著各自的丫鬟婆子,浩浩蕩蕩地往陳家去了。

  第128章 想謀外放

  靖國公府這一群女眷前呼後擁殺到陳家的時候,陳太太正躺在床上,頭上勒著條抹額,雙目緊閉也不說話。臉色看上去很是不好。

  陳家的小女兒陳嬛與表姐坐在床邊,一個端著碗參湯,一個正在用熱帕子溫柔地為陳太太擦著臉。

  “好孩子,還是你們貼心。”陳太太睜開了眼,見侄女和女兒面上都有擔憂,心下大感安慰,拉著侄女的手誇了一句,眼淚忽然就掉下來了,“我這是做了什麼孽啊!”

  修下了那等說不得碰不得的兒媳婦。

  孩子小產,難道她就好過了?那可是她的大孫子!老夫人就把她罵了一頓!甚至兒子匆匆趕回來後,到現在都沒來她跟前走一步,她知道,這是兒子心裡頭怨她了啊!

  “娘!”陳嬛與阿琇年紀相仿,也是個白白淨淨的清秀小佳人。只是顴骨略高,此刻塗了口脂的薄薄的嘴唇只一翹,與陳太太有七八分相似的臉上露出了些刻薄,“叫我說,您就是太軟和了!服侍長輩一會兒怎麼了?誰家兒媳婦像大嫂那樣嬌氣哪?”

  “快住口吧你!”陳太太呵斥了一聲。見女兒臉上露出不以為然來,勸道,“這些話是你一個姑娘該說的嗎?從小我就教導你規矩禮儀,這不能背後妄論人家長短,你都忘了不成?”

  陳嬛將參湯送到了陳太太嘴邊,不滿地說道,“我也就是與娘說說,表姐又不是外人。還有大哥也是的,大嫂再親,能親得過親娘親妹妹嗎?昨兒個,我好心看望大嫂,正碰上他回來,叫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的數落。”

  餵著陳太太喝了參湯,又捏著帕子給陳太太擦了嘴角,才又哼道,“這樣就是我,看他心情不跟他計較罷了。這要是到了外邊,擎等著得罪人呢。”

  她表姐——陳太太的娘家侄女許姑娘從陳嬛手裡接過了空碗,轉手放到了旁邊的小几上,柔聲勸道,“表哥心裡難過,難免暴躁了些。親兄妹,表妹莫要怪他。”

  她說話聲音不大,斯斯文文的,素淨的錦藍色褙子配著月白棉裙,通身上下只發間戴了支小小的金鑲玉髮釵,腕子上套了兩隻玉鐲子。她細眉細眼,五官說不上多秀氣,卻勝在肌膚極白,哪怕是在屋子裡背著光,臉上也幾乎是能夠看出一種瑩潤的光彩來。

  “還是明珠懂事。”陳太太摩挲了一下侄女的手,再看看侄女臉上那份兒淡然細緻的笑容,就不由自主地在心裡頭嘆了口氣。她看著侄女長大,從前她是有意與娘家親上加親的。就只是老夫人與丈夫都沒有這個意思,後來更是叫兒子娶了沈氏。這就叫陳太太覺得很是對不住這個侄女了,總覺得是將人閃在了半路,因此時不時的,便接了侄女過來小住,與女兒也一般無二了。陳太太甚至想著,等侄女出閣的時候,她做姑母也要厚厚地添上半副嫁妝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