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王二太太這一晚上沒睡,已經抱怨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大姑娘王智今年都十六了,怎麼就沒有早些給定下親事呢?

  這信一收到,王二太太粥也不喝了,因少眠有些頭暈目眩眼底發乾的感覺也消失了,整個人立刻神清氣爽起來,催著丫鬟幫她梳洗了一番,急匆匆來到了王老太太處。

  王家的幾個姑娘都跟著王老太太住,這會兒都早已經起來,規規矩矩地坐在王老太太身邊兒了。

  王智比阿珎還要年長一歲,性情最是文靜,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的,也是一眾表姐妹中與阿珎關係最好的。她就坐在王老太太的下首,正側著頭聽王老太太說話。餘下的姑娘從二姑娘王慧起,依次坐在王智的旁邊。

  王二太太一進門,就先看向了王智,暗中撇了撇嘴。

  王智容貌隨了她王家的大太太,天生一副整臉子,雖然肉皮兒白淨,但眉毛和眼角都稍稍有些下垂,再加上不苟言笑,就叫人覺得木訥冷淡,不好親近。其實若是相處久了,就能知道王智做人還是比較厚道的。

  只是這般的容貌,往後想要攏住丈夫的心,也是難。雖然總說這女孩兒德言容功,德字為先,可一般人家相看兒媳婦,還是要挑齊整出挑的呢,漂亮的姑娘才能叫子孫後代都能受些好處不是?

  看看坐在一起的幾個姑娘吧,王智可哪裡比得上一身兒深粉色裙裳的慧兒那般婉轉可愛呢?

  不過這個時候,她是越看王智那張平凡的臉越是順眼,笑容滿面地走進去,“母親,要給您道喜了!”

  “你怎麼來了?”王老太太看見兒媳婦,就淡淡地問了一句,“不是說身上不舒坦麼,怎麼不歇著了?”

  王老太太這個人吧,是陪著丈夫從寒苦裡走過來的。或是因著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兩個兒媳婦進門後,她是沒少給她們立過規矩。

  要說這兩個兒媳婦里她更偏哪個,還真得說是偏著小兒媳婦了。

  大兒媳婦是個面憨內奸的,早早地就攏住了大兒子的心。趁著外放,一同跟著出了京去。要不是她強硬地留下了大孫女,大房就一個在京城裡的都沒有了。

  小兒媳婦雖說不太聰明,但勝在聽話。進門這些年一直恭敬順從的,這幾年她也就逐漸把內院裡的事兒交給了小兒媳婦。

  今早就聽見人過來回說是小兒媳婦身體不適,不能過來請安了,王老太太心裡頗為不痛快。方才,她正和幾個孫女兒說呢,“都是大姑娘了,再過不了幾年,各自成親進了別人家的門。你們都須得記得恭孝二字,長輩跟前不能有半點的怠慢。”

  結果話音還沒落呢,二兒媳婦就進來了。也不知道她聽見了沒有,倒像是自己背後說道她似的。王老太太有些尷尬,心裡更是埋怨王二太太這把歲數了還如此毛躁,婆婆屋子裡說進就進了,簡直是沒規矩。

  王二太太最是會察言觀色,哪裡看不出婆婆臉上的冷淡來?

  只不過這會兒,再冷淡也擋不住她的歡喜。

  “母親,大喜事啊。大嫂子來了信,我一見了信,身上立刻就好了。這不是趕著來了,叫您也喜歡喜歡。”

  她一口一個大喜事,又拿眼睛去看王智,笑著說道,“也還要給咱們家大姑娘道喜了呢。”

  這話都說的這般明白了,王智立刻紅了臉,忙起身福了福,“祖母,二嬸,我先回去了。”

  王慧和王家的三姑娘王文四姑娘王靜也都站了起來,都行禮一起出去了。

  才出了門,裡邊的王老太太和王二太太就都聽見了王慧調笑道:“原來是我們要有大姐夫了。”

  王老太太眉頭皺起,“信呢?”

  當初大兒子外放,說好了的王智放在自己這裡教養。竟沒想到,養到了現如今,兒子兒媳在外邊給王智訂了親事?

  竟全沒有問過她和老太爺的意思!

  兒子向來孝順,這樣的事情,八成就是大太太挑唆著做的。

  接過信略看了一下,又回手遞給了王二太太,“你念念。”

  “是。”王二太太就站在了自己婆婆身邊兒,把信里的話念了一遍,重點強調了一下,大伯夫妻給王智定下的,也是書香人家。王家大老爺如今做著知府,也是一地父母官。他給王智定下的,就是兒子所在書院山長的嫡長孫,李繼。李繼年屆弱冠,身上有秀才的功名,正準備明年的秋闈。據王大老爺看來,李繼這文章上的功夫已經到了,中舉不在話下。二十來歲的舉人,已經可以說一聲才俊了。再潛心幾年,春闈可望。

  “聽著倒是不錯。就只是,什麼舉人進士的,如今還是鏡花水月哪。”天底下有的是那讀書人,一輩子也就在秀才上了。“阿智嫁過去,怕是要受委屈了。”

  王二太太就在心裡頭撇了撇嘴。不說別的,就只一樣,王智容貌既不出挑,性情也說不上多討喜,能有這樣的一門親事,已經是不錯了。

  生怕王老太太說出斷然不許結親的話來,她忙勸道,“母親這話差了。阿智是大哥大嫂的掌上明珠,他們做父母的怎麼會委屈著她呢?想來,也是看了許多時候,看準了李家的公子確實好了,才定下來的。母親您想想,今年或是明年李公子下了場得中,咱們大姑娘可就是舉人的娘子了。再等到春闈的時候,怕不就是要成進士娘子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