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了。縱然真的做了親,有外老太太在,自然能護著您。可說句不怕您生氣的話,外老太太年紀大了,也隔著一層,總是有心又能護您多久呢?終歸您得到自己婆婆手裡過日子呢。”

  叫芸香說,就算是外老太太總是掛在嘴頭說的疼愛,又能有幾分兒真心呢?

  真要疼愛,斷乎做不出叫兒媳婦去說道外孫女名聲的事兒呀。

  芸香蹲了下去,用帕子輕輕地擦去了阿珎臉上的淚水,抬頭看著阿珎,“姑娘,我知道您心裡頭難過。只是,也別叫太太和國公爺冷了心。您瞧這屋子裡頭,什麼東西不是可著您心意來的?知道您愛看書,國公爺都送了多少來?太太旁的不說,有一句話說得對呢,您是這府裡頭的長房嫡長女,身份貴重,日後定會有一門好親事。您的好日子,在後頭呢。”

  阿珎忍不住臉紅,輕啐一口,“胡說什麼呢。”

  有芸香這麼一通的分說,她心裡頭倒是敞亮多了。

  許多的事情,她不是想不通,只是不願意去想而已。她本就是個很聰慧的姑娘,被溫氏和芸香戳破了那層朦朦朧朧的窗戶紙,心裡原先那點兒小小的希冀,也終於沉澱了下去。

  這一夜,阿珎睡得依舊不安穩,翻來覆去的,直到天快亮了,才好歹睡了一會兒。天亮了,也就起來了,梳洗了一通,讓芸香陪著,去顧老太太身邊請安了。

  這一段日子,阿珎總是沒有出院子,直到沈焱回京和顧老太太壽辰,她才露了兩次面。一大早就到了春暉堂里請安,比阿瑤她們還早了些。

  “今兒吹了什麼風啊?”進門的時候,阿珠小聲對阿瑤說道,“大姐姐竟然捨得出來了。”

  阿瑤從身後扯了一下她的衣裳,聲音更小,“瞎說什麼呢,大姐姐之前是病了而已。”

  阿珠嗤笑一聲。

  她家二姐可真是個厚道人。

  顧老太太也並不是那種刻薄的祖母,見阿珎主動出來給自己請安,總歸是低頭認錯的意思,便也溫言問了她幾句身子可還好的話。又見她眼睛還有些紅腫,就叫阿珎先不必急著去上學裡,再歇幾天。

  阿珎看了看芸香,見她眼裡露出鼓勵,就低聲說道,“孫女知道了。”

  瞧著這個大孫女可憐兮兮的,顧老太太在心裡頭嘆了口氣,雖然她總怨王家把阿珎教養的跟家裡疏遠了。可平心而論,阿珎是沈家的姑娘,如果當初她強硬點兒,不叫阿珎住到王家去,又怎麼會有現下這些個爛事兒?自己和兒子,也是有錯兒的。

  心裡一軟,就對阿珎說道:“如今這秋天裡頭,天氣正好,不冷不熱的。馬上就是重陽了,你們小姐妹也都悶了這麼些個時候,不如找一天,也出去逛逛。咱們不是那種把女孩兒都關著不叫見人的人家兒。”

  旁人還可,四姑娘和阿琇都是一聲歡呼。

  阿琇還好,四姑娘是二房庶出的,平常有出門的機會,二太太也是只帶著阿瑤。長到了這麼大,四姑娘能出門的機會少而又少。

  “祖母,我聽說城裡頭有個園子,是個賞菊花的好去處。”四姑娘雙手握在一處,眼睛晶亮晶亮地看著顧老太太。

  阿琇連忙附和,“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萬菊園是不是?聽說那裡還是前朝一位公主建的。前朝有位帝王最是喜歡愛菊,所以這普天下的百姓都跟著喜愛。菊花本身傲霜斗寒的,又有佳友之稱,一直到了本朝,喜愛菊花的人也是極多的。每年重陽,萬菊園裡都有斗菊大會呢。祖母,不如您帶我們一起去唄,叫我們也長長見識。”

  顧老太太笑道:“我歲數大了,之前為了生日,累得身上各處疲乏酸痛的,到現下還沒解過來呢。我就不出去了,問問你們各自的母親,到時候,我再叫你們四叔送你們過去。”

  幾個姑娘都是歡喜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一張張小臉蛋都幾乎能發光了。

  “可有一樣,阿琇不許惹事。”顧老太太故意沉著臉提醒了一句。

  阿琇暗中吐了吐舌頭。

  九月重陽,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吃螃蟹,都是自古來的習俗了。

  京城裡這一天,也是極為熱鬧的。家家戶戶都要過節,再有那各處請客賞菊吃蟹的,一樣不少。

  要說最熱鬧的地方,自然是非這萬菊園莫屬了。

  這處園子,如今是誰的也沒人知道。就只每年重陽節這天,會有斗菊大會,吸引了無數南北的養菊人。又因松梅竹菊乃是歲寒四公子,更有許多的文人爭相前來,做一做詩會。每年,也都有些詩文做得好的,傳出些才名。

  沈焱還段假期,皇帝陛下說了,叫他好好歇上一歇呢。於是這護送幾個侄女侄子來萬菊園賞花的重擔,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阿琇鬼點子多,前兩天就提議了,這一天大家都穿男裝出行。阿珎總覺得不大好,阿瑤也是個循規蹈矩的,她們兩個就還是平常的衣衫。

  從阿珠開始,到阿琇,餘下的七個姑娘都是一身兒男裝,站在顧老太太跟前的時候,一水兒的俊俏小子。

  顧老太太乍一看見,笑個不停,直說著這麼多年自己盼望孫子,盼得眼睛發藍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早早兒地就叫幾個孫女扮男裝來解悶兒呢。

  溫氏也笑,“不用問,這都是阿琇淘氣弄的。母親您不知道,這兩天她跟那幾個丫頭總是嘀嘀咕咕的,想來就是商量這件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