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溫氏的猜測縱有一些差別,也離著真相不遠了。這俗話說的,有後娘便有後爹,霍峻有了續弦,緊跟著續弦又接連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嬌妻幼子的,他縱然疼兒子,又能分多少的心在霍青時身上呢?況且他常在營中,家裡頭如何全憑妻子一張嘴。

  可憐個霍青時,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在家裡頭就得去日夜照看弟弟了。當然,這些霍青時還能忍受。這回導致他直接被送到老侯爺身邊進京的,是因為霍峻續弦兒的娘家侄子背地裡罵了他是個有娘生沒娘養的,說他生來就剋死了親娘,又說他親娘短命云云。霍青時人雖然小,脾氣卻算不得好。後娘待他苛刻些也就罷了,那兩個侄子又算個什麼?

  一時動起手來,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就被天生力大的霍青時揍了,慘不忍睹。

  為了安撫續弦,也是為了叫霍青時避一避,打著送兒子進京念書的理由,霍峻就把兒子交給了老侯爺。

  靖國公也不算是個蠢人,聽溫氏說霍峻的妻子是續弦的時候,便脫口而出,“夫人是說,青時那孩子是在繼母手裡頭過不下去了?”

  這會兒阿琇還沒睡著哪,一聽靖國公這話,小眉毛都忍不住縱了起來。

  這一年她也算看得明白了,她爹,就是個傻白甜啊。

  朝堂上有沒有本事就不說了,基本上是個靠著祖蔭的。家裡頭麼,看看白姨娘那副模樣都能哄著他那麼多年,還能指望什麼呢。

  瞧瞧這說話不過腦子的模樣吧。

  果然溫氏笑了一下,垂眸道:“我這個後娘,大概也不是個好的。”

  靖國公原配生的阿珎,可還在外祖家裡頭住著呢。

  “夫人,我不是這個意思……”靖國公頓時就窘了。天地良心,他真沒有這意思!阿珎住在王家,那是她自己的意思啊,接回來不是這裡不好就是那裡難受,他也很不滿哪!

  溫氏長出了一口氣,抬眼對靖國公笑了一下,“我知道。”

  京城裡頭,早就有些說她不慈,容不下靖國公原配女兒的傳聞了。要不,都是在京裡頭,怎麼那孩子就是不願意回國公府呢?

  外祖家裡頭再好,那也終究是別人家不是?

  溫氏先前並不大在意,嘴長在旁人身上,難道她還能管住了?

  不過……

  不自覺地將手放在了小腹上,她的阿琇,她腹中這個孩子,可不能有個不慈名聲的母親。看來阿珎那裡,還是要請老太太去王家說道說道才好。

  ……………………………………………………

  老侯爺陛見之後,交回了兵權。皇帝又授了他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有銜無職,就只是個光榮的稱號。老爺子沒有半分不滿,他這一生都在為重振定國公府門楣拼殺了,如今卸了那些重擔,反而能過幾年輕鬆的日子了。

  不過,輕鬆日子沒過幾天,年前皇帝又有旨意下來,將京衛營交給了老侯爺掌管。老侯爺進宮請見,堅辭不受,皇帝陛下卻是屈尊降貴地起身,拍著老侯爺肩膀嘆息,“說起來,朕還該稱你一聲表兄。當年若不是你和阿林,朕也不能走到今日。在朕心裡頭,你們便是左膀右臂了。阿林已經不在,京衛營不放在自己人手裡,朕不能安心。”

  皇帝陛下的兒子們也漸漸大了,知道各處安插人手了。京衛營乃是京畿戍衛的重要兵力,原本是在武定侯手中。只是武定侯這兩年,與二皇子走得近了點兒。

  京衛營武定侯掌管了多年,乍然換了,也恐營中有人不服。但若是換了定康侯溫瀾,只憑老侯爺的赫赫軍功,完全可以震懾。

  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老侯爺便是再有不願,也只能謝恩了。

  老侯爺多年未曾回來,又到了年根兒,各處宴請不斷。老侯爺有的去了,有的便辭了。不過每次出去,他身邊都帶著霍青時。霍青時原本就是個邊城副將的兒子,哪裡見過這些的繁花錦繡?初時還表現出了一些驚訝,慢慢地也就淡定了下來。

  老侯爺冷眼看著,就覺得自己果然沒看錯。青時這孩子心性很是不錯,再看霍青時每日裡早起打拳夜晚看書,更是喜歡了,也就打定了主意,開春後,便把霍青時送到了靖國公府去,讓他和安哥兒在一處念書。

  不過,霍青時不住在靖國公府,每日裡早來晚走。溫氏看著,就覺得這孩子挺辛苦,時不時地讓人備了點心湯水給霍青時和安哥兒送過去。

  她月份大了,肚子鼓了起來,行動倒是沒什麼不便的。在加上天氣暖和了,每日裡總要在花園裡走動一番。顧老太太也說,多動一動,生產的時候便會輕鬆一些。

  這天天氣晴好,溫氏帶著阿琇在園子裡頭逛著。滿園子的柳樹綻開新葉,海棠花也都開的正好,阿琇看著這樣的景致,再被暖和的春風一吹,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國公府極大,經過這幾代的主人修繕,園子裡頭不說美輪美奐,也是極佳的賞春之處了。

  溫氏走了一會兒,就覺得腿有些酸脹,想先行回去歇著。阿琇還不想走,溫氏便叫夏竹几個人好生地看著她,“別叫她自己跑,仔細別跌了牙去。”

  阿琇一捂嘴,她正長牙哪。

  夏竹几個答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