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應該行得通。

  應該...行得通吧?

  肖城點的美酒秋露白,很快便端了上來。

  略帶薄繭的修長手指穿過酒壺柄,抬臂,為自己小小的倒了一杯。

  飯桌上,肖城主要就喝喝小酒,偶爾才夾個一筷菜,大部分時間都是柳甜一個人在那大吃特吃。

  這頓飯,柳甜吃的很香很滿足,果然有招牌有名氣的飯館就是不一樣,燒出的菜保證美味。

  柳甜正打算再添第二碗飯時,樓下說書人本來激動的語氣頓時一變,周遭的人也跟著一靜,不知接下來的情節會有怎麼樣的轉折。

  漁女與貴公子的患難相遇剛顯真情,綻放的愛情之花還未開多久,便開始急速凋零。

  兩人在每天的朝夕相處中日久生情,原以為以後會這麼平淡下去,卻不想高公子逐漸受不了在南方的貧苦日子,甚至認為這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北方的權貴父族才是他應該回的故鄉,當晚攜了錢財拋棄了漁女。

  這結局引得在場的人們控不住的大罵起來,“什麼狗東西,忘恩負義!”

  “徐先生,這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徐先生撫了撫黑長鬍子,沉聲道:“這故事是我幾年前經過葦河時偶爾聽到的,算是半真半假吧,因為那真有一位漁女。”

  “啥?那個女子現在怎麼樣了?”

  徐先生見別人問,搖頭拒絕透露,“不可說不可說。”

  “天啊,怎麼會有這種豬狗不如的東西在這世上,還有什麼叫不是人住的地方,我們南邊難道希望這樣?還不是因為此前一直重徭役重賦稅,所謂的貪官便是那權貴人。”

  “還是當今王上體恤百姓,一再減免賦稅,讓我們慢慢有了好日子過。”

  “原來和著人一開始來南邊,是找優越感來了。”

  “高公子?不會是那個高吧?”其中一人嘀咕道。

  “誰知道呢。”雖未回答,但臉上卻一副我知道了的樣子。

  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有來有往,討論不休。

  館內是方形中空結構,樓下的大聲討論毫無阻礙的傳到了二樓上,柳甜是越聽越覺得不對味。

  人們起初還在痛斥故事裡高公子的忘恩負義,演變到後來,幾乎變成北絡怎麼怎麼不好,南希又如何如何好,話題完全跑偏了。

  而肖城作為北絡來的人,聽得是眉頭緊鎖,擰在一塊都能夾死一隻蒼蠅了,可見心裡很不痛快。

  這說書的是故意的吧,拐著彎摸黑北絡。

  柳甜一時也不知該說些什麼,而下邊的說書人卻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趁火打鐵,繼續說起另一個真實故事。

  為什麼說是真實故事呢,因為柳甜看小說時讀到過,是番外篇里一個小兵的回憶。

  葦河,南北分界線,最後的戰役便在此地。

  絡帝當時誤中男主設下的離間計,聽信小人讒言,懷疑大將軍林良傅暗中勾結前女婿杜辰,想要一舉投靠南希王。

  導致絡帝故意拖著林良傅送來的前線求援信,只當他想故意分散盛京中的兵力。

  因為這個,戰機一再延誤,前線終是潰敗如山倒。

  第20章

  徐陽在這裡說書,可不是來替林良傅將軍喊冤的,杜辰在裡面扮演的角色更不是挑撥離間的小人。

  在他的版本里,杜辰是有著經世之才的謀士,他拋開兩人之間前岳丈前女婿的私人關係,以和談為最終目的,親自找林良傅談判,只為儘早結束這場戰爭。

  杜辰懷著誠心前來談判,而作為主帥的林良傅卻頻繁提起過往舊事,陣前羞辱於他,甚至不顧當前局勢,決意與他們拼死到底。

  兩人畢竟各為其主,既然大家談不攏,那就只能在戰場上分個勝負。

  其後,林良傅因輕敵中了對方的埋伏,白白折損一大批士兵的性命。

  無奈下,向盛京請求支援,但絡帝偏偏在這個當口犯了多疑病,活活拖死了林良傅。

  杜辰特別下令,三軍將士不得侮辱林將軍的屍身,兩相對比之下,顯得絡帝昏庸無能。

  聽說書的台下食客,對絡帝的無能印象更深了一層。

  他們中有些人雖然一開始便生活在南希王的封地,可對於當年葦河發生的事,還是知道一點的。

  特別是林良傅在斷木橋射殺百姓的事件。

  當時葦河兩岸之間有一座簡易木橋,但由於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木質橋身早就腐朽殘破,此前有百姓自發修繕,打戰以後便停了工。

  男主麾下大將錢平採用杜辰的計謀,尋了當地普通百姓,鼓動他們繼續去修繕,又以當時條件不足為由,沒找那些有經驗的木匠。

  杜辰讓百姓故意穿著自己的衣服去橋上幹活,說是這樣,他們就不會被錯認為敵軍,從而保護他們。

  等林良傅發現有人在修木橋後,心中頓時起疑,先頭剛剛吃了虧,以為又是杜辰布置的陰謀詭計,故意讓士兵穿著百姓的衣服,來施障眼法,目的是修繕木橋來渡河,於是下令弓箭手直接射殺。

  不料這樣,正中杜辰下懷。

  一傳十,十傳百,林良傅無故射殺百姓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等反應過來後已經來不及阻止了,朝中的小人更是在絡帝面前,常用此事給林良傅上眼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