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洛思面色雖給人一股虛弱之感,但她卻一舉一動間都讓這群人感到了不怒自威四個字,原本還覺得只是來陪淮陽王高興的官員,這短短四天就已經見識到了江洛思的厲害。

  蕭洵知道這件事之後,很欣慰的笑了好久,他這時才發現,那個他想護一輩子小女孩其實已經可以走上台前,做她喜歡的事了。

  樂府侍郎龔濤走上前去,俯身道:“殿下,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嗯。”江洛思微微點了頭,然後就向樂府里走去。

  龔濤和澤期一人站在了江洛思的一個側後邊,而其餘的人都跟在了他們的身後。

  等江洛思進房坐下之後,龔濤便開始了詢問,“殿下,樂府所需的東西大多都已開始準備,但是關於戲劇方面的公事下官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處理,還望殿下明示。”

  江洛思看了眼自己的這個辦公室,內心很是滿意,“你們都已經來此處理公事了嗎?”

  龔濤候在下面,仔細地回答著江洛思的問題,“是,已經每日來此了點卯了。”

  “那本王從明日起也每日來此辦公。”江洛思扭頭看了一眼龔濤,“本王讓你找的人都找到了嗎?”

  守在一邊的另一位侍郎鄭業京把一份名單奉到了江洛思的面前,“已經錄用了七個,但是和殿下所要的人數還是相差了一大半。”

  江洛思粗略地看了幾眼名單,然後就放在了一邊,這些名字她大致地能認出來一半,“不急,先把這些人練著吧!”

  江洛思說完之後,澤期就把自己手中的幾疊紙送到了龔濤和其餘幾個官員手裡。

  “這是要演的東西,這個故事本王已經讓皇兄看過了,皇兄覺得可以演出來,你們都傳著看一下,要是沒什麼意見的話,就讓那七個人先練起來吧!”

  龔濤他們接過江洛思寫的劇本之後,都開始認真的讀了起來。

  這一部由若水代筆的故事就是現實社會中人人皆知的梁祝,不過中間的劇情和最後的結局江洛思給改了,她成全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給了他們一個圓滿的故事結局。

  祝英台還是女扮男裝前去讀書,也還是陷入了與梁山伯的感情糾葛,但是她和馬家的婚約卻沒有被應下來,祝英台和梁山伯在歷經曲折之後,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龔濤他們把劇本仔仔細細看完一遍後,龔濤這個已過而立之年的大丈夫都不禁心有感觸,他和他的夫人這一路走來可是不比這故事中的男女來的順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到底還是根深蒂固的。

  江洛思把一些事情安排好之後,又仔仔細細地參觀了這樂府全部的地方,戲台已經開始改造,江洛思想在十日左右把這些雜事全部處理完畢。

  江洛思是午時才離開的樂府,在離開樂府回王府的路上,她正巧和陶裳郡主的車馬碰了個面。

  兩方的馬車堵在了路口,江洛思率先讓澤期避讓了陶裳的車馬。

  陶裳是蕭洵的母后泰文皇后的侄女,她的爵位是她出生時就由蕭阜親自冊封的,泰文皇后雖然是早逝,但陶家所享的恩典卻是一點都不曾少。

  陶裳是泰文皇后的弟弟陶元然中年得的獨女,也是蕭阜收的義女,她可以說是整個義國公府捧在心尖尖上的寶貝。

  陶裳和蕭洵的關係很好,蕭洵待她宛若親生妹妹,她的背後是整個義國公府和蕭洵,可以說她強大到讓寧梓嬋都不敢動她分毫。

  那日她被寧梓嬋派人請去宮中說話,蕭洵都不曾為她的安危有太多的擔心,因為他知道寧梓嬋不敢動陶裳。

  和蕭洛不一樣,陶裳不是寧梓嬋的眼中刺,寧梓嬋沒有理由害陶裳,雖然義國公府是蕭洵的左膀右臂,但是她現在也不願去招惹義國公府,至少她所認為的時機還沒來到。

  陶裳沒有下馬,但是她請了身旁的侍女去江洛思的車隊前傳了話,請淮陽王先過。

  陶裳清楚,她是郡主,蕭洛是親王,理應是她先避讓,這是禮法。

  江洛思讓澤期把陶裳派來的侍女叫到了車旁,然後隔著車簾開了口,“你給你們陶裳郡主傳個話,她是義國公之女,按輩分本王還得叫她一聲表姐,表弟避讓表姐沒什麼不妥的,就請她先行通過吧!”

  陶裳從侍女那聽到了江洛思所說的話,她微微皺眉,但不久又綻了笑顏,那一日她在寧梓嬋那和江洛思有過一面之緣,從那日之後她一直想找個機會再和江洛思見一次面。

  陶裳不喜這朝局之事,但是她對於蕭洛這個人卻一直很感興趣,在江洛思來這裡之前,陶裳就已經開始默默地關注起了蕭洛,對於蕭洛這個表弟她一直覺得充滿著神奇的色彩。

  這一次算是給了她一個可以接近江洛思的機會。

  陶裳先過了路口,江洛思則才繼續回府,當路過她讓澤期以周三民名義所建的酒樓時,江洛思掀開車窗簾向外看了一眼。

  這個酒樓已經為她出了不少的力,通過這個酒樓,江洛思收集到了很多消息,也掙了不少銀子,不過迄今為止,江洛思都沒有去這酒樓里坐過一次。

  澤期見江洛思掀了車窗簾,便開口詢問了一句,“殿下,要不要進去看看。”

  江洛思搖搖頭,放下了車窗簾,“不用了,走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