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上出自《皇權》開篇第一章。

  *

  春日的午後,陽光透過參差的樹葉灑在寧靜的院子前。

  一個長相質樸,穿著也樸素的十三歲小丫頭正蹲坐在門前的石墩上打瞌睡。

  她歪著頭,睡的渾然不覺,就連口水都順著下巴滴在了衣服上。

  有馬車經過巷子,飛揚的塵土撲面而去,小丫頭嗆得打了幾個噴嚏,揉著鼻子清醒了過來。她一拍腦袋:“不好。”說完,轉身就往院子裡跑。

  “姑娘,姑娘!小桃又睡過頭了!”小丫頭一臉懊惱的揪頭髮。

  被她喚為姑娘的少女,烏髮雪膚,眼眸清澈明亮。她看上去大約有十六七歲,身材窈窕,穿一身素色的春裳,正拿著紗帽往院子裡走。

  少女用清亮的聲音道:“無妨,咱們這就去鋪子吧。”

  小桃點頭:“好啊。”

  這名少女便是姜黎。

  跟在她身後的小丫頭是小桃,姜黎的新丫頭。桃秀已經嫁了人,孩子都生了,王氏便讓她一家留在梅縣老家看護老宅。

  兩個月前,姜家前來京都投奔王廣,奈何王廣在半月前突然得罪了權貴,王家一家人鋃鐺入獄,王氏為了救人,散去了姜家大半數的家財,以至於姜家人只能暫居鬧市區一間並不寬敞的院子裡。

  姜大寶和王氏每日四處奔走,打探王廣的案子,而姜家的生意,已經全部交由姜黎打理。

  姜家離開嶺南時,便已把當地的大部分田產和商鋪變賣成了銀票,一到京都,商戶出身的姜家便在最熱鬧繁華的商業街買下了幾個鋪面,用作日後的經營。

  姜黎今年已有十七,但依舊是未嫁之身。

  在嶺南時,平陰重傷醒來後,便不能再直立行走,甚至於男人的那玩意,也被打殘了,平陰從此性格大變,把所有怨懟和不滿,都發泄在了姜黎身上。

  他先是四處散播流言,惹得嶺南世族無人敢向姜家提親,至於那些清貧人家,不是王氏看不上,就是人家不願意當上門女婿。

  平家在平陰殘廢了後,就走向了頹勢,先是在朝為官的幾名族中叔伯莫名被賦閒在家,後來平陰的父親還惹惱了權貴,被打入了大獄。

  昔日顯赫嶺南一方的平氏,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敗了下去。

  平陰甚至查不出,當日害他廢了一條腿,也失去了當男人資格的兇手究竟是誰!

  只是,他怕是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姜家不願意將就姜黎的婚事,但嶺南家世好一些的男子,也礙於外面的流言,不是家中母親不同意這門婚事,便是心裡對她輕慢,而被姜黎察覺拒之門外。

  王氏無法,最後想了個撐面子的法子,就說姜黎在老家是有個訂婚的遠方親戚的,只是人家在喪期,無法拜堂成親。這些託詞,明眼人都知道怎麼回事。

  姜家無顏繼續在上清城待著,所以王廣在京都一站穩腳跟,他們一家子便投奔了過來。

  豈料,又攤上王家吃了官司,一家人都下了獄。

  王氏天天在家裡哀嚎,說她命苦,這不前兩日得了風寒,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娘,我去鋪子看看生意,你想吃什麼?女兒給您買回來。”

  床榻上,王氏額頭纏著棉布,她尚在病中,說話都沒力氣,“好女兒,娘什麼都不想吃。娘一想到你舅爺爺還在大獄裡頭,娘就什麼都吃不下了。”

  姜黎嘆口氣,給王氏蓋好了被角,抿唇道:“舅爺爺的案子,女兒也會想法子的。”

  可她一介女流之輩,能有什麼法子?

  說來也不過是安慰王氏,讓她早日病好罷了。

  王氏知道女兒是有主意的人,她把希望都寄托在姜黎的身上。病中的人便是這般脆弱,明明知是不可能之事,卻依舊抓住這一丁點的浮萍。

  姜黎又何嘗不想救舅爺爺,王廣對她那麼的好。

  可是京都藏龍臥虎,她自保尚且困難,遑論去求人,求誰呢?

  記憶里,恍惚中出現了一道少年人的身影。姜黎沉默著,粉唇又抿緊了些,那人也不知道現在身處何地,過的如何?她估算著,劇情也快要開始了,如果她真能見到他本人,她……她便去求他救人。

  姜黎離開院子,上了門口停的馬車。

  姜家的鋪子在京都有三間,分別是脂粉鋪,成衣鋪和一家糧鋪。姜家在嶺南做生意多年,人脈遍布各地,姜黎這三年來幾乎掌管了姜家在嶺南所有的生意,她手段狠辣,出其不意,短短兩個月,便讓鋪子的盈利多出一倍,鋪子裡的掌柜和夥計無不對她俯首帖耳。

  查完鋪子的帳,姜黎買了些甜糕回去。

  馬車剛進了拐子巷,就被堵住了路。原來這拐子巷位於京都最髒亂的鬧市區,因此地價還便宜些,但是這邊的便宜是相對的,京都寸土寸金,沒有銀子當真寸步難行。

  拐子巷道路狹窄,前面停著一輛馬車,後面的人便過不去了。那車比姜家的馬車華麗了不少,一見姜黎,華麗的馬車裡突然跳出一名穿著桃色衣裳的俏麗少女來。

  少女年紀比姜黎小兩歲,今年剛及笄,只見她生的小臉圓圓,有點嬰兒肥,眼睛特別靈動,讓她看上去就極為討人喜歡。

  “阿黎姐姐,你怎麼最近都不去找人家玩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