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部隊一到元山,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築城工事中。一月份的朝鮮是最冷的季節,寒風刺骨、冰天雪地,氣溫在零下二三十度,岩石土塊比敵人還要堅硬,可依然難不倒英勇的人民志願軍。

  張依一還有一個多月就到預產期,長期疲勞,加上營養跟不上,她的腿腳腫得發亮,人也容易疲憊,站一會就覺得累。

  醫院照顧她,大量減少了她的工作。駐紮在另一座山的劉恪非,每天晚上都會過來陪她一會,給她按摩腿腳,把自己偶爾分的罐頭等食物留給她補充營養。

  這天,張依一正在辦公室里整理傷員的病歷,就聽見常院長招呼大家出來,說是首長來看望大家了。

  張依一放下病歷,和幾個同事走出辦公室,站在掩體門口,迎接首長的到來。

  就見四個穿著軍大衣的幹部以及幾個警衛員邁著大步走了過來。最前面的一個幹部個子不高,眉目清秀,氣質儒雅,年紀在三十八九歲的樣子。

  和他並排走在一起的幹部,中等身材,年紀在三十六七歲左右,生了一雙劍眉,面容看起來卻很和氣。

  兩人和常院長打了招呼,張依一才知道,那個眉目清秀的幹部居然是軍長。中等身材的幹部是副軍長,因為在第五次戰役中表現突出,剛被提拔為副軍長。

  “你就是恪非的愛人小張?”軍長掃了一眼張依一的肚子,關切地說:“你這也太瘦了,肯定是營養沒跟上,是我們對你關心不夠。回去我讓後勤部的給你送點罐頭和水果來,哪怕是大家一人省一口,也不能虧著你和孩子了。”

  “謝謝首長關心!”張依一感動壞了,沒想到,軍長人這麼隨和。

  “小張同志巾幗不讓鬚眉,你可是搶救了咱們不少戰士呢,恪非計算出來的打飛機數據,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你們的孩子一定很優秀,咱們國家後繼有人了。”

  軍長讀過幾年私塾,頗有些文人氣質,說話也文縐縐的,實際卻是個有勇有謀、會打仗的指揮員,參加過著名的夜襲陽明堡和百團大戰。

  副軍長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一把花生出來,塞進張依一的棉襖口袋裡,溫和的笑道:“小張同志,別嫌少!”

  “張醫生,這可是首長省下來的。”旁邊的小警衛員笑著解釋。

  “謝謝首長!”張依一抑制不住心裡的喜悅。今天還真是個好日子,竟得到了軍長副軍長的關心,還要給她罐頭和水果吃。

  為了寶寶,現在誰給她東西吃,她都拿著。如果是朝鮮老百姓給她東西吃,她就用東西給他們換,或者是給錢。

  高興之餘又有些心酸,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她連上級分配給戰友的一點改善生活的食品都吃了,欠了戰友很大的情分。

  這時,軍長和副軍長身後的一個三十出頭的幹部笑著對常院長說到:“我們宣傳部給你們借個人,聽說小張同志英語很好,讓她教大家用英語喊話。咱們原來的英語翻譯受傷了,暫時找不到人,先辛苦小張幾天。”

  “沒問題,醫院最近沒有新傷員,工作不忙,正好我也準備給依一放假修養了。”常院長滿口答應下來。

  首長離開了野戰醫院,當天下午,就有軍後勤部的同志給她送來了七八盒罐頭,一盒奶粉,幾盒奶油餅乾,十幾個蘋果和梨子。告訴她,這是軍部領導們的定量,都省給她吃了。

  醫院給張依一放了假,讓她去下面的師團教戰士學英語。晚上,劉恪非來看她,知道了這個消息,當即就帶著她回到借住的阿媽妮家裡,和阿媽妮告辭。

  張依一告訴阿媽妮,她要和丈夫去另一座山住,過了年再回來。

  她現在住在阿媽妮家裡的防空掩體裡,阿媽妮對她非常好。阿媽妮的丈夫和兒子兒媳在田裡勞作時,被聯合國軍的飛機炸死,十七歲的孫子參加了朝鮮人民軍,家裡只有她和一個十五歲的孫女相依為命。

  阿媽妮和孫女捨不得她離開,一個勁的交代她,生孩子的時候要回來,自己會照顧她坐月子。

  張依一笑著說好,給阿媽妮和孫女留下一盒罐頭,兩包餅乾,收拾了自己的東西,跟著劉恪非回高炮團營地。

  高炮團的營地離野戰醫院三公里左右,也是在山坡了搭建了很多防空掩體,大一點的能住十幾個戰士,小點的只能住兩三個人。

  剛走了一會山路,張依一就覺得累了,兩條腿跟灌了鉛似的。

  她剛要停下來歇一會,就覺得身子忽然一輕。劉恪非攔腰將她抱起,大步流星朝前走,一隻手還拎著她的東西。

  “你放我下來,你的胳膊和手,還沒好利索呢!”張依一急得大叫,劉恪非本來就拎著她的換洗衣服和日用品,還有很重的罐頭和水果,又抱著她走山路,她真擔心他撐不住。

  “就你這體重,加上孩子也才一百來斤,也就是一個榴彈炮炮彈的重量。”劉恪非穩穩的抱著她,腳下步子也邁的仔細。

  張依一伸出手,使勁捏了捏他的臉,竟然把她比成炮彈,也太沒有情趣了。

  走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另一座山,劉恪非這才放下了她:“到了,前面就是!”

  朝鮮的山都不高,卻是連綿不斷,一座挨著一座。

  劉恪非住的防空掩體很小,裡面砌了個小冷炕,一個很小的窗戶,和一個小木門,掩體外面覆蓋著樹枝和乾草做隱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