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依一和醫院的同事們坐上運送物資的汽車,通過浮橋過江。

  在踏上朝鮮土地的那一刻,張依一震驚了。她生活在和平年代,從沒有經歷過任何苦難,更別說是殘酷的對外戰爭了。一江之隔的新義州,情況遠比在安東見到的情況惡劣得多。

  現下的朝鮮,可以用滿目瘡痍來形容,到處是炸毀的房屋,被炸斷的道路橋樑。

  進入新義州,運送物資的車隊馬不停蹄,趁著夜色駛往平壤。

  道路橋樑被毀嚴重,從新義州到平壤不過二百多公里,卡車走走停停,走了八、九個小時,天快亮了才到平壤。

  一路行駛過來,越接近平壤,情況越糟糕。整個平壤,幾乎成了一片廢墟,空氣中帶著一股難聞的味道,學醫的都能聞出來,這是烤焦的人肉味。

  車上的十六個人,除了三個男醫生和程護士長姚護士,其餘的人都是第一次上戰場,滿腔的參戰熱情,被戰戰兢兢的恐懼心理所代替。年輕的姑娘們緊緊挨在一起,拉著手互相打氣。

  “快下車隱蔽”金醫生突然大喊一聲,並率先跳下了車。

  在他的帶領下,另外兩個男醫生和司藥員小孫也緊跟著下了車,四個男同志在車下接應女同事。等所有的人下了車,金醫生帶著大家四散朝附近的溝里躲。

  那邊,司機們也跳下了車,有躲進溝里的,也有躲在大樹下的。

  飛機越來越近了,仿佛就在頭頂上嗡嗡的盤旋著。張依一趴在壕溝里,拼命抱著頭一動不敢動,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爸爸,媽媽,還有江爸爸,你們一定要保佑我”

  張依一正念叨著,耳邊就聽見震耳欲聾的一聲響,炸彈在他們的不遠處爆炸了。

  爆炸掀起了滾滾煙塵,無數泥土硬塊到處亂飛砸了下來。張依一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好像什麼都聽不到了,。

  好在有驚無險,不光人沒事,幾輛運送物資的卡車因為被喬裝過,也躲過了一劫。劫後餘生的姑娘們,緊緊抱在了一起。

  她們是柔弱的姑娘,更是解放軍戰士,戰爭能讓一個戰士迅速成長。這是她們第一次面臨生與死的洗禮,有了這一次,她們再也不害怕了。

  道路被炸毀了,車隊只能停下來,司機讓大家原地休息。

  大家不敢上車,依舊躲在壕溝里。朝鮮二月底的天氣還很冷,到了晚上氣溫還在零下。一群人躲在溝里,凍得渾身發抖。

  好在天很快就亮了,有穿著朝鮮傳統服飾的婦女扛著鐵鍬來修路。

  看到他們這些人,婦女們顯得很親近,許是看張依一長得瘦小,加上她皮膚白,看起來柔弱。其中一個四五十歲的婦女從懷裡摸出一個用油紙包著的雜米飯糰,遞給了她“啊嘎西,摸果”

  “阿媽妮,考嘛思密達”張依一連忙將飯糰推給了她。飽受戰爭摧殘的朝鮮老百姓,這個飯糰很可能就是她一天的飯食,這個飯糰要是給了她,那個阿媽妮怕是要挨餓了。

  阿媽妮非要把飯糰給張依一,張依一堅決不要,兩人推來推去。最後,阿媽妮將飯糰收好塞進懷裡,跟著其他的阿媽妮一起修葺被美軍炸毀的道路。

  “依一,你居然會說朝鮮話”崔玉婉驚訝的說。

  “就會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張依一笑了笑。

  她的大學同學裡有一個韓國女留學生,兩人處的不錯,韓國同學教了她一些日常用語。沒想到,居然派上了用場。

  這些朝鮮婦女幹活非常麻利,修路也很有經驗,十個人鏟土的鏟土,搬石頭的搬石頭,很快就將炸毀的道路修好了。

  和朝鮮阿媽妮告別,車隊繼續行進,奔向下一個目的地。

  第77章

  越是往南,空襲就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車隊只能白天隱蔽,夜晚趕路。

  沿途都是被炸毀的道路,在夜行軍中,隨處可見婦女、老大爺、老大娘們自發的出現在公路上,他們用頭頂、用背架背石頭填彈坑、搶修公路,保證運輸線的暢通。

  車隊在敵機的轟炸下走走停停,遇到敵機空襲就跳下車躲進壕溝或大樹下。

  兩天後,車隊在一個叫金川的地方停下來,十二軍野戰醫院到了。醫院遭遇過一次空襲,醫務人員傷亡很大,十六個人來的非常及時。

  野戰醫院設在幾個相連的防空洞裡,醫院醫療設備非常簡陋,醫生點著汽燈做手術。

  為了迷惑敵人,防空洞外面是普通的民房,有房屋,有院子。平時,大家在院子裡活動,炊事班就在院子裡做飯。一但防空槍聲想起,大家就迅速的躲進防空洞裡。

  野戰醫院的常院長對新同事的到來非常高興,醫生護士不夠用,很多醫生護士幾乎都是連軸轉。

  張依一和戰友們來不及修整,就投入了工作中。大家都是一職多用,護士除了護理傷員,還要給傷員洗衣服、洗繃帶,醫生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做護士的工作,化驗員和司藥員甚至還擔任炊事員的工作。

  算上新來的十六個人,野戰醫院目前有三四十個醫務人員,加上大量的傷員,軍里專門給野戰醫院配備了幾個炊事人員。

  “同志們,上級為了照顧咱們醫院,炊事員今天中午給大家準備了高粱米飯,豬肉燉粉條,大家敞開了吃。”常院長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