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籌劃聯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家中已然很晚,連晚飯也沒有吃,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母親以為我累著了,便過來探望。

  我勸她回房早點休息,她卻坐在我的床頭,說起了話。

  「今天你三叔來了,說想給你說一門親事。你可想聽聽?」

  母親雖然是問詢的語氣,我卻知道沒有理由不聽。她這麼急切的想告訴我,一定是覺得還可以考慮。如果我說不想聽,自然讓她多心,認為我有什麼心事。

  我便說,「說吧,只要三叔說的人不是元家的少爺就行」。

  母親笑了笑,道,「你就這麼討厭元存勖?」

  我沒有提白日在方家的事,只是說,「第一次看到他就不喜歡。註定了的。」

  母親言歸正傳,徐徐說來。原來三叔說的是祁縣渠家的獨子,叫做渠紹祖的,年紀和我相仿。他家是山西有名的財神,與祁縣喬氏齊名,主營匯兌、當鋪之業,以前處於家業的高峰時,在全國各地開了百十來家商號,與三晉的富商巨賈均有密切的生意往來。現在雖然票號生意不濟,但當鋪的買賣還好。畢竟,無論仗打到哪裡,總會有人當東西的。

  渠家老爺和三叔因為同在縣裡的私塾讀過書,又同一年考上了秀才,所以交情很好。渠老爺和他的夫人連生了四個女兒,才得了這麼一個獨子,因此視若珍寶,愛惜得很。

  「這樣的人家,選兒媳也定然是千挑百選。」

  我聽完母親的話,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聽說那孩子人還不錯,只是柔弱了些,斯斯文文的。」

  「他現在做什麼?」

  「聽你三叔說,前些年念了幾年書,現在和他父親做生意。他們家也搬來了上海,如果你考慮好的話,亦不妨找個時間見一見?」

  我趴在枕上,眯著眼睛,想了又想。想不出來,便扔給母親。

  「媽,你怎麼看?你可希望我早點嫁出去?」

  「媽自然不會勉強你。不過你也為自己想一想。像咱們這樣的人家,固然不缺錢財,可是要想遇上一個門當戶對、又肯對你好的,實在不容易。」

  「為什麼一定要門當戶對?難道我的嫁妝不夠我活一輩子嗎?」

  「孩子,媽說的『門當戶對』,不是單指錢財方面,而是兩個家庭的觀念、視野、習慣,諸如此類。大家有大家的風範,小戶有小戶的規矩,是不一樣的。」

  「媽,你說的這些,我懂。其實七年前你和父親這麼說的時候,我也明白。當我看到方文氏勤勤儉儉、辛辛苦苦的時候,就更加明白。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換了我,也許我幫不了方雲笙,也照顧不了整個家。」

  「槿初,你爸爸臨走之前,其實說過,你是個聰明的女孩子,你的睿智可以用在學問上,用在生意上,而不是用在打理日常瑣碎上。所以,你生在一個大家,嫁入一個大家,是最好不過的。」

  「父親很了解我。」我埋下頭。

  父親的影像於我已經十分遙遠——父親是慈愛的,他對少年的我予以諄諄教誨的情景,我永生難忘。然而父親也是*的,當年鐵青著臉命令我不能嫁給方雲笙時的情景,我亦是永生難忘。

  「這個事大哥知道麼,他怎麼說?」

  「你大哥說,願不願意都隨你。不過渠家的少爺是獨子,總歸不用受分家的爭執,這得省多少心。像你父親、你大哥,為著家裡這幾個兄弟,真是操碎了神——」

  想到二叔分了王家的家產後,卻帶著子子孫孫跟著女兒投靠了元家,對大哥誠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如果父親在世,一定也會被氣昏的。不在於二叔的那一星半點的股份、錢財,而是這種通力合作的傳統的家族契約,被他一個人攪得搖搖欲墜。

  我蒙上被子,說,「等哪天三叔過來的時候再說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