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水稻的雜交確實是麻煩,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太多,又有太多的巧合性,即使秦春沛指明了方向,一度參與這個項目的人也灰心喪氣的想要放棄。

  只是有秦春沛逼著催著,這個項目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在秦瑾瑜磕磕碰碰的能把三字經背下來的時候,水稻的研究終於有了成果。

  這一日,秦春沛竭力邀請了皇帝一塊兒去看農莊,大大小小的幾個莊子被串聯在一起,分成幾大塊成了試驗田,其中有按照如今老百姓最常用的方法栽種的,也有他們精心培育,經過了五年優化才栽種的。

  即使是外行人,一路走來一路對比,也能發現後者的好處,遠遠看去這片地方稻子的穗都比隔壁的大一倍,甚至有一部分硬生生比旁邊的稻子高上一寸。

  趙文睿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自然知道畝產量對百姓們的重要性,還未上位的時候他曾在民間走動,上輩子更是看了各地的上報許多年。

  在他的記憶之中,畝產量能夠達到三百到四百斤,已經是大豐收之年了,通常若是遇到災年,老百姓能把春天種下去的種子收起來就不錯了。

  但是現在,秦春沛卻告訴他,這些稻田裡頭最好的能夠做到畝產一千斤,最差的也能產糧六百斤,是原先的兩至三倍!

  這帶給皇帝的不只是欣喜還有震驚,皇帝看著秦春沛,心中是無限的感慨。

  難道最適合秦春沛的地方不是戰場,而是工部嗎,上輩子他父親登基之後,十分忌憚這位三次造反的猛將,對他萬分提防,一度甚至想要殺了他!

  那樣的情況下,秦春沛別說進工部做事兒了,在大將軍的位置上都待得不□□穩,沒過多久,他就帶著幾人徹底消失了,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趙文睿看著秦春沛,心中暗暗想著莫不是上輩子他們錯過了讓大周強盛起來最關鍵的人物?即使是他,這輩子啟用秦春沛的時候,其實也是更把他當做武將的。

  迎著皇帝奇怪的眼神,秦春沛幾乎要以為這傢伙是不是對自己有意思了,不然為什麼要用這麼苦大仇深又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自己呢?

  最後,皇帝深深的嘆了口氣,伸手拍了拍秦春沛的肩膀,笑著說道:“阿沛啊,你不愧是國之棟樑,有你在,是大周的福分。”

  秦春沛哪裡敢擔著這話,連忙說道:“大周的福分是有陛下在,若不是陛下的話,吾等下臣哪有施展的餘地,怕不是早早的歸隱田園了。”

  趙文睿一琢磨覺得這話也很對,頓時對自己的英明神武也佩服起來,可不是嗎,上輩子沒有他的支持,秦春沛為了全家安危不得不退隱田園。

  雖說如此,田地增產也是大事兒,皇帝還是說道:“若是此事能夠普及,朕給你記一個首功,到時候想要什麼賞賜儘管說來。”

  秦春沛笑了笑,卻說道:“微臣不過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倒是這幾位老農跟著微臣忙活了幾年,從白天到黑夜,一年到頭也沒有個歇息的時候,微臣懇請陛下給他們一個恩賜。”

  聽見這話的時候,那幾個老農已經激動的跪了下來,一個個都說不出話來。

  皇帝哈哈一笑,指了指秦春沛說道:“你啊,還是老樣子,放心吧,朕不會虧待了有功之臣,你也不要謙虛,此次你當居功。”

  史記:

  裕國公秦春沛力主田政,時五年,終得果,增產無數,上喜,乃賜之。

  第九十八章番外 託孤

  慶帝登基三年, 乃改大周為大明, 從此周家天下改朝換代, 坐著位置的人雖然還姓周, 卻再也沒有人將兩個朝代混為一談。

  大明□□在位十三年, 知人善任、仁厚節儉、內政修明,休息養民, 使得大明朝國泰民安,睦鄰安邊, 開拓大明, 八方來賀。

  就連未來的明□□也不會料到自己居然會英年早逝,在身體出狀況的時候, 趙文睿只以為是一次簡單的風寒, 卻不料即使有太醫的精心照顧,他的身體卻一日日虛弱起來。

  難道他註定只有這麼長的性命?趙文睿忍不住這麼想著,上輩子他殫精竭力, 熬死了父親,弄死了幾個兄弟上位,卻不料在皇位上只坐了短短五年就過世了。

  這輩子明明他發家更早,也沒有了趙家那一攤子的糟心事兒, 甚至十分注意自己的身體, 為何卻還是在這一年生了病, 明明只是風寒, 卻一日日虛弱起來。

  等太醫暗示他時日無多的時候, 趙文睿強硬了一輩子也只能認命, 相比起上輩子來,他這輩子至少活的痛快,想要做的,他已經全部都做到了。

  只是看著身邊尚且年幼的太子,趙文睿心中說不出的擔心,大明才剛剛安定下來,可以想像若是太子無能,朝廷又會經歷一段怎麼樣的歲月。

  這幾日的功夫,他把自己能教的,能說的,兩輩子的經驗都恨不得一塊兒灌輸給兒子,聽不懂就暫且記下來,記不住就用筆寫下來。

  該交代的他都交代了,太子眼睛紅彤彤的,抱著皇帝的手臂不放開:“父皇,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兒子還等著您來教我。”

  皇帝卻知道自己的身體,拍了拍他的手,搖頭說道:“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現在你去把裕國公叫進來吧,朕有事情要囑咐他。”

  太子握著皇帝的手微微收緊,他與裕國公還算熟悉,畢竟一個是皇帝最終是的太子,一個是皇帝最信賴的官員,兩人打過不少交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