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師只是署個名而已,她是她的學生,這不是天經地義的麽?明和大學都是這麼做的,怎麼到她這裡就不行了?這個駱雪還真的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

  駱雪翻譯的那本科普書,已經成為了最近一段時間裡面最熱的書籍了,但凡談起這最近的著作,就不得不提起這本書了,在報紙上、雜誌上,這本書的書評和解讀數量可不少。

  本身這本書的原文就是一部十分有名的德語科普著作,作者是一位十分厲害的德國生物學家。這本書若是在德國留學過的人都十分了解。裡面不光是涉及到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還洋溢著崇尚自然自由的氣息,駱雪的翻譯大部分保留了原作者的風格風貌,能夠很直觀地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遞的那種價值觀。

  也正是因為這種特質,這本書不光是引起了不少的支持學習外國科技的人重視,對於那些社會活動家、活躍的批判家們來說,也讓他們的視線轉移到了這本書上面來。甚至於,還有幾位影響力頗大的大學者也對這本書讚不絕口。

  這本小小的著作,隱藏著的能量超過了人們的想像,當然了,此刻還沒有徹底發酵,但是人們已經充分地重視了起來。

  對於它的生物學內容,留洋回來的幾位權威一致地不遺餘力地褒獎了它的深入淺出和全面性、基礎性,從各個方面都是一部優秀的科普讀物,同時還高度表揚了那位翻譯的譯者,他們沒有發現一處的錯誤,不少的表達也十分地地道,而且這本書上面加上的譯註可以說是一個亮點,這大大地擴大了這本書的受眾降低了門檻,他們也覺得,這本書的確是一部值得大家重視的作品。

  這本書的大火,也讓駱雪這個翻譯進入了大家的視線當中,來信的數量多了一倍。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位年長的學者,寫信過來的內容都是詢問一些專業知識的。不過駱雪有時間的,都一一解答了,國內的生物學發展還是初步階段,問的問題對於駱雪來說都還挺簡單的。

  不過,宋先生有意將駱雪推出去成為他們的王牌翻譯,所以在新的一期的《啟智報》上面,對駱雪進行了一期的訪談。

  這個時期的訪談問題也不是很多元,大部分是問問駱雪翻譯工作的事情,其次便是對譯者本身的一些問題。

  新的一期的《啟智報》第一版就是這個醒目的訪談。

  駱雪的小同桌同桌小圓臉,不巧她爸也是《啟智報》的忠實讀者,對這個譯者也是有所耳聞的。

  只是當他看到“就讀於明和中學堂,只是因為翻譯工作的問題,不能夠經常去學校……”

  小圓臉爸爸看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了——他女兒最近不是老是和他吹她的新同桌多麼多麼厲害,還說她同桌是個翻譯,他還以為這是女兒在吹牛呢,結果竟然還真的是的……

  小圓臉回去之後,他爸爸就把這報紙拿給了小圓臉,“你那同桌還真的挺厲害的,爸爸都沒有想到你們學校真的是臥虎藏龍啊,我看報紙上還說她不光翻譯了兩本書,還在聞人家當翻譯,實在是年少有為,小園啊,你多學學人家……”

  小圓臉一愣,接過了《啟智報》之後,才是真的懵逼了,她可是知道自己的同桌厲害,但是也沒有想到,最近老師三句不離的書籍,竟然是她同桌翻譯的……

  小圓臉一臉驕傲,回了學校之後,直接高高興興地將《啟智報》拿去了學校裡面了。同學們都還以為小圓臉在吹牛呢,看了那報紙之後才知道,原來當初他們打趣駱雪就是翻譯《格林童話》的譯者,人家還真的是啊!這下子同學間裡面全部都炸開了鍋兒,對於駱雪又是羨慕又是敬佩,整個兒好幾天都在說這個。

  沈嘉夢自然也看到了那個報紙,上課的時候,輕飄飄地提了幾句,誇獎了駱雪,又笑著告訴大家,她之所以之前總是喜歡提問駱雪,就是因為駱雪的翻譯工作需要,所以才單獨開小灶的。

  大家才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原來沈老師早就知道了呀。

  下了課了大家還湊在一起討論這個呢,一個和沈老師關係挺好的同學將那本書拿了出來,擺在了桌子上小聲道,“駱雪沒有把沈老師放在顧問老師那一欄吧?可是明明沈老師對她最好了,每天都給她開小灶,我倒是沒有看到她去找別的老師呀……”

  “嗨,你也不看看,這封面上面的人,全部都是明和大學的教授呢,咱們老師只是一個中學老師,放上去多沒有面兒呀……”

  “這也太過分了吧,沈老師明明對她那麼好,可不就是忘恩負義麽……”

  ……

  ……

  小圓臉越聽越不對勁,正想要反駁呢,就上課了,只好將自己的話吞回了肚子裡面。

  下一節課,沈嘉夢果然說了,要大家不要太過於功利了,做人呢,最重要的還是品行和德行,要知恩圖報,也要謙遜,大家都心有靈犀地對視一眼,可不這就是說的是駱雪呢。

  小圓臉氣成了包子臉,下課了就噔噔噔跑去打車去了聞人家找駱雪了。

  駱雪正地吃著糖糰子呢,聽著她激憤地描述著,給小圓臉也塞了一個,“她真的真的這麼說了?”

  小圓臉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