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三年彈指而過。

  七皇子已經到了及冠之年,他的母妃不在,皇帝便替他挑了一個端莊大方的禮部尚書的千金為妃,加冠之後便封他為晉王,封地遠在濟陽,皇帝以那晉王早年失散為由,將那晉王留在了洛陽。

  早在一年前,皇帝就開始讓七皇子做事了,先是一些跑腿的活計,時間久了,便換上了些個不錯的差事,早就能夠獨當一面了,這差事辦得好,皇帝也越發欣賞這七皇子起來。

  封了晉王之後更是撥了北兵府的一支軍隊與他,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要培養他,本來都歇了心思的人都蠢蠢欲動起來,讓太子本來穩如磐石的地位隱隱有些動搖了起來。

  太子也沒有想到,當初看著憨憨厚厚老老實實的七弟,這麼三年的時間裡面竟然不聲不響地長成了一個不小的威脅,偏生那晉王已經成了氣候,又是一副老老實實的樣子,讓他想要找把柄都找不到。

  駱雪讓七皇子韜光養晦,但是沒有說過讓他當縮頭烏龜,要發展自己的勢力,做得再隱蔽也不可能完全無聲無息。太子本就疑心病重,便是七皇子再低調也不可能放過他,於是那七皇子年紀大了,不再被處處牽制之後,鋒芒便露出了些許。

  不過半年時間,兩方交鋒已經好幾個回合了。然而太子隨著年紀的增大,手中的權柄擴大,卻越發囂張了起來,要不是有那皇后的約束,指不定已經成了什麼地步,但是太子也不是愚蠢之輩,他做得事情還算是有些分寸的,一時也叫人抓不到把柄。

  晉王只是步步退讓,然而皇帝卻越發維護起這晉王。

  太子是看不上這晉王步步推讓的窩囊廢的樣子,心中對著七弟雖然有忌憚,更多的卻是不屑,覺得此人便是有些勢力,也是一個沒有王者之風的廢物,三番五次想要讓這晉王忍無可忍,露出那狐狸尾巴來,然而都失敗了,但是太子並沒有放棄,他堅信這人不過是藏著掩著那狼子野心,實際上已經對他的位置覬覦不已。

  但是在皇帝眼中,這晉王日後是替太子守住那疆域的大將,而那太子是日後天子,這未來的太子對臣子如此步步緊逼,實在是顯得非常沒有容人之量,讓皇帝對於太子便有了些不滿意起來。

  然而這封王的□□,卻是那匈奴使者被殺之事。

  這月,匈奴可汗派使者前來商談迎娶公主之事,然而那使者的態度傲慢,言語中多抬高那可汗貶低中原的意思,讓隨行的漢人官員都非常憤怒,末了,便指名道姓要那太子的親妹妹襄陽公主,太子勃然大怒,七皇子再三勸阻,卻被太子直接揮開,直接抽刀將那無禮的使者斬於馬下。

  太子因為這一次將那羞辱了公主,羞辱了中原的使者斬於馬下的事情得到了一片的誇讚。反而是之前隨同一起,但是一力阻止的七皇子罵名頗多。

  畢竟太子將那使者之話傳得整個洛陽都是的,但凡有些血氣都受不了這樣的羞辱,紛紛稱讚太子有王者之風,反而越發對那懦弱的七皇子瞧不起起來。

  七皇子心中憋屈不已,去找自己的師父,然而師父卻大笑了起來,只讓他等著便是。

  駱雪沒有想到那太子竟然如此沉不住起來,然而想到他日後的劣跡斑斑便釋然了——生性暴躁殘虐之輩,心狠有餘,耐心不足,是他致命的缺點。

  果不其然,這來使被斬於馬下之事,引得匈奴可汗大怒,連連修書三封皆是指責。

  這件事情,雖然是匈奴使者的錯誤,但兩軍交接不斬來使,這是壞了規矩,相當於當面打了匈奴可汗的臉,怕是要激怒匈奴可汗了。

  果不然,皇帝大怒,但是到底是念在他是太子的份上,沒有削他的面子處罰他,但是還是將那處事穩重多了的七皇子直接封了晉王。

  朝野上不少人都非常震驚,這七皇子封王,便是那皇帝的警告,可見是動了真怒了,那得意洋洋的□□才終於消停了下來,太子也終於收起了自己的鋒芒,低調了起來。

  一夜之間風向大變,那些誇讚太子有王者之風的人又改口稱讚那新封的晉王是深明大義,有穩重的大將之風了。

  七皇子也被師父上了一課——這朝堂之上牆頭草處處都是,輿論是最沒用的東西,這是生是死,是興是衰,還是要全憑那高高在上之人的心意決定。

  七皇子忍不住越發嘆服起了自己的師父,但是再去拜訪的時候,師父卻直接道,這事還沒有完,怕是他要收拾收拾上戰場了,七皇子微微一思索便明白是怎麼回事,驚訝過後,便馬上去訓練他手下的親衛,為那戰事做準備了。

  果然,沒過多久,那邊關便傳來了消息,原來是匈奴的大可汗被激怒之後,立馬開始做戰備,直接下了戰書,不日便要與中原開戰。

  皇帝震怒,誰成想竟然在這個關頭氣得一病不起,然而在病中也不忘記下旨將那太子關在東宮裡面禁足,在宮中大罵這孽子,這一病便是十多天才好。

  朝廷裡面吵了三天,終於派出了那陳威武將軍前去帶兵,此人手下具是精銳,然卻是太子一黨,皇帝為了慎重起見,便將晉王點為了監軍,帶著一批親衛,朝那北邊邊境出發。

  然而在這約定的日子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匈奴便奇襲,一夜間奪了漠河七鎮,消息傳回洛陽的時候,那匈奴人已經直取關口,南下之勢勢如破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