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可以說在交通方面,閩靈縣這邊已經領先於全華國了,就算是帝都那邊,目前也沒有完成從帝都到帝都周圍村鎮之間的公路建設,只是完成了主幹道之間的公路建設。
這麼迅速,當然不是靠人力就能夠辦到的,王鑫特地把港島那邊所有公路建設的先進儀器,包括先進技術,全部都帶了過來。
正是因為有那些機械幫忙,再加上閩靈縣本身面積的確也不算特別大,所以才能夠在兩年時間裡完成了閩靈縣全體交通幹道的建設。
除了公路,整個縣城包括鎮子上面也全部進行了重新建設,就是類似於拆遷那一套。
把他們的房子拆了,回頭再還給他們一套看著更漂亮些,面積更大點的房子。
這是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的。
這時候百姓還相對樸素,所以也沒有像後來那樣為了多要錢什麼的,做釘子戶之類的。
大家都覺得拆了房子,給了暫時居住補貼和裝修補貼之後,還重新給起一套更大點的房子,是一件相當划算的事。
特別是有些人家,就是原來房子只有十來平方,家裡卻住了七八口,八九口人的那些人家,更是寧願自己多貼些錢,也希望換一套面積更大點的房子。
因為大多數人都配合,所以整個閩靈縣的縣城改造,包括城鎮改造的都相當的順利。
甚至從周邊的縣城當中調了相當多的人手過來一起幫忙,也正是因為有周邊縣城得人手幫忙,才能夠在兩年的時間裡面完成整個閩靈縣的改造。
還有像什麼路燈呀,公園以及公園裡面該有的健身設備啊,住宅區裡面的健身設備啊,住宅區裡面的綠化土地啊等等,這些王鑫全部都給一次性配備齊了。
可以說,兩年後的閩靈縣和兩年前的閩靈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兩年前的閩靈縣可以稱之為七十年代的舊鄉鎮,但是兩年後的閩靈縣,已經可以稱之為一個標準的現代化城市了。
當然了,肯定是比不上未來的北上廣那些大城市的,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已經是屬於領頭羊了。
跟帝都比起來,除了一些大型的標誌性的建築,比如說沒有故宮大會堂之類的,其他的也差不到哪裡去,甚至在建築的模樣上面,比現在的帝都還要略勝一籌。
更有現代感。
☆、第一百八十一章:教育
閩靈縣
卞隆街道
縣政府大樓邊上的通天集團大樓三十六層。
出於迷信,呸,不是,出于吉利的原因,王鑫建的樓基本都是三的倍數,也就是說,最低是三層起建。
再加上王鑫本身喜歡九、十二和三十六之類的數字,所以他建造的樓基本也就是這麼高的樣子。
像港島那邊的通天集團總部大廈是八十一層高,算是九九之極的數字。
閩靈縣這邊之所以只建了三十六層,主要還是有點趕時間,再加上這個樓也不一定能用多少年,大不了以後重建一個就是了。
所以,就訂了三十六層。
雖然這麼高,肯定是比不上國外的一些高樓大廈的,但是在華國這邊,特別是在閩靈縣這邊,已經算是最高的高樓了。
王鑫正和李縣長兩個人,站在高樓的玻璃牆邊上,眺望周圍的建築群。
至於為什麼是李縣長,那是因為黃縣長大半年前就因為這邊政績的原因,升遷成為市長了。
不過因為他捨不得王鑫帶來的好處,所以依舊還死賴在這邊,做這邊市裡的市長,而不願意往更靠近中央的地方去。
就是這個李縣長,那當時也是搶破腦袋,好不容易才能到這邊來上任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來這邊政績那就相當於白撿呀。
當然了,除了這邊比較受那些當官的人歡迎之外,先前王鑫派出去的那些業務員所在的城市也相當的受歡迎。
只不過因為王鑫派出的那些業務員所在的城市,基本都是華國這邊的大城市,本身高官位置就有很多人爭搶,絕大多數人也搶不過那些在中央有更深背景的人。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搶閩靈縣這邊的縣長位置。
“李縣長,聽說上面已經正式開始招商引資了,也正式開始改革開放了是吧?
看來,我這以後就沒那麼吸引人了!”
王鑫看著玻璃牆外面大變樣的家鄉,說話間還帶著那麼點如釋重負的感覺。
被一群人當肥肉爭搶的感覺可不是那麼好的,如今又多了引進肥肉的機會,他這塊最大的肥肉當然感覺也舒服些。
“王先生千萬不要妄自菲薄,那招商引資現在還是沒影的事兒呢!
而且據我們估計啊,短時間應該也找不來什麼大的投資,能有一些小工廠進來投資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至少得三五年後,第一批投資的人見到了些成效之後,見到了些收益之後,才有可能增多投資的人群。
所以呀,短時間您這還真是個香餑餑,我這也是好不容易靠家裡關係才搶來這個位子!
還希望咱們能夠繼續跟黃縣長一樣,一起通力合作,把咱們縣變得更好!”
李縣長也不是第一天當官,表面上的奉承話,大家互相抬轎子什麼的還是很清楚的。
“既然李縣長這麼說,那我也就不跟你繞彎子了,基礎建設這邊目前已經沒什麼再發展的前途了,無非就是路建得更寬些,房子建得更高些。
這麼迅速,當然不是靠人力就能夠辦到的,王鑫特地把港島那邊所有公路建設的先進儀器,包括先進技術,全部都帶了過來。
正是因為有那些機械幫忙,再加上閩靈縣本身面積的確也不算特別大,所以才能夠在兩年時間裡完成了閩靈縣全體交通幹道的建設。
除了公路,整個縣城包括鎮子上面也全部進行了重新建設,就是類似於拆遷那一套。
把他們的房子拆了,回頭再還給他們一套看著更漂亮些,面積更大點的房子。
這是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的。
這時候百姓還相對樸素,所以也沒有像後來那樣為了多要錢什麼的,做釘子戶之類的。
大家都覺得拆了房子,給了暫時居住補貼和裝修補貼之後,還重新給起一套更大點的房子,是一件相當划算的事。
特別是有些人家,就是原來房子只有十來平方,家裡卻住了七八口,八九口人的那些人家,更是寧願自己多貼些錢,也希望換一套面積更大點的房子。
因為大多數人都配合,所以整個閩靈縣的縣城改造,包括城鎮改造的都相當的順利。
甚至從周邊的縣城當中調了相當多的人手過來一起幫忙,也正是因為有周邊縣城得人手幫忙,才能夠在兩年的時間裡面完成整個閩靈縣的改造。
還有像什麼路燈呀,公園以及公園裡面該有的健身設備啊,住宅區裡面的健身設備啊,住宅區裡面的綠化土地啊等等,這些王鑫全部都給一次性配備齊了。
可以說,兩年後的閩靈縣和兩年前的閩靈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兩年前的閩靈縣可以稱之為七十年代的舊鄉鎮,但是兩年後的閩靈縣,已經可以稱之為一個標準的現代化城市了。
當然了,肯定是比不上未來的北上廣那些大城市的,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已經是屬於領頭羊了。
跟帝都比起來,除了一些大型的標誌性的建築,比如說沒有故宮大會堂之類的,其他的也差不到哪裡去,甚至在建築的模樣上面,比現在的帝都還要略勝一籌。
更有現代感。
☆、第一百八十一章:教育
閩靈縣
卞隆街道
縣政府大樓邊上的通天集團大樓三十六層。
出於迷信,呸,不是,出于吉利的原因,王鑫建的樓基本都是三的倍數,也就是說,最低是三層起建。
再加上王鑫本身喜歡九、十二和三十六之類的數字,所以他建造的樓基本也就是這麼高的樣子。
像港島那邊的通天集團總部大廈是八十一層高,算是九九之極的數字。
閩靈縣這邊之所以只建了三十六層,主要還是有點趕時間,再加上這個樓也不一定能用多少年,大不了以後重建一個就是了。
所以,就訂了三十六層。
雖然這麼高,肯定是比不上國外的一些高樓大廈的,但是在華國這邊,特別是在閩靈縣這邊,已經算是最高的高樓了。
王鑫正和李縣長兩個人,站在高樓的玻璃牆邊上,眺望周圍的建築群。
至於為什麼是李縣長,那是因為黃縣長大半年前就因為這邊政績的原因,升遷成為市長了。
不過因為他捨不得王鑫帶來的好處,所以依舊還死賴在這邊,做這邊市裡的市長,而不願意往更靠近中央的地方去。
就是這個李縣長,那當時也是搶破腦袋,好不容易才能到這邊來上任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來這邊政績那就相當於白撿呀。
當然了,除了這邊比較受那些當官的人歡迎之外,先前王鑫派出去的那些業務員所在的城市也相當的受歡迎。
只不過因為王鑫派出的那些業務員所在的城市,基本都是華國這邊的大城市,本身高官位置就有很多人爭搶,絕大多數人也搶不過那些在中央有更深背景的人。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搶閩靈縣這邊的縣長位置。
“李縣長,聽說上面已經正式開始招商引資了,也正式開始改革開放了是吧?
看來,我這以後就沒那麼吸引人了!”
王鑫看著玻璃牆外面大變樣的家鄉,說話間還帶著那麼點如釋重負的感覺。
被一群人當肥肉爭搶的感覺可不是那麼好的,如今又多了引進肥肉的機會,他這塊最大的肥肉當然感覺也舒服些。
“王先生千萬不要妄自菲薄,那招商引資現在還是沒影的事兒呢!
而且據我們估計啊,短時間應該也找不來什麼大的投資,能有一些小工廠進來投資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至少得三五年後,第一批投資的人見到了些成效之後,見到了些收益之後,才有可能增多投資的人群。
所以呀,短時間您這還真是個香餑餑,我這也是好不容易靠家裡關係才搶來這個位子!
還希望咱們能夠繼續跟黃縣長一樣,一起通力合作,把咱們縣變得更好!”
李縣長也不是第一天當官,表面上的奉承話,大家互相抬轎子什麼的還是很清楚的。
“既然李縣長這麼說,那我也就不跟你繞彎子了,基礎建設這邊目前已經沒什麼再發展的前途了,無非就是路建得更寬些,房子建得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