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最近行事一切順利,其餘諸般算計為時過早,自己閉出府中日復一日練習,天熱暑重也覺枯燥。

  這場宴會前世便有,當時聲名狼藉的自己可沒這容幸得到這位自來勢利的姨母的請貼,也沒聽說宴上鬧出什麼風波,一切平安無事。

  當年的自己為收到貼子的事氣哭過,花姑姑為了安慰自己,才把這位長公主種種事跡講述出來算作安撫。對於宮中出身的花姑姑,這妄議主子也真是為難她了。

  第二年的桃花宴時,東平府世子嫡長女韓如玉在宴上出示長卷《水榭宴樂圖》據說便是取景於此次宴會,歷時半年精心繪就,那雖顯稚嫩的筆觸,被贊為得出幾分吳帶遺風。與吏部孫尚書家嫡次女孫尚芳的簪花小篆抄寫詩經三百長卷,翰林院學士家嫡六女謝雅清以墨線繡繪山水詩文圖並列,讓當時與會貴夫人難分高下,若非顧輕塵一曲《廣陵散》技精四座,當年桃花宴上誰撥頭籌還是未知。

  自己記憶無錯,清寧長公主的嫡次女嫁給東平候府世子,此次宴會他們的嫡長女韓如玉此次宴請想必不會缺席,在此宴後以此景作畫,一顯畫技,二來勾起座中諸位貴夫人對夏日歡宴的美好回憶,算得費盡心思。

  如今自己也想藉機會會這位,若是合適,成全這位明年桃花宴上揚名,之後這和親事順理成章落到這位頭上去,也解了自己兩難之局。

  等得打聽到些次宴請名單,除了多出的自己,其它諸事與記記沒什麼差別,長公主的京郊別院宴會又不是龍譚虎穴,不過短短一日,只要自己行事謹慎,想來應是平安無事。

  第67章 第二十一章

  避暑的莊子自不會建在洛京城中,而是修在離京十里外的玄武湖與驪山之間,依山傍水名曰水榭是人工挖出巨大的湖泊,當年修建時地基全由是金磚(注一)鋪底,澆築八百八十根銅柱作為支撐,之上再懸空錯有致搭建了亭台樓閣以懸空廊橋連通,兩條水渠一條引來驪山泉水,一條把水榭里的水引向玄武湖去。

  整座山莊懸空建在湖水之上,水道湖面遍植蓮花,盛夏時節白蓮似玉,紅蓮如火,點點粉紅迎風搖曳的碧葉之中,加上山間清泉帶來的絲絲涼意,自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這樣浩大工程是前代未帝窮奢極欲大興土木時建造,戰亂之中上層木質建築被全數燒毀,可湖泊銅柱水渠完大多無損,新朝修復起來比前朝初建時容易許多。

  當年清遠公主尚寧遠候二公子何清源為駙馬時,向先帝求了這座水榭當作陪嫁,聖上欣然應允,引得帝都勛貴們紛紛目光投向秦王身上,一母同胞的妹妹都深得聖心,這位聖眷還能差到哪去。

  諸王之亂一開始,秦王便被幾位皇子聯手算計死得最早。打掉這位出頭鳥,諸皇子內亂一發不可收拾,倒讓如今聖上撿了漏子。

  山莊名曰蓮台水榭,蓮台尚在水榭之前,自不是僅有尋常蓮花可觀,莊內獨有一種異植,其葉直徑大多超過三尺且常年碧綠,葉子邊緣上翹,腰粗體壯的婦人與五大三粗的男子或難承其重,幼童與身材纖細的少男少女皆可獨自站立其中,傳聞是觀音坐下蓮台遺種流落凡塵,如今此蓮亦逢花期,清遠長公主發貼邀請眾人觀賞,也是自己前世無緣一見的景觀。

  此次宴請亦分了男女,何駙馬性好附庸風雅,相邀的眾人里沒有帝都高門,多是些進京待考的舉人才子相聚一起吟詩作賦。

  清遠長公主偏好排場,往來都是高官顯貴誥命夫人,只要派人把守樓閣間相連的廊橋,便可隔開內外互不干擾,亦無衝撞之虞。

  自己此行四個貼身丫頭全數帶上,加上隨身護衛浩浩蕩蕩一群人到了山莊,侍衛留於莊外,帶著丫環們穿過了五重有僕役看守的廊橋,方才見到正主。同是長公主,娘親與這位說時姐妹,可年紀相差了不止一紀,這位縱濃妝厚粉,也掩不住眼角細紋,看上去已頗顯老相。

  身為晚輩自當主動上前見禮,然後端著溫婉架子與諸位誥命一一客套見禮。禮畢後,靜安長公主便把一直跟在她身後,穿著杏色衣衫與自己年紀相仿小姑娘推了出來:“這是我那不成氣的三兒子,你潤寧表兄家的五女兒,若依輩份也算是你的小侄女,今日且由她陪著你,你們小姑娘自去玩,很不必跟咱們這些老菜梆子擠在一起。”

  這話引起諸位誥命掩袖輕笑。

  “菁菁見過郡主。”何家小姑娘嬌怯怯的上前一福。

  “免禮免禮,姨母都是以表親相稱,來者是客甄珍自當入鄉隨俗,小侄女不必客氣。”林甄珍嘴角掛笑,順手自左腕上抹下一隻鑲紅寶石玉手鐲:“沒想到甄珍如今也能當人長輩,今日登門本為賞蓮,來得匆忙無甚準備,這份見面禮太薄,小侄女可別嫌棄。”

  能讓林甄珍入眼,隨身佩戴的物件哪有凡品,何家小姑娘一臉驚喜,倒還記得先看看長公主,等到這位點頭方敢行禮接過。

  特意挑了個晚輩作陪,免了兩人因身份懸殊相處起來太過尷尬。在眾人眼中,深居淺出的自己與諸家同齡千金都不熟悉,沒人居中引見也不合適,公主府此番安排算得用心良苦,自己當投桃投李。

  辭別諸位誥命夫人出得待客花廳,何菁菁側身跟在自己身邊:“小姨,諸家千金都聚在清風閣內,離此地尚有一柱香路程,您要不要乘舟代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