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能在宴會露面 ,諸臣工就該受寵若驚,感激涕零。

  可這一次諸禮行畢,聖上卻沒起身的意思。望著坐下幼女若有所思:

  “甄珍與你母親幼時很相似。”

  “皇帝舅舅說的是,爹娘亦有此語,長相上兄長隨父,我長得像母親,可這性子上我們皆隨了父親,娘親深以為憾事。”

  “朕是你嫡親舅舅,甄珍說話無需太過拘謹,子類父是好事,你娘為何稱憾?”聖上果然來了興趣,繼續追問下去。

  “兄長們自小弓馬嫻熟武藝高強,可兵書就讀得很是費勁。爹稱其徒有匹夫之勇。至於我,不怕舅舅笑話,除了箭術尚可,其餘皆不能提。好在生在將門真是萬幸。而娘親,舅舅知道的,她……”

  林甄珍面帶羞愧的住口不語。

  與其一味藏拙,不如把此事在當今面前過了明路,只要當今都不計較,誰還敢拿自己這些短處說事。

  “是啊,你娘當年可是滿腹詩書。”聖上搖頭笑語,亦頗為遺憾。

  “所以娘才引為憾事。可漠北地界,常年得見烽火,武勇方是保命根本。到了戰場,難道給狄人念一通書,他們就能知羞,自行退去不成?”林甄珍振振有詞。“甄珍年紀雖小,也親耳聽府中侍女傳言,當年邊城烽火急時,娘亦全身披掛拎弓持劍登城牆。”

  “你爹娘這些年真不容易。”聖上面上淡然的笑容全然隱去,多了思念,傷感的情緒,似廟堂的神像多了活人氣息。

  第20章 第 20 章

  第二十章 才疏學淺與滿腹錦繡

  話至此處足矣,再說便是添足。

  至於座中其餘聽眾各色探研眼神,且隨它去。

  等到聖上面上傷感散去,林甄珍略帶著孩童般狡猾神情繼續開口:“母親說過,上京諸事皆託付於您,舅舅,你可不可以不要給我安排讀書的事,我真的是看見書本就覺頭疼。”

  此言一出,別說聖上,連一眾旁聽的嬪妃都跟掩嘴輕笑起來,原本沉悶的宴會一下活泛起來。

  聖上板起臉來:“這可不行,漠北邊城武勇是正事,到了京城裡還是要讀書,讀書才能明理。”

  “娘親打小就讓人教導我禮儀,我覺得自個學得還行。可那些之乎者也我真的記不住。” 林甄珍苦著臉強辨道。

  “你禮儀上自是不差。可此禮非彼理。朕看,就得給你找地方好好學學去。”

  “什麼此禮彼禮?不都是禮,舅舅,你不要欺負我讀書少還吊書袋,我都聽不明白?”

  這話自是又惹出一波笑聲。

  “你娘將你託付於朕,此事朕自有主張,無需多言。”聖上含笑為此事下了定語,臉上神情可比先前多了鮮活多了。

  有主張就好,其它的且看聖心何意,洛京閨學,前世背負不學無術的自己是無緣進去,如今借了聖上金口應該可以進去逛逛。

  年齡相差,交際圈子各不相同,自己還找不出其它理由,去結交那位當年素未謀面,卻譽滿帝都的京城明珠。

  面上自是掛著算計不成,心猶不甘卻無可奈何的面具。

  入宮的目的基本達成,剩下的也是掛著守禮的皮,平安度過這場宴會就好。

  希望如此……

  林甄珍此時自是想著平安走個過場,可對一干嬪妃而言,此宴是為何而開無關緊要,白天能得見天顏,在聖上面前露臉已是難得,何況聖上到此刻也沒有起身離席的意思,看上去心情頗好,宴上氣氛更佳,若能好好表現一番,得到聖上關注垂青關注,才是眾人日夜所思。

  人同此心,來此的嬪妃都在不僭越的情況下精心妝扮一番,可這全都精心打扮過也就顯不出自己特別來。

  眼看此時聖上已為上個話題下了結語,便有嬪妃在下面輕笑提議:“既是家宴,天色尚早,咱們也可玩點什麼遊戲,方顯熱鬧。”

  提議的是江充容。

  林甄珍真心想說,無趣就散了各自歸去。面上只能笑而不語,自己今日風頭已是出盡,總得給她人留點餘地。

  得聖上點頭應允後,一眾嬪妃自說自話商議妥當,以擊鼓傳花為名行獻藝之實,自己只需作個捧場的看客就行。

  這種情況皇后娘娘自是不需要下場,含笑讓人取來一套鑲金嵌寶的頭面作為才藝最佳者的彩頭。

  皇后娘娘也明白,這所謂受罰不是罰,小小回刺一句。

  這場宴會雖然是食不知味,可眼福卻是大飽。

  對著其席間那些彈琴,唱歌,舞蹈,看在美人的面子上,一律表現出驚艷色,對誰都報以熱情的笑容。就連韓美人別出心裁當場作了一首長賦稱頌宴會,辭藻華麗才壓全場,自己笑容也沒有變形半分。

  花團錦簇的聖上後宮群美圖,那是一般人能有眼福看到的?

  自然也沒錯過韓美人作詩後聖上多關注了幾眼的事實。聖上重學問,韓美人如此才華難怪能先於皇后娘娘有孕在身。

  這場酒菜幾乎未動的宴會,在諸位娘娘紛紛獻技後進入尾聲,林甄珍精神一震,就等著跪送走聖駕便可以告辭回府。

  一直端莊坐的皇后娘娘偏在此時開口:“甄珍覺得誰的才藝最佳?”

  你不也一直從頭看到尾,這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今兒新最出彩,最受聖上矚目,你不願給韓美人助興,偏把這燙手的評論差事扔給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