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1936年冬,賀子珍又生一女,鄧穎超說"是一個小姣姣"。毛澤東根據《西京雜記》中"文君姣好"取名毛姣姣。1947年姣姣從蘇聯回到陝北,毛澤東當時化名李得勝,就給姣姣取名李敏。
正文 第25節:溫暖的舊書(1)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762
1937年底,賀子珍在莫斯科生下一男,這是毛澤東的第9個孩子。未滿周歲,就因感冒轉成肺炎而夭折。我追贈其名為毛岸彤。
賀子珍在不到九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了6個孩子,3男3女,真是生育力旺盛。可惜因為條件艱苦,兩男一女夭折,一男一女失蹤,只剩下一個李敏。十足令人感慨。
毛澤東的第10個孩子,是江青1940年生的李訥,跟李敏聯起來,取自《論語》中的"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李訥畢業於北大歷史系,過去和現在都過著絕非太子黨的普通生活。
毛澤東的三位夫人雖然給他生育過十個兒女,但是身後並不熱鬧繁華。革命領袖用不著依靠子孫富貴來給自己增光,他們生來的意義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民大眾子孫綿長的,他們的不朽業績自會穿越歷史的長空,鳴響在浩淼的蒼穹。
溫暖的舊書
列寧說:"在歷史上,任何一個廣泛的翻天覆地的人民運動都不免要帶些髒東西,都不免會有些野心家和騙子、吹牛和誇口的人。"--《列寧全集》第27卷240頁。
國慶整理舊書,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扉頁題詞為:"公元1993年12月20日下午,天昏地暗,風沙大作。黨組織委派孟二冬同志向黨員分發此書。當黃鳳顯同志雙手捧書立吾門首之際,一股暖流涌自兩踵,經胯間布滿全身。乃取書急讀數篇,須臾風沙歇止。孔慶東謹識。"
當年讀《留東外史》的卡片上記著作者的觀點:"我們國民的劣根性是甚麼?就是要錢,想做官。"作者一方面津津樂道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吃喝嫖賭的風流生活,另一方面又心疼中國人把大量財富都消費在日本女人身上,特別做詩一首曰:"女人本是兩腳狐,一入女人萬事無。可憐祖國蒼生血,供養倭姬叫不敷。"這詩寫得半雅半俗,正是那一代海龜矛盾心理的反映。一本《太平天國文書彙編》的扉頁上寫著:"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廿九日午曠新年君於北大燕春園以涮羊肉享余及賀照田君席間賀君出此書以其值菲贈余。"賀照田的東北式的冷幽默今天想來頗為溫暖。
一本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重視上層建築領域的革命--論秦始皇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還有一本農村讀物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厚今薄古的專家秦始皇》,裡面都收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禹斌寫的《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歷史意義》,不知道是當時的哪位老師寫的。我想起當年我小學三年級,代表全校被選派到區里參加講"儒法鬥爭"故事比賽,我講的是《柳下跖怒斥孔老二》和《西門豹治鄴》。繼紅小學的一個白瘦白瘦的姓呂的孩子是我的強勁對手,他指責我講的孔老二為什麼站著,他說孔老二應該在革命起義軍面前哆哆嗦嗦地彎著腰才對。我說不對,孔丘的思想是看不起勞動人民的,他是想去教訓一下柳下跖,又不是請教問題,他怎麼會彎著腰呢?再說他是個頑固不化的花崗岩腦袋,認為起義就是犯上作亂,所以他一定是理直氣壯地站著的。那孩子聽了,撇著嘴不服,一副趾高氣昂的派頭。等他講完了《守株待兔》和《陳勝吳廣起義》,我立刻指出了他的一個致命錯誤進行打擊報復:他講到"陳勝看了看時間"那句時,用右手擼了一把左腕,低頭看了一眼。我毫不留情地嘲笑道:"你給陳勝買的手錶啊?你再給他買個望遠鏡多好啊!"當時評獎的那些老師哄堂大笑。那孩子紅著臉道:"那你說該咋看時間哪?"我右手遮在額上,仰頭看了一看,說:"勞動人民都是這樣看時間的,知道不?"那孩子啞口無言。而我立刻成了"名人",給學校奪得了一張獎狀,給自己得了兩本大算草,一塊黑白兩用橡皮,外加兩根麻花--路上吃了一根,另一根帶回家裡顯擺,相當於今天的暴發戶買兩碗豆漿--喝一碗、倒一碗。
《天安門詩抄》里夾著1976年周恩來逝世後全國流傳的《周總理遺言》,是母親從廠子裡帶回的複寫件,題目是《周總理在接見八大軍區司令員的講話》。當時全國追查,我家也很緊張,但父母還是冒險保存了下來。現在知道這份遺言是杭州汽輪機廠的青年工人李君旭"創作"的。他很快就被抓到北京,後來當然又沒事了。遺言寫得實在逼真,口氣老練,樸素而有文采,全國的傳抄者都相信了。毛澤東時代的一個23歲的青年工人居然有這等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真令今天這些考試出身的大學生慚愧啊。
正文 第26節:溫暖的舊書(2)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2010
怎麼說著說著就扯到往事了,看來往事總是不能如閹啊。本來是要說今天整理那些"積滿了灰塵"的舊書的。我喜歡整理東西,跟洗臉相反,整理速度相當慢,因為我總是一邊整理一邊欣賞。特別是書,往往"死火重溫",讀得津津有味,有時候把工作都耽誤了,真仿佛和尚遇見老情人,寧傷修行不傷感情啊。
整理詩詞類書籍時,抓起一本朱彝尊的《詞綜》讀了半天。從少年起一直迷戀詩詞,作品和論著讀了無數,這本《詞綜》是1995年秋我從北大去二中玩時,當年的同事王長江送給我的,我很喜歡。朱彝尊的藝術眼光很獨到,我們宿舍好幾位同學都對他評價很高。記得古代文學講到朱彝尊時,因為發音跟阿憶的名字"周憶軍"非常像,大家還管阿憶叫了幾天"朱彝尊"。
現在翻看,發現自己曾經寫了不少批語。比如李煜的十一首詞,我批點了十首。
"人生長恨水長東"一首,我批道:"無一字不妥";
"無言獨上西樓"一首,我批道:"極品";
"離恨恰如春草"一首,我批道:"神句嫉殺人也";
"簾外雨潺潺"一首,我批道:"恨不起煜兒於地下,復扼死";
"往事只堪哀"一首,我批道:"天生詞聖";
"晚妝初了明肌雪"一首,我批道:"字字香清爽秀";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一首,我批道:"寫盡情之苦樂";
"故國夢重歸"一首,我批道:"渾似平常句,皆成千古絕";
"風回小院庭蕪綠"一首,我批道:"萬里山河齊下淚";
"春花秋月何時了"一首,我批道:"不忍讀,不忍不讀"。
看來,孔和尚是非常喜愛李煜的詞作的。我對詩詞藝術的喜愛,不僅體現在寫點仿古之作,其實更多的,是深深融入了我文章的遣詞和意境裡。
整理舊書卡片。見1991年6月23日,吾在北京二中任教,閱卷間隙,讀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所做卡片曰:"陳是積極入世者,評介老子自有其主觀性,然天資睿穎,灼見迭出,頗合當代思想主潮。每有影射之語,並不故作老態,此當效法之處。"又曰:"軍事博物館可題詞曰:佳兵不祥。"當時北京名師常康看後笑曰:"這句厲害,不要胡說啊。"記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壽",論四十一章曰"大器晚成應為大器免成"。記五十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記六十章"非其鬼不神",注,非,"不唯"二字之合音。最後論曰:"老莊一派把自然和人為分得太開,導致絕對無為。其實人為,無論善惡,亦皆屬於自然。強求自然,不也是一種人為嗎?故不可從字面求老莊之道,當以心領其神意,則得之。"今天,如果某些地方領導用蠻力去強行建設"和諧社會",則恰好是"反和諧"也。
正文 第25節:溫暖的舊書(1)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762
1937年底,賀子珍在莫斯科生下一男,這是毛澤東的第9個孩子。未滿周歲,就因感冒轉成肺炎而夭折。我追贈其名為毛岸彤。
賀子珍在不到九年的時間裡,一共生了6個孩子,3男3女,真是生育力旺盛。可惜因為條件艱苦,兩男一女夭折,一男一女失蹤,只剩下一個李敏。十足令人感慨。
毛澤東的第10個孩子,是江青1940年生的李訥,跟李敏聯起來,取自《論語》中的"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李訥畢業於北大歷史系,過去和現在都過著絕非太子黨的普通生活。
毛澤東的三位夫人雖然給他生育過十個兒女,但是身後並不熱鬧繁華。革命領袖用不著依靠子孫富貴來給自己增光,他們生來的意義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民大眾子孫綿長的,他們的不朽業績自會穿越歷史的長空,鳴響在浩淼的蒼穹。
溫暖的舊書
列寧說:"在歷史上,任何一個廣泛的翻天覆地的人民運動都不免要帶些髒東西,都不免會有些野心家和騙子、吹牛和誇口的人。"--《列寧全集》第27卷240頁。
國慶整理舊書,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扉頁題詞為:"公元1993年12月20日下午,天昏地暗,風沙大作。黨組織委派孟二冬同志向黨員分發此書。當黃鳳顯同志雙手捧書立吾門首之際,一股暖流涌自兩踵,經胯間布滿全身。乃取書急讀數篇,須臾風沙歇止。孔慶東謹識。"
當年讀《留東外史》的卡片上記著作者的觀點:"我們國民的劣根性是甚麼?就是要錢,想做官。"作者一方面津津樂道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吃喝嫖賭的風流生活,另一方面又心疼中國人把大量財富都消費在日本女人身上,特別做詩一首曰:"女人本是兩腳狐,一入女人萬事無。可憐祖國蒼生血,供養倭姬叫不敷。"這詩寫得半雅半俗,正是那一代海龜矛盾心理的反映。一本《太平天國文書彙編》的扉頁上寫著:"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廿九日午曠新年君於北大燕春園以涮羊肉享余及賀照田君席間賀君出此書以其值菲贈余。"賀照田的東北式的冷幽默今天想來頗為溫暖。
一本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重視上層建築領域的革命--論秦始皇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還有一本農村讀物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厚今薄古的專家秦始皇》,裡面都收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禹斌寫的《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歷史意義》,不知道是當時的哪位老師寫的。我想起當年我小學三年級,代表全校被選派到區里參加講"儒法鬥爭"故事比賽,我講的是《柳下跖怒斥孔老二》和《西門豹治鄴》。繼紅小學的一個白瘦白瘦的姓呂的孩子是我的強勁對手,他指責我講的孔老二為什麼站著,他說孔老二應該在革命起義軍面前哆哆嗦嗦地彎著腰才對。我說不對,孔丘的思想是看不起勞動人民的,他是想去教訓一下柳下跖,又不是請教問題,他怎麼會彎著腰呢?再說他是個頑固不化的花崗岩腦袋,認為起義就是犯上作亂,所以他一定是理直氣壯地站著的。那孩子聽了,撇著嘴不服,一副趾高氣昂的派頭。等他講完了《守株待兔》和《陳勝吳廣起義》,我立刻指出了他的一個致命錯誤進行打擊報復:他講到"陳勝看了看時間"那句時,用右手擼了一把左腕,低頭看了一眼。我毫不留情地嘲笑道:"你給陳勝買的手錶啊?你再給他買個望遠鏡多好啊!"當時評獎的那些老師哄堂大笑。那孩子紅著臉道:"那你說該咋看時間哪?"我右手遮在額上,仰頭看了一看,說:"勞動人民都是這樣看時間的,知道不?"那孩子啞口無言。而我立刻成了"名人",給學校奪得了一張獎狀,給自己得了兩本大算草,一塊黑白兩用橡皮,外加兩根麻花--路上吃了一根,另一根帶回家裡顯擺,相當於今天的暴發戶買兩碗豆漿--喝一碗、倒一碗。
《天安門詩抄》里夾著1976年周恩來逝世後全國流傳的《周總理遺言》,是母親從廠子裡帶回的複寫件,題目是《周總理在接見八大軍區司令員的講話》。當時全國追查,我家也很緊張,但父母還是冒險保存了下來。現在知道這份遺言是杭州汽輪機廠的青年工人李君旭"創作"的。他很快就被抓到北京,後來當然又沒事了。遺言寫得實在逼真,口氣老練,樸素而有文采,全國的傳抄者都相信了。毛澤東時代的一個23歲的青年工人居然有這等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真令今天這些考試出身的大學生慚愧啊。
正文 第26節:溫暖的舊書(2)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2010
怎麼說著說著就扯到往事了,看來往事總是不能如閹啊。本來是要說今天整理那些"積滿了灰塵"的舊書的。我喜歡整理東西,跟洗臉相反,整理速度相當慢,因為我總是一邊整理一邊欣賞。特別是書,往往"死火重溫",讀得津津有味,有時候把工作都耽誤了,真仿佛和尚遇見老情人,寧傷修行不傷感情啊。
整理詩詞類書籍時,抓起一本朱彝尊的《詞綜》讀了半天。從少年起一直迷戀詩詞,作品和論著讀了無數,這本《詞綜》是1995年秋我從北大去二中玩時,當年的同事王長江送給我的,我很喜歡。朱彝尊的藝術眼光很獨到,我們宿舍好幾位同學都對他評價很高。記得古代文學講到朱彝尊時,因為發音跟阿憶的名字"周憶軍"非常像,大家還管阿憶叫了幾天"朱彝尊"。
現在翻看,發現自己曾經寫了不少批語。比如李煜的十一首詞,我批點了十首。
"人生長恨水長東"一首,我批道:"無一字不妥";
"無言獨上西樓"一首,我批道:"極品";
"離恨恰如春草"一首,我批道:"神句嫉殺人也";
"簾外雨潺潺"一首,我批道:"恨不起煜兒於地下,復扼死";
"往事只堪哀"一首,我批道:"天生詞聖";
"晚妝初了明肌雪"一首,我批道:"字字香清爽秀";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一首,我批道:"寫盡情之苦樂";
"故國夢重歸"一首,我批道:"渾似平常句,皆成千古絕";
"風回小院庭蕪綠"一首,我批道:"萬里山河齊下淚";
"春花秋月何時了"一首,我批道:"不忍讀,不忍不讀"。
看來,孔和尚是非常喜愛李煜的詞作的。我對詩詞藝術的喜愛,不僅體現在寫點仿古之作,其實更多的,是深深融入了我文章的遣詞和意境裡。
整理舊書卡片。見1991年6月23日,吾在北京二中任教,閱卷間隙,讀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所做卡片曰:"陳是積極入世者,評介老子自有其主觀性,然天資睿穎,灼見迭出,頗合當代思想主潮。每有影射之語,並不故作老態,此當效法之處。"又曰:"軍事博物館可題詞曰:佳兵不祥。"當時北京名師常康看後笑曰:"這句厲害,不要胡說啊。"記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壽",論四十一章曰"大器晚成應為大器免成"。記五十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記六十章"非其鬼不神",注,非,"不唯"二字之合音。最後論曰:"老莊一派把自然和人為分得太開,導致絕對無為。其實人為,無論善惡,亦皆屬於自然。強求自然,不也是一種人為嗎?故不可從字面求老莊之道,當以心領其神意,則得之。"今天,如果某些地方領導用蠻力去強行建設"和諧社會",則恰好是"反和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