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長來我們宿舍時,經常聽到有人在說"白氏"或"山海經"的壞話,阿長聽得很開心,偶爾也附和幾句,於是大家更加高興.阿長的憨厚是比魯迅筆下的長媽媽更勝一籌的,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即使捉弄他,也從沒有什麼惡毒的、過分的事情.

  有一次文學批評課上,我與他寫詩互謔,我把他寫成個"丐僧":

  "討碗地瓜粥,偷根紅果腸.歸來鳴金磬,明早必夭亡."他看了特高興,竟然笑出聲來.

  阿長是東北壯漢.請你想像一個中等偏上的身材,然後各部分按比例同時放大30%,那就是阿長.虎頭,虎目,虎肋,虎項;熊背,熊腰,熊肚,熊掌.任何一個稍有階級覺悟的革命群眾,看了他的身份證以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去報案.東北不是每年都湧現一批持槍殺人千里流竄一直跑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地方才被我大批英勇的武警官兵團團包圍用機槍大炮敢死隊乃至地對地飛彈打得粉身碎骨的亡命之徒麼?

  阿長的形象就是那樣.但是,你別忘了,人不可貌相.世人只了解東北人粗豪俠義的一面,不大了解東北人還有細膩溫婉、柔腸寸斷的一面.阿長便是集俠膽與柔腸於一身的東北男人的傑出代表!

  無論你有什麼事,去找阿長,阿長馬上放下自己的事,投入到你的事上來.阿長有的是力氣,奔跑乎東西,搬運乎南北.有人贊道:"阿長真能做!"阿長高興地一笑.

  其實那人是在用典故開他的玩笑,因為魯迅的《阿Q正傳》里有一句"阿Q真能做!"阿長的作風在東北很常見,但在以侃為主的北京和以"出思想"為主的北大,就顯得很珍貴了.多數北大人都具有"宏觀調控"能力,一群大師在那裡策劃著名宏偉藍圖,但總是落實不到操作上.我們班要舉辦個什麼活動,總設計師可多哩,上議院、下議院,執政黨、在野黨,攪得人人心頭春意鬧,但是包餃子沒幾個會擀皮兒的,逛公園沒幾個認識門兒的,運動會沒幾個能拿分兒的.阿長就在這些事情上,顯出了他的實幹、純樸、厚道、奉獻.

  阿長和我都最愛打排球.我們班體委老曹一心想建立一支過硬的排球隊,但堅持下來練球的沒幾人.阿長是最有恆心的,常叫上我對練.我們一次次"破紀錄",最多時能打幾百回合.不論球飛到多麼遠,阿長都不顧一切奔過去搶救.在無數次的"起死回生"中,我們似乎經歷了某種人生寓言,身心無比暢快.你如果看見阿長肘膝有傷,那一定是救球時碰破的.我開玩笑說,你如果去當日本女排的教練,東洋魔女會拿十連冠的.

  然而我竟好長時間不知道,阿長是個瓊瑤迷.在我看來.阿長這麼個五大三粗的莽漢,要是瓊瑤及其女主人公們落人他的熊掌還不三把兩把就給捏巴死了!然而不.阿長讀瓊瑤時,雖然一雙熊掌把書捏得緊緊的,但是神情極為文雅,厚嘴唇小心地開合著,生怕喘息太重,嚇著了書中的妹妹們.瓊瑤的書,阿長讀了個遍,而且還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不論任何報刊雜誌上,只要有瓊瑤的隻言片語;阿長便像找到了失散20多年的青梅竹馬的小阿妹一樣,捧在掌中,一字不漏地拜讀.這使我當時很奇怪.我們宿舍那些身體並不壯偉的同學,沒日沒夜地佝僂在蚊帳里,連吐痰帶吐血地讀武俠.而這個睡覺成"大"字形的歹徒阿長卻窮年累月地迷著瓊瑤.後來我讀了陳平原老師的《千古文人俠客夢》,才算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越是文弱之人,越喜歡英武豪俠;而粗朴豪俠之人,卻往往渴望小鳥依人的淡雅溫馨.據考證,張飛擅長畫美人,就是這個道理.

  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對通俗小說進行學術性的研究,對武俠和言情小說都只是看著玩玩.因了阿長迷戀瓊瑤一事,我開始想,人的內心的細膩程度是不是都差不多,只不過表露的程度不一樣罷了.阿長外表上是個活雷鋒.但雷鋒其實細膩著呢,他那點津貼不但支援災區,還建立了個人的小金庫,還買了高級衣料和手錶,而且雷鋒還談過戀愛呢!我想,阿長一定對女人極好,將來必定是個好丈夫.人們多以為東北男人是"大男子主義",其實錯了.嫁給東北男人,是中國女人最大的幸福!

  到了畢業那年.我們班的戀愛問題專家阿憶君突然告訴我,快去幫幫阿長,阿長好像失戀了.阿長對我和阿億是常說知心話的.原來他與家鄉的一位少女出現了感情危機.

  阿長十分消沉.

  一個高大威猛的漢子,當他沮喪悲痛之時,是比小女人哭天抹淚更令人同情的.我知道是"瓊瑤情結"加重了他的傷感,我只能用一些世俗的話語寬慰、開導他,拉他去打排球.1987年5月20日的課上,我還寫了一首詩送他:"驕楊飛去亦堪愁,痴戀空情何日休.極目前程春尚好,勸君莫負少年頭."

  阿長不愧是東北男人,該悲傷時就悲傷,擦乾眼淚我還是一隻北方的狼.過了一段,他又活蹦亂跳,肘部和膝部又不時見到青腫紅斑了.

  畢業時,每人在紀念冊上自我設計一頁.阿長的那一頁十分瓊瑤,又精美又雅致.

  尤其是題寫的四句詩,全是瓊瑤的書名,叫做:"匆匆太匆匆,幾度夕陽紅,心有千千結,窗外翦翦風".

  真是膾炙人口.十年後,我在北大開設現代通俗小說研究課和舉辦一些有關講座時,多次舉阿長的這首詩為例,證明瓊瑤在80年代大學校園的深刻影響.每次讀罷這首詩,都掌聲如潮,許多女孩子圓睜著純淨的大眼睛,想像著那個哭得跟淚人兒似的東北莽漢阿長.阿長畢業後任新華社駐東北記者,很快找到了一位依人小鳥,過著甜蜜幸福的生活.

  百年校慶聚會時,我問阿長,還讀瓊瑤麼?阿長說:"不,我現在讀武俠了."我接著說:"我已然不抽大煙了,我改抽白面兒了."我們相視大笑.這次聚會,我還和阿長發表了一個共同的人生體會:世界上對你最好的,就是你的老婆!

  風流大尋呼

  第一集 孔夫子出書

  晨光明媚,鶯啼婉轉.

  小橋流水之境,綠肥紅瘦之處,緩步踱來一中年男子.儒服素雅似學者,身材魁梧似力士,神態悠閒似野鶴.背手持一部線裝《全唐詩》第二卷,路上橋來,口中吟道: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底氣充沛賽過夏青,音色優美不讓方明.

  忽然,"嘟嘟,嘟嘟……"BP機聲響起,男子腰部長衫隨之震動.

  男子用書拍拍腰部,低聲說:"搗亂";又昂首再吟: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BP機又響.男子煩躁,背不下去,怒道:

  "唯BP機與小人為難養也!"

  重新吟哦:"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白雲深處……"BP機又響.男子長嘆一聲:"唉,自從上次徵文獲獎,得了這麼個BP機,我老孔就沒安生過!就是跑到白雲深處,也跑不出這玩意兒的覆蓋範圍".一邊撩起長衫,掏出BP機,念到上面的漢字顯示:

  "速回電話給南子夫人!"

  電話亭,古色古香.遠處有人練京劇小嗓.

  男子一腿踏石凳上,一手操起電話,另一手持書探入後頸搔癢.

  "餵,南於夫人嗎?我是小孔、孔丘啊".

  南子夫人泡在浴缸里,周圍有四名侍女伺侯.南子妖媚地握著電話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