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氏得了天下後,並沒有找到傳國玉璽。

  天子有很多印章,皇上平日處理公務時只用上信璽、行璽、天子私印等就行了,但傳國玉璽依然無比重要。因為這是代表了“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是國之重器,得之則受命於天,失之則氣數已盡。沒有拿到傳國玉璽的皇帝,會被後人譏為白版皇帝。開瑞帝原本就得位不正,傳國玉璽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了。然而,他們把整個皇宮都翻了一遍,依然沒能找到如此重要的傳國玉璽。

  開瑞帝有理由相信,傳國玉璽已經被秘密送出宮去了。於是他就將目光投向了那些經常被末帝召喚入宮的人。傅家,以及很多堅定的前朝保皇黨就是因此而被抄家的。開瑞帝懷疑玉璽在他們那裡。

  謝純英也是被盯上的那個。

  開瑞帝發動政變時,一共就只用了幾個小時,很多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慶陽侯府就是這樣。謝純英只是睡了一覺而已,半夜時卻被忽然驚醒,一隊人馬衝到了他的家裡,他的書房被突擊檢查了。

  傳國玉璽自然是沒有的,但是謝純英的書房裡有一首含蓄的情詩。

  那真是一首很含蓄的詩,學問不好的人只怕都看不出來是一首情詩。就是這首寫著少年心事的詩差點叫慶陽侯府陷入了萬劫不復之中。因為,詩中隱隱透露出了一點,謝純英的心上人在宮牆之中。

  長公主在這時主動站了出來。她說,謝純英入宮時,曾與她在御書房中見過一面。長公主這話是在暗示,謝純英的心上人是她。與此同時,她又對謝純英說了靜妍還活著的事。謝純英順勢認下了長公主的話,承認自己確實對當時還是皇后的長公主一見鍾情,但此情只敢埋在心裡,不敢唐突佳人。

  最後,謝純英確實尚了公主,尚的卻是本朝的公主。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因為長公主的計策,慶陽侯府才被保住了,沒被當做前朝保皇派而覆滅。所以,謝純英感激著長公主。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上了長公主的船就下不來了。所以,長公主要保全靜妍,他便要保全靜妍。當然,在那個時間點,出於一點點私心,謝純英也是願意去保全靜妍的。

  一轉眼又過去了這麼多年,也許那一點年少時的朦朧愛戀早已經煙消雲散了,但謝純英卻還是要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他別無選擇。他活著,不為情愛、不為名利,只是希望整個家族能夠平安。

  這原本就是他身為嫡長子的責任,更何況他還虧欠了自己的家族。他曾讓整個家族陷入險境!

  謝純英面無表情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沒有坐車,也沒有騎馬。走到一處路口時,他見到了謝侯爺。謝純英愣了下,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親爹。他開口叫了一聲“父親”,就發現自己的聲音嘶啞了。

  謝侯爺說:“你前面匆匆出了府,多少年沒見過你那般慌張的樣子了,出什麼事了?”

  謝純英搖了搖頭。

  謝侯爺太了解自己的長子了,若沒有出事,他又怎麼會是這麼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謝純英的眼神卻漸漸重歸了堅定。他一字一句地說:“並沒有出事,父親。”

  過去的事就讓它們過去吧,別人的算計與他有什麼關係?他只需要知道一點,小四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至少還有他,至少他是全心全意為著小四好的。他錯付的信任和感情不會牽連到小四身上。

  小四幼年時流連病榻,甚至曾經病得快要死了!呵,既然他不是她懷著愛意生下來的孩子,既然她先捨棄了他,那麼他就真的不再是她的孩子了。他是江鈺姨娘生的,是慶陽侯府排行第四的庶子。

  就算世上真有神佛,但那些平安喜樂哪裡是能被求來的?信徒們能求到的只是一個心安。唯有親自為小四鋪路,謝純英才能夠徹底放心。所以他依然要按既定的路線走下去。他不覺得這會是犧牲,因為這是他心甘情願的。因為他想要的就是侯府的安穩,是家族的傳承,是謝瑾華一生的平安喜樂。

  第一百三十六章

  “沒事就好。”謝侯爺說。如果謝純英自己不願意說, 那麼謝侯爺是什麼事都問不出來的。在這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謝侯爺卻一直給了長子謝純英很大的自由, 這其實是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謝侯爺身後跟著轎子。父子倆鑽進了轎子一起回家。

  謝純英牽過謝侯爺的手,在他手心寫下了“皇上遇刺”四個字。謝侯爺被嚇了好大的一跳, 他看向謝純英的眼神就像是見了鬼一樣。這叫沒什麼事?如果皇上遇刺都說是沒什麼事, 那什麼事情重要?

  謝純英拍了拍親爹的手心, 就像是在安撫他一樣。

  謝侯爺的心情卻哪裡還能平靜下來!謝瑾華可是伴駕去了, 皇上遇刺會不會牽連到他?

  “父親,柯祺那小子精明著,一定不會有事的。我們現在要擔心的是妹妹那邊。”謝純英非常冷靜地說。皇上帶著太子秋狩去了,政務都丟給了內閣大臣們, 又命榮親王和德親王在旁協理。在這種時候,比起謝瑾華那邊, 當然是德親王府更危險。誰知道會不會忽然有一盆髒水就潑到了德親王府中。

  風雨欲來啊!

  回到慶陽侯府後, 謝純英重新把過去的事情和現在的事情交叉著在腦海中梳理了一遍。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青蓮教中一些高層的行事手法很有雲騎衛給人的感覺。這是謝純英通過關注青蓮教而得到的信息。這意味著,長公主身邊的雲騎衛是不全的。末帝在臨死前肯定撒謊了,他告訴長公主, 雲騎一共十六衛, 從此以後都聽長公主的調令,他們會保護長公主。但其實, 雲騎衛遠遠不止十六個人,長公主身邊的十六衛確實只忠於長公主,但他們是掩人耳目用的, 剩下的大部分雲騎衛則悄無聲息地散出了京城。既為暗衛,他們不可能沒有主子。那麼這大部分雲騎衛的主人會是誰呢?

  謝純英猜測,他們應該聽命於靜妍公主。

  在多年前那個發生政變的晚上,長公主一直以為,是她偷偷摸摸地救了靜妍,是她將靜妍偷梁換柱地弄出了宮。謝純英原本也是這樣認為的。但事情的真相只怕是,靜妍在那時就已掌握了末帝留下的大部分人馬,她在一開始就利用了長公主。所以,當她藏在長公主府時,她才有能力做出很多事。

  哪裡是什麼情難自禁呀,她分明就是在步步為營!

  當靜妍出孝並懷孕後,她得了長公主和謝純英的雙重保護,於是她將自己手上的雲騎衛分派了出去。這些人去了南方尋找落腳點。等到準備工作就緒,靜妍選擇了死遁,打算去南方和那些人匯合。

  只可惜靜妍終究還是死了。

  謝純英猜測,當初雲騎衛肯定不是單獨去了南方的,同行的人中應該有靜妍的心腹。這心腹也許就是她的貼身侍女。靜妍死後,這位忠心的侍女按照主子生前的意思依然把青蓮教弄出來了。青蓮教中那位人稱“姑姑”的關鍵人物,很可能就是這位侍女。畢竟,“姑姑”是對宮裡得寵的女官的一種尊稱。

  靜妍謀劃了這麼多,她手裡肯定有著某種倚仗。

  謝瑾華的存在是她的倚仗之一。她相信謝純英和長公主一定能保護好這個孩子。這樣一來,她所做的事不管能不能成功,她終究是為燕氏傳下了的血脈。也就是說,她把謝瑾華當作是自己的退路。

  靜妍的手裡肯定還捏著別的底牌。她的倚仗之二很可能是……傳國玉璽。

  自燕朝國破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的傳國玉璽,能夠代表皇權天授、最為正統的傳國玉璽,從千年前一直流傳到現在經歷了好幾個朝代的傳國玉璽,總是被欲謀大寶之位的人搶奪的傳國玉璽……開瑞帝抄了那麼多前朝保皇派的家,卻始終沒有找到這枚象徵意義很重的傳國玉璽,它很可能在靜妍手裡。

  可是,靜妍死了以後,長公主應該整理過她的遺物,卻沒有發現玉璽。那麼,這枚傳國玉璽很可能早就讓靜妍叫她的心腹帶去了南方,說不定現在就在青蓮教里!而這一切大概都在末帝的算計中。

  末帝確實是死了。可他卻在死前留下了種種後招。

  自以為被末帝深愛著的長公主,以為末帝深愛她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以為末帝對她的愛超越了對她家族的恨,這大概真的只是她自以為吧。長公主也不過是枚在末帝臨死前被他擺上棋盤的棋子。

  誰相信燕氏的愛情,誰就會被利用到底。

  謝純英摸了摸袖子裡的平安牌,似乎嘆了一口氣,又似乎沒有。他叫人點了個火盆,等火漸漸地燒起來了,就把平安牌丟進了火里。火舌舔上了木質的平安牌,一股濃煙冒了出來,熏得人眼睛疼。

  如果傳國玉璽真的在青蓮教中……謝純英想,他這一步外放的棋倒是走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