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瑾華在很多時候都不太接地氣,但他並非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呆子。他想了想,說:“我們可以尋個已有清名的人合作。若那人能以自己的名義在憶仙樓中弄幾回雅集,憶仙樓的名氣慢慢就上去了。”

  “若真有這樣的人,只怕不好拉攏。”柯祺說。

  “這有什麼!我默的那些書,尋一本送他即可。”謝瑾華很有信心地說。

  柯祺急忙搖頭:“不可!謝府藏書無數,其中難免有些孤本,確實可以勾動人心。可是,那始終是謝府的東西。你可以拿謝府的錢去用,可以借謝府的名去用,卻不能把謝府的藏書輕易拿出去送人。”

  謝瑾華能夠過著好日子,是因為謝府現任的當家人謝侯爺是他親爹,而謝府未來的當家人謝大哥也很看重他。這樣的看重肯定是出於內心的。但和謝府的傳承比起來,謝大哥肯定更看重家族傳承。

  這倒也不能說謝大虛偽。

  這麼說吧,如果某一日需要謝家死一人才能保住謝府,謝大肯定會坦然赴死。在他的眼中,謝府的利益高於一切,高於他自己,自然也就高於謝瑾華了。家族的藏書絕對不能輕易拿出來給別人啊。

  世家對於知識的封鎖使得他們能一直高高在上。跳出歷史來看,這肯定是不對的,但世情如此。

  謝瑾華也明白這個道理,其實他想要拿出來的是他在藏珍閣中看過的書,只有一本的話,還是能夠找理由遮掩過去的。但柯祺都這麼說了,他也只好說:“你說得很對……然而我只是想要幫幫你。”

  明明是謝瑾華要弄的酒樓,如今卻由柯祺操著心,謝瑾華覺得十分過意不去。

  “我忽然有了個點子!咱們弄個一站到底吧!”柯祺的腦海中划過一道閃電,他兩眼放光地說。

  一站到底是柯祺穿越前在電視裡看過的一檔綜藝節目。參與者一共有十一名,挑戰者一名,嘉賓十名。挑戰者每一輪挑選出一位嘉賓進行PK。如果挑戰者獲勝,則繼續挑戰下一位嘉賓。如果挑戰者失敗,則嘉賓走上挑戰位。當然,這遊戲還有很多更具體的規則,比如說挑戰者擁有兩次免答權等。

  現代綜藝肯定不能原模原樣照搬到古代來,但柯祺可以想辦法把它本土化、時代化。

  首先參賽的人數就可以控制在六名或六名以下了,這樣方便控制時間;其次題庫也要重新編輯,必須要讓文人們覺得這些題目問得符合他們的身份;而且懲罰獎勵措施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來……

  “你這想法很是不錯!”謝瑾華在聽柯祺說了大致規則後,頗為讚賞地說。

  都說文人相輕,所以在大多數時候,他們確實是喜歡比一比的。有些人會在人前膽怯,但更多的人卻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踩著其他人的肩膀往上爬。這個活動要是能搞好,日後的場面會弄得極大。

  所以獎勵的措施很好弄。文人不是喜歡求名麼?儘管大家都很淡定地裝作自己最淡泊名利了,其實心裡都渴望有朝一日天下知啊!所以,獎勵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比如說,每一期的優勝者都可以在憶仙樓的牆上留下自己的墨寶。再或者,每一期的比賽過程都可以整理成冊,然後印書推廣開來。

  “印書可以有!”柯祺的眼睛更亮了,“書名就叫《憶仙集》吧。我們要在題庫上多下功夫!”題庫可以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有簡單的,比如說“有朋自遠方來”的下一句是什麼,也有難的。而客觀題的話,可以把回答問題的時間稍微延長一點,然後讓參賽者在限定時間裡以某題做一首詩等等。

  在柯祺看來,出題人可以是謝府中的夫子們,也可以是季達,他和謝瑾華當然也能去湊熱鬧。

  謝瑾華卻另有想法。他不敢在這時就把前世於藏珍閣中獲得的學識在人前表現出來,但在暗中有所作為還是可以的吧?所以,他一人就能包攬所有的題目了。簡單的題目有簡單的出法,難的題目有難的出法,謝瑾華都能做到。既然柯祺想出了一個這麼好玩的活動,他總不會在題庫上叫他失望了。

  不過,謝瑾華並沒有過早地毛遂自薦,他繼續陪著柯祺想懲罰措施。

  綜藝版一站到底的舞台上有機關,回答錯誤的人的腳底下會出現一個坑,坑下有海綿墊,然後失敗者會掉到坑裡去。有些人掉坑時會顯得很狼狽,當然也有人能高冷到底。這都算是節目的賣點吧。

  但憶仙樓版的一站到底肯定不能這麼搞。

  就算搭建舞台時,此時的木匠能實現這樣的機關,可是文人的臉面大於天,哪個文人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跌到坑裡去?這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有辱斯文的一件事。憶仙樓敢這麼搞就一定會被抨擊。

  可如果不讓失敗者狼狽一回,活動的看點就少了。

  “在酒樓的後院中開闢一塊菜地,失敗者要照顧菜地三日?”柯祺拋磚引玉地說,“皇上尚且每年都要春耕一回,定不敢有人說種地不好。”讀書人的地位太高了,很多讀書人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叫他們照顧菜地,應該能達到一定的搞笑效果。只是這樣的懲罰並不是即時的,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這也是個法子……不過咱們還是再想想吧。”謝瑾華說。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雖然各類細節需要慢慢推敲,但活動的前期宣傳已經可以開始了。

  柯祺把外頭的事都交給了呂管事,這管事還自發領悟了水軍的用途。雖然京城中每天都有新鮮事發生,但憶仙樓的一站到底確實是最為新鮮的。謝瑾華忙著出題,柯祺忙著指揮,日子過得很熱鬧。

  當第一期活動開始時,柯祺和謝瑾華特意在雲祥樓中定了好位置。為何是雲祥樓?因為台子搭在憶仙樓的正門口,從雲祥樓這邊望過去,視野顯然更好。他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著這場活動的展開。

  看著擠在台子旁邊的那麼多人,柯祺心中油然而生了一股豪情。他腦海中忽然冒出了一句在後世網絡上被用爛的話,這話在此時也不能亂說,亂說是要被殺頭的,但只在心裡想想卻又覺得很恰當。

  柯祺想說的是——

  金花花,你看吶,這是朕為你打下來的秀麗江山。

  第四十一章

  在柯謝二人旁邊的那個房間中, 德郡王和王妃也正饒有興致地看著憶仙樓前的熱鬧。

  德郡王當然是為了一站到底而來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並非是簡單地看在了謝瑾華的面子上, 而是因為他的次子在不久前已經從崇靈寺中回來了。李旭一回來就和皇上達成了某樣共識。人們有心想知道他們湊一起說了什麼,李旭卻將那稱之為是爺孫倆的小秘密。皇上顯然很滿意他的這個說法。

  德郡王卻已經早早知道了柯祺和李旭之間的往來, 所以才願意在此時關注一些小事。

  憶仙樓如何, 這對於德郡王來說, 當然只能算是小事了。

  其實, 在崇靈寺遇李旭之前,謝瑾華和德郡王一家的關係並不算親密,甚至都不能算是熟悉的。

  王妃雖然是謝瑾華的姐姐,但謝瑾華出生時, 她已經出嫁了。即便王妃嫁在京城,可此時外嫁的女兒家就算住在娘家隔壁, 都不能時時回娘家。謝府往往只有在節日時, 才會全家人聚在一起用飯,而在這種節日,王妃要麼入宮去了,要麼就守在德郡王府中, 於是謝瑾華根本沒什麼機會見到王妃。

  等謝瑾華成長到可以參加這個宴那個宴的年紀時, 他又病了。所以,他其實離各類交際圈很遠。

  在過去的那些年中, 謝瑾華一共只見到德郡王妃十餘次,每回見面都在謝府,除了王妃會給弟弟們準備禮物, 姐弟倆之間幾乎零交流。至於德郡王,他到了謝府後,往往就會和侯爺去書房說話了。

  總而言之,此時的謝瑾華根本就想不到德郡王夫妻正坐在他的隔壁。

  活動已經開始了,台子上一共站著六位書生。挑戰者姓葉,叫葉衡,字正平,瞧著是二十歲出頭的樣子。葉正平已經挑中了一位嘉賓,他們正在進行第一輪答題。柯祺為此特意叫能工巧匠做了個計時器,水滴能勻速往下滴,每兩滴之間的間隔大約是一秒鐘。每道客觀題的答題時間只有二十一滴。

  對話號稱最愛美食的德郡王見王妃心情很好地吃著辣條,笑道:“這古怪小吃食竟能入你的眼。”

  辣條是憶仙樓中推出的一道小點心。

  “味道確實不錯,不枉我早早叫人去對面酒樓打包了一份。”王妃說著又用簽子挑了一小片辣條放進嘴裡,“我瞧著那幾位書生的衣著都不夠鮮亮,顯然這活動熱鬧歸熱鬧,卻似沒能釣上什麼大魚。”

  台子底下密密麻麻站滿了人,但那些人都只是些尋常的販夫走卒。真正有身份的人當然會像德郡王這樣選擇坐在酒樓中往下看了。這意味著,書生答不出題,是在那些不識字的大老粗面前丟人。他們答出了題,為他們鼓掌的也是那些其實連題目都聽不太懂的老百姓。某些書生顯然會覺得這樣的安排太掉身價。所以,這回參賽的書生都是那種手頭並不寬綽的,他們是為了憶仙樓的高額獎金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