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董大海恭聲道:「恩公放心,我們一定不會折損娘娘的功德……」

  董家村的村民也一同應聲。

  直到那些人逐漸遠去,一眾村民還跪在地上。

  他們看著身旁堆積的糧食,有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

  董大海從懷裡取出一幅畫像,那是他剛才從那些恩公那裡求來的,這上面畫的就是天后娘娘。

  他們只是普通人,不能為天后娘娘做什麼,只能將娘娘供起來,日夜參拜,以報答天后娘娘的恩情。

  今日以後,不僅是他,董家村所有人,都要為娘娘立起長生牌位……

  ……

  近些日子,滄州城外,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武國崩亂,民不聊生,百姓苦於戰亂,流離失所,有天后娘娘憐憫世人,化身下凡,遣信眾救濟疾苦,扶危濟困,幫助滄州的百姓免費醫病,布施齋飯,救活了不少人……

  有受過他們恩惠的百姓,自願加入他們,掃蕩流竄在滄州的山賊匪類,將奪來的糧食分給窮苦百姓,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受到了當地百姓的一致擁戴。

  天后娘娘宅心仁厚,傳揚世間大善,也引導滄州的百姓,多做善事,積累福報,並且留下預言,不久之後,便會有天命之人出現,救滄州的百姓脫離苦海……

  這幾年裡,百姓們聽到有無數人都自稱為是天命之人,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被朝廷剿滅。

  這些人嘴裡說著要救濟百姓,卻搶百姓的糧食,到處抓人……

  很久以前,滄州百姓就對所謂的天命之人沒有了任何期待。

  然而天后娘娘不一樣,她從來沒有圖過百姓什麼,她填飽了百姓了肚子,治好了他們的病痛,百姓們信服她,擁戴她,她說即將有天命之人解救他們脫離苦海,便有不少百姓,心心念念的盼著這個人的到來……

  ……

  滄州州城,刺史府。

  「天命之人?」滄州刺史拍了拍桌子,不滿道:「查,給本官徹底的查清楚,這是一群什麼人!」

  滄州城外出現了這樣一股勢力,他這個做刺史的,自然不能放鬆警惕。

  滄州如今的局勢已經夠亂了,他名義上是刺史,但也只能在州城裡面蹦躂,出了州城,做事處處都要受到那些巨擘的掣肘。

  朝廷好不容易才將滄州拿下,若是這裡面再出什麼變故,多生出個幾路反賊,他這個沒幹多久的刺史,也差不多要做到頭了。

  這個什麼引人向善的聖教,必須掐死在萌芽中,做完了這件事情,還要繼續想辦法搜尋端蓉公主的蹤跡。

  陛下那裡一連發了幾封密函,要他不惜一切代價,找到端蓉公主,可惜混亂之地易進難出,不能派兵進去,他們上哪裡去找人去?

  除非那端蓉公主能從混亂之地自己走出來,走到他的面前,他不認為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會發生他的身上。

  混亂之地,李易剛剛送走楊柳青一行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造反這種事情,不是光靠嘴皮子就可以的,該教的他都已經教了,該到了他們付諸實踐的時候了。

  滄州距離混亂之地最近,是他們的必爭之地,拿下了滄州,並且穩固下來,混亂之地就能成為他們穩定的後援,只要武國朝廷沒有掃清國內所有的障礙,大軍圍城,她們就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

  他們今日才剛剛出發,但在滄州的布局,早在數月之前便已經開始了。

  聖教要在武國發展分舵,許正早就迫不及待的親自帶人過去,聖教的理念很久以前改成了扶危濟困,他們吸納了一部分人,將滄州作亂的小股匪盜掃蕩了一遍,又將得來的糧食財物,全都分了出去。

  當然,做這些事情,不是舍己不利人,聖教的教眾和普通百姓,在待遇上,還是有區別的,這使得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他們的隊伍,就從一開始的不到百人,發展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

  而那些惡霸匪徒,也全都被帶進了混亂之地,轉換成了生產力。

  這兩個月來,李易也深刻的明白,歷史上那些數不盡的反賊,在造反之前,為何都要先自立教派……

  一個造反的徒弟,一個護短的師父,一個只想著壯大聖教,傳播教義的瘋子,一群早已被調教的唯恐天下不亂的武林高手,將以滄州為起點,不知道最終能將武國攪動成什麼樣子……

  李端從遠處跑過來,跑到他的身邊,問道:「爹爹爹爹,小姨和師姐走了嗎?」

  李易點了點頭,說道:「走了。」

  李端送了一口氣,喃喃道:「終於走了……」

  李易摸了摸他的腦袋,問道:「小姨和師姐走了,你很高興?」

  「不好好練功,小姨會打端兒屁股……」李端揉了揉屁股,興奮的說道:「我去找妹妹和小姑姑玩了……」

  李端對如意的畏懼是天生的,如意這次和他們一起離開,他就可以徹底的放飛自我了。

  李易望向山下,下山的道路,曲曲折折的消失在一片林蔭之中。

  前方某處山間,一行近千人的隊伍,正在緩緩而行。

  衛良握緊了手中的戰刀,這把刀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是他生平僅見,他們一行五百將士,都配備了這種神兵利器。

  除此之外,他們還配有戰場上令無數人聞風喪膽的天罰,乃是攻城殺敵的無往利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