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這件事情,他的心裡就有些可惜。

  二哥沒福氣死得早,要不然,也能看看這天下無賊的場面了。

  還是景王殿下好啊,為蜀州百姓做了這麼一件大實事,就是看人不怎麼准,找了一個刺史腦子有病,城門口建商鋪,還圍成一圈蓋……

  不過細想起來,要是這刺史腦子正常,他哪來的一天二十文賺,又哪裡有閒錢給自己婆姨買徐福記的蜜餞果子……

  所以,找了一個腦子有病的刺史——還是景王殿下好!

  說到自家婆姨,她跟著自己這麼久,都沒享過什麼福,家裡揭不開鍋的時候,還是她織布賺錢貼補家用,真是苦了她了……

  他將今天花了十文錢買到的蜜餞從懷裡拿出來,推開家門,大聲道:「一娘,我回來了!」

  一名婦人從房間裡面走出來,說道:「回來了,快進來吧,我馬上就做飯。」

  吳老三走進來,皺眉問道:「你今天幹什麼去了,怎麼才做飯?」

  那婦人小聲說道:「今天城裡的布坊招人,我讓三嬸陪我去看了看……」

  「布坊招人,你去幹什麼?」吳老三皺起眉頭,說道:「你一個女人,不好好的待在家裡,別整天出去亂跑!」

  他將一個紙包扔在桌上,說道:「賺錢的事情,我們男人來就行了,你們女人一天能賺二十文嗎,這是我今天從徐福記給你買的蜜餞,你嘗嘗,喜歡的話,過幾天我再給你買……」

  「我知道了……」那婦人打開紙包,小聲說道。

  吳老三自己拿了一個冷饅頭啃著,隨口問道:「對了,你說的那布坊,一天給你們多少錢?」

  「三百文。」

  吳老三咬了一口饅頭,臉上的表情怔住,看著他,聲音含糊的問道:「多少,三文錢?」

  那婦人吃了一口蜜餞,小聲道:「別人都是三十文,我把我以前織的布拿給她們看了,她們說我織的好,織出來的花好看,讓我教那些人織布,一天給我三百文。」

  吳老三在原地愣了好一會,抓起水壺猛灌,好不容易咽下了噎住的饅頭,放下水壺,猛地一拍桌子,大聲道:「你說你一個女人,整天待在家裡就不無聊嗎,有機會還是要多出去看看……,你說的那布坊在哪裡,明天帶我也去看看……」

  「人家只招女子的……」

  「……」

  「我難道不知道她們只招女子嗎?」吳老三看著她,肅然說道:「我是替你看看,看看她們是不是騙人的,你們這些女人,最容易上當受騙了……」

  「不會,那是景王府的作坊,不會騙人……」

  吳老三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手中的紙包,將冷饅頭放在一邊,抿了抿嘴唇,說道:「來,那蜜餞讓我嘗一塊……」

  ……

  混亂之地。

  方玉放下一張紙箋,說道:「蓋商鋪,這個李易,到底在幹什麼?」

  他回頭看了看那紫衣人,問道:「消息屬實嗎?」

  紫衣人點了點頭,說道:「已經找當地的百姓問過了,他們是要在那裡蓋一個商場,據說是年前就要開張……」

  聖教負責蜀州的幾位使者已經全都失去了聯繫,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聯繫到蜀州的信徒,想要獲取情報,只能通過當地百姓。

  方玉眉頭皺起,喃喃道:「為什麼偏偏是西城門……」

  「你傻啊,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只有西城門最無用處,常年不開,不選西城門,難道選其他三個?」蜀王從旁走過來,看了看他,說道:「你可能不知道,這李易最厲害的,不是治國,而是經商,他應該是要在年節的時候,好好賺一筆,那些各地的商人,不也被他想辦法留在蜀州了嗎……」

  方玉搖了搖頭,「我只是擔心……」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蜀王搖了搖頭,說道:「蜀州常駐兵三千,永縣能調動的,最多不過兩千之數,也都是一群散兵游勇,根本不足為懼,只要你們的人能夠打開城門,就沒有人能夠阻攔我們。」

  「這我知道。」方玉搖了搖頭,說道:「只是……,還是小心為上。」

  蜀王搖了搖頭,臉上反倒露出興奮之色,說道:「我倒是覺得,等到過了元宵再動手最適合,等他賺夠了銀子,那時候,就可以宰一隻肥羊了……」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蜀州變化

  蜀王他們把動手的日子推遲了半個月,放在元宵之前,李易也只能被動的接受,總不能把刀架在脖子上逼他,那也太不人性化了。

  有來有往,大家有問題商量,各抒己見,互相妥協,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自己幫他參謀好了時間和路線,他覺得過個年再動手好,自己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大家元宵見,這就把事情定下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多了,蜀州要想發展,在肅清吏治和匪患,以及蜀王這個不穩定因素之後,第一個要清除的,便是那些閉鎖或者說過時的政策。

  眼下,對於蜀州的普通百姓來說,農業依然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這事關他們能不能吃飽飯,餓不餓肚子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才要強調工農商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他們這些日子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降低關稅,招商引資,取消宵禁,開放夜市,建造作坊,為閒賦在家的女子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作坊之內生產出來的商品,再賣給諸國商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