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軒猛灌了兩杯,就有些晃晃悠悠了。

  「你說,做皇帝、做王爺有什麼好,為什麼就有那麼多人擠破頭……」李軒醉眼朦朧,喃喃道:「我還是覺得在慶安府的那段日子,最舒服,最自在……」

  李易其實沒有喝酒的興致,今天的事情,李軒只是開了一個頭,麻煩的事情,還在後面。

  「我知道你不願意做什麼王爺,我就是要堵住他們的嘴。」李軒拍了拍桌子,忽然說道:「這個京都,一點兒意思都沒有,要不,我們跑吧,你不是說蜀州附近有個地方很好玩嗎,誰也管不到,要不,我們去那裡……」

  李明珠看著身旁的兩人,微微搖頭。

  最不想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最不想做王爺的人做了王爺,這世上的事情,有時候便是如此的諷刺。

  她站起身,在李軒的肩頭輕輕一點,他便趴在桌上,昏睡過去。

  她坐回原位,看著李易問道:「現在該怎麼辦?」

  自從李軒繼位之後,李易便意識到了某些事情,只是沒有預料到,李軒這忽然的舉動,將某種矛盾推到了巔峰。

  「不知道。」他搖了搖頭,看著她問道:「你餓不餓,我炒碗飯給你。」

  「不餓。」李明珠搖了搖頭。

  「要一個雞蛋還是兩個?」

  「兩個。」

  ……

  ……

  投胎是個技術活,生在帝王將相家,大抵便一輩子吃喝不愁,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生在布衣寒門,天生便低人一等,需要比那些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才能掙得一個好前程,卻也未必能追上那些人。

  這其中,最好的情形,便是投胎在帝王之家了。

  不需任何努力,天生便是王子王女,貧苦出身的子弟或許可以憑藉後天的努力逆轉命運,出將入相,但他們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他們這一輩子的成就,最高也不過是出將入相了。

  想要再往上一步,只能祈求下輩子可以投個好胎。

  但萬事總有例外,昨日的李縣侯,今日之景王,便開了景國立國以來未曾有過的先河。

  民間對此議論紛紛,除了表示驚詫之外,倒也沒有別的什麼。

  詔書之上,景王這些年來的功績,一樁樁一件件寫的十分清楚,這幾年他們身邊發生了許多好的改變,眾人幾乎能夠在其中所有的事情上看到景王的影子。

  他被破例封王,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民間對此的反對之聲並不多,朝堂和宗室,卻因為這件事情,和當今天子鬧得很僵。

  宗室自不必說,都出自李家王朝,又怎麼可能輕易的允許一個外人橫插一腳?

  以留在京都的幾位年邁李姓宗親為首,對此向陛下提出抗議,在外的親王還未得到消息,但想來也不會同意。

  朝堂之上,本就對陛下一意孤行要封李縣侯為相頗有微詞,現在倒好,陛下沒有封他為相,直接封了一字王,此後宰相見到他,也要行禮……

  跟了這樣一位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陛下……,實在是讓人頭疼。

  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堂,亦或是皇族宗室,李易都沒有關注。

  封王之後,他甚至沒有沒有邀請賓客慶祝,和以往並無任何區別。

  要是細說,區別還是有的。

  以前在家裡清閒的緊,現在要同時看三個孩子,李端,永寧,壽寧,她們三個尚且應付不過來,不由的讓他想像到了以後的生活,未免有些擔憂。

  當然,壽寧已經不算是孩子了,很多時候還能幫自己看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改變。

  老方有些糾結的站在他的身後,問道:「姑爺,咱家門上的牌匾,真的不用換?」

  李易擺了擺手:「不用。」

  「這不換不行啊……」老方搖了搖頭,說道:「姑爺現在好歹是個王爺,門口也不能這麼寒酸,得換兩個大一點的石獅子,那牌匾也該換換了……」

  「以後再說吧。」李易搖了搖頭,說道:「這幾天有沒有什麼大事?」

  「大事……」老方撓了撓腦袋,說道:「大事就是姑爺你被封為景王,其他的好像就沒了……,對了,昨天那光頭倒是來了一封信,說是現在手下已經有了不少人,他們在山裡面建了一座城……,具體的我也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二小姐在管,姑爺要是想知道,我去二小姐那裡拿資料過來。」

  老方起身離開,很快又走進來,說道:「姑爺,外面有一個老頭找你。」

  來找他的這個老頭,應該算是景國最厲害的幾個老頭之一了,李易站起身,走到前堂,對坐在廳內等候的老者拱了拱手,「不知沈相駕臨,有失遠迎……」

  沈相站起身,躬身回禮,說道:「老夫可受不得景王行禮……」

  李家和沈家也算是有幾分交情,沈相在朝堂之上,也有數次站在他的背後,讓人上了好茶,閒聊了幾句,便開口問道:「如今朝堂只余沈相支撐,應是異常繁忙才對,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裡喝茶?」

  沈相笑了笑,搖頭道:「老夫來這裡,可不是找景王喝茶的。」

  他放下茶杯,說道:「景王雖不在朝堂,但想來這幾日朝中的情形,應該也知道吧?」

  李易沒有否認。

  沈相端起茶杯,笑道:「素素的事情,老夫還未謝過景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