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景帝看著他問道:「各地宗族門閥,如今本就擰成一股,你要明珠重新編修《氏族志》,按照此法,所有的舊門閥宗族,地位將不同往日,豈不是會引起他們更大的反彈?」

  「臣可沒有說所有。」李易又吃了一顆葡萄,說道:「像是平陽張氏,雲州衛氏,通州苟氏……」

  他點了幾個名字,「這些可都是些清白的好人家,當然要區別對待。」

  「平陽張氏,雲州衛氏,通州苟氏……」景帝皺了皺眉,問道:「這些人哪裡……」

  他話沒說完,就又閉上了嘴巴,臉上露出思忖之色,片刻後點頭道:「不錯,這些都是清白的好人家,朝廷要給予特殊優待,縱然是家中無人在朝為官,在氏族志上的位置,也要稍稍往前提上一提。」

  「你去繼續忙吧,給朕留兩串翅膀……」景帝揮了揮手,又回頭吩咐道:「來人,給朕把這些葡萄榨成汁!」

  ……

  芙蓉園外,陳沖和曾仕春沒有各自分開,而是上了同一輛馬車。

  陳沖皺眉道:「陛下剛才說,要重新編修《氏族志》,不知道又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曾仕春搖了搖頭:「此事非同小可,《氏族志》一旦重編,日後朝廷的選官,士族之間的聯姻,豪閥在民間之威望,都會發生改變,可謂是從根本上觸及了那些門閥豪族的地位,陛下想要藉此打壓舊士族,怕是不會容易。」

  「近些日子,崔家在背後鼓動,那些人也終於是坐不住了。」陳沖目光望向外面,說道:「陛下籌建書院,扶持寒門庶族的決心如此強烈,打壓他們,實屬情理之中。」

  「只不過,這數十年來,這些舊門閥士族之間,前所未有的團結,陛下此舉,怕是不會順利,更何況,他們在民間的聲望之高,也不是一本《氏族志》就能摧毀的,重新編纂之後,能不能被眾人承認,還是未知。」

  曾仕春搖了搖頭,說道:「比聲望,他們能比得過長公主?此刻公主殿下理政,若是由她推行,民間又有誰不服?」

  陳沖頓時無言。

  這一兩年間,長公主實在是做出了太多利國利民的大事,若非如此,陛下也不會捨棄所有皇子,讓她代理監國。

  正是因為她推行的政令都十分貼近民生,要論在民間的威望和聲名,怕是陛下也比不上公主殿下,因公主而改變了一家困境之人,更是將她視為在世菩薩,在家中為她供起了長生牌位……

  陳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問道:「你說,那李易,到底存著什麼樣的心思?」

  曾仕春看著他,問道:「什麼意思?」

  「剛才你也看到了,他聖眷之濃,前所未有,和陛下哪有君臣的關係……」陳沖臉上浮現出濃濃的疑惑之色,說道:「以他的能力和勢力,無論是選擇扶持哪一位皇子,蜀王能夠上位的機會都十分渺茫,但他卻並沒有答應任何一位皇子的招攬,反而……」

  「反而一直以來扶持的都是公主殿下?」

  見陳沖點頭,曾仕春想了想,說道:「或許他自己也意識到了,無論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在陛下心中又有著怎樣的地位,若是參與奪嫡之爭,勢必會引起陛下的不滿,通過這種方式,在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陳沖皺眉道:「你是說,兩不相幫,間接向陛下表明不參與奪嫡的態度?」

  「不然呢?」曾仕春看著他,問道:「陳大人莫非以為,他想要扶持一個女皇出來?」

  「這……,當然不可能。」陳沖搖了搖頭。

  只不過,他比上一次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多猶豫了一瞬。

  ……

  「荒謬,荒謬,《氏族志》乃是以譜學傳統劃分門第,怎可輕易修改!」

  「張公莫要激動,莫要激動。」一位中年男子扶著那位怒氣沖沖的老者,說道:「朝廷此舉,罔顧禮法,顛覆傳統,定然不被世人承認,張公不用擔心。」

  老者看著他,不屑道:「你當然不用擔心了,你們鄭家在朝還有人為官,便是真降了,也降不了多少,我平陽張氏,可是降了整整兩等!」

  中年男子聞言,想了想之後,就不再說話了。

  這位平陽張氏的長者說的很對,鄭家可不像張家,鄭家在朝還有人為官,便是重新編排《氏族志》,鄭家的位置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至於朝野無人的張家,誰在乎呢?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如此一來,禮教何存!」又有一人生氣的拍了桌子。

  他身旁一人面色同樣陰沉,「門第之分,自古有之,豈是說改就改!」

  與平陽張氏一樣,雲州衛氏和通州苟氏,也是此次《氏族志》編修的過程中,利益損害較大的兩方。

  衛方和苟許說完之後,堂內就變的越發沸騰,但各人心中到底如何想的,就無從得知了。

  雖然像張氏,衛氏和苟氏這樣,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損害的家族還有不少,但也有一些家族,因為種種原因,家族地位不僅沒有受損,反而有所提升,此後怕是會威望更高,名氣更響……

  這是好事情啊,在今日對張氏,衛氏這些家族,深表同情之後,回到家族,該慶祝的,還是得慶祝……

  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相猜忌

  重新修纂《氏族志》一事,自宣布之日起,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要將景國的大小豪族盡數重排,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