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景帝看著下方,淡淡的開口:「劉大有,你來說說,書院籌建之事,進展如何了?」

  這讓朝中的不少人表情微怔。

  劉大有這個名字,對他們來說,實在是陌生。

  朝中官員雖多,眾人不可能全都認識,但也不至於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這也只能怪京城令這個官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地方上已經是一縣之長,在京都,則是徘徊在朝堂邊緣,連入某些人眼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他們驚訝的,不是這個不熟悉的官員,而是籌建書院,明明是長公主攬下的事情,這個「劉大有」,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看著一人從後方走出來,有不少人心中已經在琢磨某些事情了。

  不過,某些人的臉上還是隱隱的露出譏諷和不屑的表情,這種事情,在他們看來,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因為籌建書院,涉及的並不僅僅是京都一地,要覆蓋到整個景國,哪怕是國庫,也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

  劉大有走上前,恭敬的說道:「回陛下,目前為止,共籌銀五十萬兩有餘,京都十三座書院,已經在籌建之中。」

  五十萬兩,這個數目,還是讓在場的不少人心中一跳。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誰都知道,禮部在籌銀之時,處處碰壁,別說五十萬兩,就是五千兩都不可能籌到,短短几日的功夫,這五十萬兩,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他們聽的清楚,這劉大有說的是「籌銀」,說明這些銀子並不是國庫撥款,他們是從哪裡籌來的?

  他們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多久,劉大有已經繼續開口了。

  「這五十萬兩銀子,大都是由京都商賈捐獻而來,臣已經依照陛下的意思,差人打造石碑,只等書院建好,便將刻有捐獻之人名字的石碑立在書院之前,讓諸多學子和天下百姓銘記他們為書院所做的貢獻……」

  隨著劉大有的徐徐開口,朝中不少官員的臉色,已經由疑惑,愕然,變的震驚和恐懼。

  居然,居然還有這樣的事?

  那些人,不過是地位卑賤的商人而已,有何資格將名字刻在碑上,讓天下的學子和百姓敬仰,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而今日之後,天下人又怎麼看他們?

  連商人都知道為國貢獻心力,他們這些以詩書傳家的門閥豪族居然不知?

  要知道,和朝中普通官員不同,他們家族的名聲,都是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是愛護百姓,樂善好施……,十幾年數十年一點點積攢起來的。

  那塊碑往書院門口那麼一立,他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聲望,名氣,全都沒有了。

  呸,什麼名門,什麼世家,連商人都不如,以後還有什麼臉面再說自己是什麼名門世家!

  尤其是那些真正的豪門巨閥,能夠屹立數百年不倒,靠的就是長久以來積攢的恐怖聲望,如果連名聲都沒有了,連百姓和士族的信任都丟棄了,再大的家族,也要走上末路窮途。

  這簡簡單單的一塊碑,讓這些門閥世家,沒有了任何選擇。

  捐,必須得捐!

  銀子沒有了可以再賺,名聲沒有了,可就無法逆轉了。

  當然,有些人的選擇很簡單,有些人,就比較難了。

  比如那些禮部官員曾經拜訪過的……

  不捐——肯定是要被萬民唾罵的,商人捐了,其他的豪門世家也捐了,會將他們赤裸裸的暴露出來,以後在這京都,在這景國,還有立足之地嗎?

  捐——捐多少,他們之前捐了幾十上百兩,還和禮部的官員鬧的很不愉快,現在恬著臉再上去捐銀,顏面何存?

  就算是捐了,也不見得有多少顏面,明顯是補救的措施,會讓眾人更加的鄙夷。

  那麼問題來了。

  倒底是捐,還是不捐?

  這一刻,他們的心中,從未如此的痛恨過禮部那些官員。

  第七百八十一章 聊人生,聊理想

  此刻禮部便有不少人在朝堂上,感受到周圍某些充滿了怨恨的眼神,心中暗自叫苦,奇冤無比。

  事情是他們做的,但他們,也是奉命行事啊!

  籌款是奉長公主之命,退出是奉了崔貴妃之命……

  如果能夠堅持始終也就罷了,就算是會得罪這麼多人,但能夠成為推動建立書院一事的助力,和那潑天的功勞相比,得罪幾個人,就算不得什麼了。

  然而問題在於,他們——他們半途而廢了。

  平白無故的得罪了這麼多朝中官員,門閥世家,功勞全被那個劉大有搶去,這一趟差事,真是吃虧吃到姥姥家了。

  如果早知道長公主和陛下有這樣的計劃,他們說什麼也不會將自己從這件事情中摘出去……

  或許,此等方法,正是他們離去之後,公主殿下才想到的?

  也有可能,公主早就有此計劃,就是要讓他們主動退出,才……

  怎麼可能,他們和公主殿下無冤無仇的,殿下犯不著這麼對付他們——此時胸中除了憋悶,還是憋悶。

  今日的早朝結束的很早,劉大有一走出殿門,身邊就有無數人圍了過來。

  「劉大人,留步,留步……」

  「劉大人,關於書院籌銀一事,本官也願意略盡綿薄之力……」

  「劉大人,不知今日可否有空,書院籌銀之事,我們詳談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