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沒有。」魏御史張了張嘴,看了他一眼之後,立刻退下去不再說話了。

  大齊連年對外征戰,國庫早就不堪重負,這也是陛下和朝臣一直都頭疼的事情,從未得到過解決。

  可以預見到,若是此法真的施行,國庫必將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鼓脹起來,從此再也沒有缺銀的憂慮。

  而且,此法用之於現在,再也合適不過了。

  御史們奉旨監察州府,考核官員,有些官員貪腐,有些官員政事不利,有些官員作風有瑕,種種方面總會有些小的問題,卻又無傷大雅,難以量罪,不罰便是縱容,又不知應該如何去罰,若是全都量化成銀子,那就方便多了。

  然而,如此一來,會不會使得有些官員有恃無恐,加劇腐化?

  這便如同在鋼索上行走一般,下方便是萬丈懸崖,若是能安穩的走過去,便能迎來滿堂喝彩,但若是有絲毫的差錯,可就是萬劫不復,粉身碎骨了。

  在這之前,從來沒有聽過哪個朝代施行過如此的方法,到底是滿堂喝彩還是粉身碎骨,也只能親自去試了。

  一名御史想了想,臉上露出糾結之色,站出來,說道:「殿下……」

  趙崢冷冷的看著他,問道:「沈御史有何異議?」

  看到大皇子的表情,眾人心中一震,已然清楚,這一次,大皇子怕是已經鐵了心要推行此法了。

  國庫的問題一直是陛下的心病,若是能有方法一勞永逸的解決此事,很多事情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哪怕是要付出一點小的代價,相信陛下不會拒絕。

  對於大皇子來說,這也同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一旦能夠親自負責此事,日後這天下的官員,還不得看他的臉色行事?

  一方面能夠得到陛下的重視,一方面又能在百官面前樹立威信……

  若是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和他唱反調,下場一定很慘。

  那位沈御史張了張嘴巴,將要說的話咽了下去,躬身道:「殿下英明!」

  一位御史問道:「不知殿下,此法可有名字?」

  趙崢想了想,說道:「便稱之為『議罪銀』吧。」

  ……

  房間裡面,李易看了一眼缺了一塊的舊床單,吹熄了油燈。

  今天買了兩匹布,明天重新裁一塊床單出來,床單缺了一塊,看著實在是彆扭……

  第七百一十四章 匕首傳書

  是夜,豐王府。

  「殿下,不能再讓他們這樣下去了,幾州官員怨聲載道,民怨每日增多,我怕時日一久,我們經營了這麼久的豐州,真的會毀在他們手裡。」

  說話的是豐州刺史,此時正在房間裡面,略有焦躁的踱著步子。

  按照計劃,此時大皇子在豐州的作為,應該已經傳到了京師,並引起巨大的反響,算算日子,快馬加急的話,這麼久的時間,也該有回信了。

  然而回信沒有等來,越發肆無忌憚的御史,卻給豐州城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面對大皇子的刻意針對,若是再繼續坐視不理,就真的會產生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了。

  趙頤聞言,眉頭亦是微皺。

  這一次,對方在豐州的作為雖然也與他和大皇子的私怨有關,但明面上,卻是公事,他若是阻礙,必定落人話柄,那些御史說話,可是向來都不留情面,不可忽視。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趙頤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無奈之色,喃喃道:「李兄啊李兄,你這次倒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

  豐州刺史看著他,疑惑問道:「殿下說什麼?」

  「沒什麼。」趙頤擺了擺手,說道:「周刺史先回去吧,此事本王自有安排。」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退出了房間。

  趙頤走過去,正要關上房門的時候,耳邊忽然傳來一道裂帛般的聲音,隨後便是「砰」的一聲響。

  他轉過頭,看到一把匕首直直的插進了門裡,直沒入柄。

  趙頤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色,從懷裡取出一方手帕,握住柄部。

  沒有用多少力氣,匕首便被他輕易的拔了出來,足見這是一柄鋒利無比的神兵。

  「是誰?」

  趙頤站在門口,向院內望了一眼,大聲的說了一句。

  許久都沒有回應,他對正向這邊走過來的護衛揮了揮手,走進屋內,將插在匕首上的幾張紙取出來,小心的將那匕首放在桌上。

  不知道有什麼人能潛進王府,匕首傳書,但想來這上面的內容,應該頗為重要。

  「議罪銀?」

  只是看到紙上所寫的第一句時,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臉上的表情先是凝重,再到之後的疑惑,驚訝,最後變成了驚愕。

  這上面所寫的,是一項名為「議罪銀」的制度。

  顧名思義,這項制度的內容,便是以錢抵罪。

  根據官員犯罪情節的輕重以多少不一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此法雖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但長此以往,貪腐之風必然盛行到無法壓制,國家亡之不遠。

  奇怪的是,這幾張紙上,詳細的闡述了議罪銀的罪惡之處,引經論典,細數議罪銀幾大罪狀。

  例如,以錢代罪,會使繳納議罪銀的官員更加有肆無恐,官吏更加腐化,有了議罪銀,官員們會更加的剝削百姓,國家定然動盪,最後,以錢代罪,有罪不究,律法變得形同虛設,法度崩壞,國將亡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