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哼,看來陛下已經開始對他不滿了。」另一邊,角落裡,有人向這邊望了一眼,冷聲說道。

  另有一人應聲說道:「恃寵而驕,到今日這一步,全都是他咎由自取。」

  「若是如此,我們便可在背後推波助瀾一番,等他真的失去了聖眷……」一人臉上浮現出莫名的笑意,「那時候,無論是貴妃娘娘還是崔家秦家,都不會容他。」

  李易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搪塞了薛老將軍,穿過大殿的時候,稍微關注了一下,這一次怕是至少有三十萬兩銀子進帳,難怪老皇帝剛才看他的眼睛都是綠的。

  還好這是一個有節操有底線的皇帝,要是換做哪個昏君,怕是殺人奪財的事情都能做出來。

  走到殿外,看到李明珠一個人站在那裡。

  聽到身後傳來聲音,李明珠回過頭,看著他說道:「父皇和你說的,應該不是那琉璃像的事情吧?」

  「公主殿下,要努力了啊……」

  李易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嘆了口氣,轉身離去。

  李明珠看著他的背影,臉上浮現出疑惑之色……

  殿內,最後一件琉璃器已經被某一個權貴拿下,至此,所有的琉璃都有了新主人。

  幾十件琉璃器,這其中還包括佛像佛珠這些佛門才能用到的東西,權貴們真正能拿到的還要再少上一小半,大多數人,今日也就只是鑑賞鑑賞,開開眼而已。

  和尚們也不是盡興而歸,只有極少數寺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更多的和尚開始擔心,日後寺廟的香火問題……

  便在這時,王家家主走出來,笑著說道:「還真是巧了,幾日之前,王家剛剛從番邦商人那裡買下了一批琉璃器,本想著收藏起來,但看到陛下為了國家,為了黎民百姓,將宮中的寶物都捐獻出來,王某深感慚愧,決定將那些琉璃出售,出售所得,半數捐贈國庫,王某已經請示過陛下,三日之後,將在芙蓉園中舉辦琉璃義賣,到時候,還希望大家能夠賞臉……」

  眾人聞言,紛紛一愣。

  番邦雖小,而且偏遠,但盛產奇珍異寶,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王家從番邦商人那裡買下了一大批琉璃,看起來,似乎數量還不少的樣子。

  剛才還有不少人因為沒有買到琉璃器而鬱悶,此刻心中又升起了幾分希望。

  若是還有大批的琉璃器,那自己能得到的機率,不是很大了?

  「敢問王兄,王家有多少琉璃?」一位中年人站出來問道。

  王家家主笑了笑,說道:「一定能讓到場的諸位滿意。」

  這就說明非常多了。

  一個和尚問道:「敢問可有琉璃佛像?」

  「那番邦遠在海外,乃是佛國……」王家家主話只說了一半。

  無數和尚臉上都煥發出光彩。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僅有佛像,數量還不少……

  但凡是京都的商人都知道,番邦商人簡直是他們的財神,帶來的東西珍貴,價格不高,轉手賣出去,便是十幾甚至幾十倍的利潤。

  只可惜番邦商人可遇不可求,李縣伯遇到了一次,送了公主一座雕像,王家也遇到了一次,看樣子收穫更為巨大,雖說要捐獻一半給國庫,但這次怕是還有得賺……

  他們這些日子也在滿京都的尋找番邦商人,這等好事,怎麼就沒有落在他們的頭上?

  當然,就算落在他們的頭上,他們也不會像王家一樣,為了討好陛下,白白扔出去幾十萬兩銀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京都颳起了一陣琉璃之風,勾欄瓦舍,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討論,聽說寒山寺的門檻短時間內被踩爛了三條……

  沒有琉璃像的寺廟是殘缺的寺廟,吸引不到足夠的信徒,沒有琉璃器的權貴不是真的權貴,家裡沒有幾個琉璃器鎮著,你敢說你是權貴?

  權在那裡,又貴在哪裡?

  琉璃代表了身份,代表了氣運,人人都想得到……

  現在,這個機會來了。

  王家家主瞬間就成為了整座大殿的焦點,人群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上去。

  膳食局。

  掌膳都快哭出來了:「李縣伯,李大人,李院長,這些棗,是崔貴妃明日欽點要做棗糕的!」

  「那給你們留一半?」李易想了想說道。

  掌膳猛的搖頭:「七成,不能再少了!」

  「六成,不行的話我讓長公主來問問。」

  「來人,快給李縣伯稱棗……」

  第六百四十四章 番邦商人

  李易得到關于慧王妃和那和尚的消息時,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慧王妃到底是王妃,背後又有崔家和崔貴妃,再加上陳家和沈家後來都沒有追究,皇后對她最終的懲罰是禁足兩個月,抄寫《女經》和《女誡》各五十遍,禁足的地點是在某個宮殿,在這兩個月期間,不許任何人探望。

  當然,那兩尊琉璃像,最終還是要算在慧王頭上,共罰銀十萬兩,沒有絲毫留情,就算是對於一個王爺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對於那和尚的懲罰就更重了,為了少造殺孽,老皇帝近兩年不願意殺人,一般都是坐幾百年牢就能放出來,當然在坐牢期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算起來也能減上那麼幾年。

  這只是一個小意外,無關大局,王家的琉璃義賣兩天後還會如期舉行,地點就在芙蓉園裡面,從今天開始,整個京都都在傳這件事情,這一次,必定會有更多的權貴,更多的和尚前去,京都那些身份不高但是銀子特別多的富商巨賈也都受到了邀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