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縣令看著老者,狐疑的問道:「老丈今年已逾古稀了吧,耳朵還好使?」

  「啥,老趙?」老人將拐杖在地上敲了敲,說道:「老漢姓王,不姓趙,早上吃了面,也不稀,這兩年國家政策好,不喝稀的……」

  劉縣令不再理會這老漢,轉頭問道:「當時除了你們,還有誰在場?」

  一名村民想了想,說道:「還有兩個過路人……」

  他撇了撇嘴:「那兩人外人,還想用十兩銀子把祥瑞買去,真當我們傻啊!祥瑞是國家的,要是真賣了,還不得蹲大牢?」

  「過路人?」劉縣令精神一振,問道:「什麼樣的過路人,可還記得他們的長相?」

  他這次出來便帶著畫師,立刻讓之上前,根據那村民的描述,將那過路人畫了出來。

  片刻之後,劉縣令手裡拿著兩張紙,眉頭猛跳。

  一個鬍子都快遮住眉毛了,另一個臉上有著碗大的胎記,這不用說,肯定是易容過的,還找什麼找?

  「回縣衙!」劉縣令冷冷地說了一句,扭頭便走。

  今日出來,到底還是有一些收穫的,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他回去之後還要好好想想,此事非同小可,萬萬不能踏錯一步。

  「哎,你們說那祥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祥瑞說什麼了,我早上沒有聽清楚。」

  「我記得,說的是『真龍當為長子賢』。」

  「真龍,那不就是皇帝嗎,長子賢,蜀王殿下,是不是就叫做……」

  「連祥瑞都這麼說,看來下一位皇帝,非蜀王莫屬了……」

  ……

  ……

  臨走的時候,聽到村民小聲的議論,劉縣令的眼皮再次忍不住跳了幾下。

  真龍當為長子賢……,蜀王李賢,竟敢傳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他難道是真的瘋了不成?

  「大人,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

  趙捕頭也意識到了此事的嚴重性,走在街道上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對劉縣令問道。

  劉縣令沉聲說道:「封鎖消息,不要讓那些村民傳謠,若是有違,直接關進縣衙大牢……」

  「祖宗制,不可廢;嫡長子,坐皇位;天罰起,威名揚;景國興,賢稱王……」

  劉縣令話音剛落,任由一群孩童哼著這樣的兒歌從他們身旁經過,他的腳步一頓,猛的回過頭。

  路邊的麵攤上有兩人在閒聊。

  「哎,聽說了沒,今天早上有一隻白狐狸嘴裡叼著黃布,口吐人言,說蜀王殿下應該做皇帝呢。」

  「真的假的,這可是異兆啊,白狐吐人言,大祥瑞!」

  「都說蜀王無能,今日才知,殿下才是天命所歸……」

  ……

  「百姓可愚,但陛下以及滿朝文武,是那麼輕易就會被這種手段矇騙的嗎?」

  劉縣令嘆了口氣,揉了揉酸澀的眉心,他沒想到,事情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樣的地步,反正他自己是兜不住了……

  「回縣衙!」他咬了咬牙,快步向縣衙的方向走去。

  這種事情,一個小小的京城令參與不了,為今之計,只有寫一封奏章,將一切都稟明陛下……

  就在劉縣令伏在桌案上奮筆疾書的時候,御史台中,氣氛同樣凝重。

  一首極度敏感的童謠在市井間傳播開來,早已無法控制它的流傳,今日又有白狐獻瑞,言明蜀王李賢當是下一任君王——陛下雖然身體有恙,但還遠遠沒有到那個地步。

  蜀王,亦或是某些有心人,這是要反啊!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異兆起,有狐狸吐人言,「大楚興,陳勝王」……

  如今白狐獻瑞,同樣口吐人言,點名蜀王才是真龍。

  祖制不可廢,嫡長子繼承皇位,陛下沒有嫡子——長子便是蜀王!

  「景國興,賢稱王……」——李賢成為帝王,景國就會大興?

  甚至民間還有一句揭語,金鱗本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暗中揭示蜀王還沒有到真正化龍的時候,那什麼時候才是遇到風雲變幻之時,陛下駕崩嗎?

  縱然蜀王這段時間的聲譽幾乎敗盡,但蜀王自己或是蜀王一系的某些人竟敢採用此等方法,是不是忽略了陛下還活著的事實?

  編造異兆,民謠來獲取民心,利用宗教來積蓄力量,古往今來,這些幾乎都是造反者必定會做的事情。

  京都城外近來有一股勢力在作祟,自稱聖教,莫非,這也是蜀王的布置?

  「看來,所有人都小看了這位殿下。」

  馬中丞一臉寒霜,「祥瑞,童謠,聖教,對於這些倒是熟悉,本官倒是好奇,你們還有什麼手段!」

  馬中丞話音剛落,便有一御史從外面進來,拱手道:「中丞,京都城外,有幾名農戶在河裡挖到了一塊有些年頭的石碑,上面寫著……」

  「寫著什麼?」馬中丞聞言,眉頭一豎。

  那御史看了他一眼,緩緩開口。

  「龍出蜀地,景國當興!」

  第五百六十三章 春風得意

  「外面都在說,殿下是真龍天子呢!」蜀王府,兩名丫鬟一邊幹著手中的活計,一邊小聲的說著什麼。

  「我也聽說了,好像有會說話的白狐狸,還有從河裡挖出來的石碑,外面傳的沸沸揚揚的,我今天出去採購的時候聽別人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