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將軍許定遠在密信中對於「天罰」極為推崇,幾乎將戰功盡數歸於天罰。拓土之功,舉國歡慶,陛下在朝中的威望達到十餘年之頂峰,一直都不太安分的各地豪閥也安定下來,齊國議和使臣已在路上,這是景國數十年來,在和齊國的鬥爭中,首次取得主動權,必將永載史冊……

  第三百五十二章 如儀抵京

  「陪吃」,「陪喝」,「陪睡覺」,謂之三陪,李易只占了第一項。

  堂堂一國之君,讓任何人來陪吃飯,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為什麼偏偏就選了自己?

  李易已經很飽了,還得硬撐著喝完眼前的銀耳蓮子粥,夾兩筷子的菜意思一下,幸虧老皇帝早上可能也沒吃飽,看起來食慾不錯,桌上的大部分食物都進了他的肚子。

  片刻之後,似乎終於是吃飽了,景帝放下筷子,侍立在一旁的內侍趕忙遞上一方黃色的絲巾,景帝用之擦了擦嘴,突兀的問了一句:「讓你從慶安府來到京城,你心中對朕可有不滿?」

  「承蒙皇恩,得封長安縣子,乃是光耀門楣之事,臣沒有不滿。」就算是真的有不滿,也不可能這麼直白的說出來,老皇帝問的根本就是一句廢話。當然,這句話李易依然只能在心裡想一下。

  「朕知你性子疲懶,不願意參與朝堂紛爭,朕答應你,不會讓你捲入進來,因此對你只封封爵,不加官。」景帝站起來,說道:「都是我景國土地,慶安與京都何異,你是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才,這半年來所做之事,無一不解朕燃眉之急,若不能為國所用,實乃一大憾事。」

  李易有些慚愧,和其他人相比,他是有點缺乏民族自尊心和國家榮譽感,但這也不能怪他啊,他的靈魂來自另一個世界,本來就不是景國的子民,縱使這半年來已經融入當下的社會並且接受它,但骨子裡那種根深蒂固的東西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

  況且,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和他可能面對的阻力相比,差距實在是太過懸殊了。

  「朝中沒有適合你的位置,但若是讓你閒賦在家,卻是浪費了人才,想來你也不願意無所事事。」景帝走出亭台,李易只能跟上,頓了頓,又聽他說道:「國子監對那種新式算法頗為推崇,你既在算學一道上頗有造詣,不如便進宮教授公主和皇子們的算學課業吧,他們總是抱怨先生所授的課業晦澀難懂,你應該有更好的辦法。」

  李易很想說自己非常願意無所事事,讓他好好的做一個國家的蛀蟲就行了,教什麼數學啊,一群學生不是公主就是皇子,那一幫子皇二代,管教起來肯定不容易,幹嘛要沒事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然而老皇帝明顯是在宣告事實,而不是在徵求他的意見,心裏面即便有再大的不願意也只能保留意見。

  「公主和皇子們年紀尚小,性子頑劣,管教起來的確不易,你只當他們是學生,到時候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這四個字怎麼理解都行,從一國皇帝口中說出來,則代表李易這位數學老師的權限不小,哪位皇子不聽話了,罰站、打手心都叫「便宜行事」。

  和皇帝站在一起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即便他非常的平易近人,並沒有擺帝王的架子。

  好在老皇帝日理萬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他耗在這裡,可能也僅僅是抽出了一部分午飯時間而已。

  給那群皇子公主當先生的事情是李易沒想到的,不過,每個月只需要教授五次,每次只有一個時辰,算起來工作條件也頗為優渥,對於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李易來說,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當然,這一次不是做白功,給錢的。

  ……

  ……

  「李縣子,我送您出宮。」魏忠板著一張臉,面無表情的在前面給李易帶路。

  李易不明白剛才還一直笑臉相迎的傢伙為什麼一下子變成了這種表情,終於,在快要走出宮門的時候,忍不住問道:「魏內監,這一路你都板著臉,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魏忠聞言身體震了一下,臉上露出惶恐的表情,說道:「李縣子不是不讓小人在您面前笑的嗎?」

  可憐的宦官心裡都快要哭出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麼難伺候的主兒,笑也不行,不笑也不行,在他跟前,自己可是比面對陛下還小心啊!

  李易愣了一下,自己也就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這傢伙還真的當真了,擺了擺手說道:「算了算了,我就是說說,別當真,想笑你就笑吧……」

  雖然他笑起來不太好看,但也比板著一張死人臉,像是隨時都會在人背後捅刀子的樣子要好看多了。

  進宮的時候,是用轎子抬著的,回去就只能自己走路。

  魏忠本來想在宮門口給李易叫一頂轎子的,卻被李易拒絕了。

  摸了摸有些發脹的肚子,李易覺得自己還是走回去的好。

  這一次進宮,還是有些收穫的。

  突兀的被封了爵賜了地,其他的什麼都沒說,心裏面總是有點不踏實,現在好了,心裏面的顧慮沒有了,不過是隔幾天進一次皇宮,重操舊業而已,順便和公主殿下敘敘舊,談談合作生意的事情,再蹭一蹭宮裡的伙食,人生還算美滿。

  而當他一路消食,邁進李家大門,撞到迎面而來的一個漢子時,人生才達到了美滿的頂峰。

  李易臉上露出極度驚喜的表情,問道:「老方,你怎麼在這裡,如儀和小環到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