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句話對於劉縣令來說不是誇讚,而是諷刺。

  若是在幾天之前,聽到崔延新的話,劉知縣心裡肯定會十分不爽。

  畢竟他才是安溪縣令,被手下一個佐官壓在上面,任誰心裡都不好受。

  但親眼見證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他早就熄了這些心思,世子,王爺,公主,陛下……,這些人哪一個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夠接觸到的,能和陛下談笑風生的人,他心裡敢有一絲絲的不滿嗎?

  或許,他劉縣令這輩子能否更進一步的契機,就在這裡了。

  「呵呵,如此說來,倒是要恭喜劉縣令了。」江子安在一旁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作為縣令,風頭被手下一個縣尉蓋過,心裡定然會不舒服,江子安乾脆再添一把火,若是讓劉縣令心裡產生了嫌隙,那人日後的日子必定難過。

  「本官的事情,就不牢二位操心了。」劉縣令袖袍一擺,冷聲說道。

  他又如何聽不出二人話語中的深意,心中也是微怒,畢竟二人還並未封官,言語中竟敢諷刺自己,若不是此時是在王府,恐怕他早就訓斥過去了。

  「怕只怕那姓李的恃寵而驕,到時候,劉縣令怕是要頭疼了吧。」崔延新似笑非笑的看了劉縣令一眼,笑著說道。

  一個新科進士,對於一縣長官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有些放肆的意味了。

  但一來崔延新身後還有崔氏家族,心裡對於劉縣令這種沒有什麼背景,出身寒門的官員自然會存有輕視,二來今天晚上她真的是喝了不少酒,這裡地方偏僻,又沒人什麼人在,說話自然也隨意了一些。

  劉縣令聞言,便是脾氣再好也忍不住了,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不過,還沒等他開口訓斥,另一道嚴厲的聲音已經在兩人的身後陡然炸響。

  「放肆!」

  崔延新和江子安猛地回頭,看到站在他們身後,一臉冷色的中年男子時,額頭上的冷汗滾滾而落,雙腿一軟,差點癱軟在地上。

  「王,王爺……」

  「混帳東西,讀了這麼些年的聖賢書,就學了這些本事嗎!」隨著寧王冰寒的聲音傳來,崔延新和江子安的心沉入谷底。

  「那是……王爺?」

  遠處,正在交談的仕子官員也發現了這裡的異狀,互相對視幾眼之後,起身向這邊聚攏而來。

  ……

  二更天已過,深夜臨近,王府的宴會也終於結束。

  來自於慶安府城的賓客紛紛起身告辭,一輛輛馬車從王府門口駛離,城內的宵禁對他來說來說不算什麼,巡邏的士兵早已得到命令,不會阻攔。

  從更遠地方來的賓客,王府自然會給他們安排休息的地方。

  崔延新和江子安兩人走出王府的時候,還有些渾渾噩噩,大腦裡面空白一片,殘存的一個念頭,怕只有如何挽救從光明變成灰暗的仕途。

  亦有其他仕子從門口走出,看著兩人的背影搖頭嘆息。

  兩人剛才在王府中大放厥詞,碰巧被寧王聽到,接下來便是一頓不留情面的訓斥。

  對於新科進士,朝廷在正式委任之前,會先看看本地官府對於各仕子的評價,這關乎府內學子的仕途,按照慣例,自然是誇讚居多,但這一次,崔延新和江子安二人,在這上面,怕是會有抹不去的污點。

  作為被寧王重點提及的人,兩人若想撈到什麼好的差事,已經近乎於痴人說夢了。

  當然,對於那位雖然露面短暫,實則才是這一切事情源頭的李姓縣尉,也被所有人記在了心裡。

  第一百七十七章 貪墨賞金?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昨夜寧王府宴會上發生的事情,第二日便在文人仕子之間流傳開來。

  當然,消息之所以流傳的這麼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那句「為賦新詞強說愁」,讓無數才子膝蓋中箭。

  一些才子在聽聞此詩之後,再看自己之前的得意之作,詞句之間透露出的種種愁思,臉色一紅,將其藏好之後,再不會輕易示人。

  身處富庶的江南之地,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閒來無事了吟吟詩,寫寫詞,這才是文人風雅的生活。

  然而若是沒有足夠的閱歷,是不可能作出好的詩詞的,他們整日讀讀書,開開詩會,興致來了去青樓妓館體驗一下民間疾苦,又哪來那麼多的國讎家恨,但為了寫出詩詞,也只能是「強說愁」了。

  無病呻吟,無愁說愁,這無形中就增長了江南文壇這種浮誇的詩風。

  不過,縱然大家都對此心知肚明,但也不會挑明出來,畢竟總不能為了寫首詞,非得親自去邊關體驗體驗戍邊的情形,體驗體驗家國滅亡之痛……

  而這一句「為賦新詞強說愁」,則像是一記狠狠的巴掌抽在他們的臉上,提醒他們要面對現實,怕是從今以後,有人再做此類詩詞的時候,還得在心中掂量掂量,是否有「強說愁」之嫌。

  隨著這首詞以一種風靡之勢,橫掃各處的青樓妓館,被更多的人聽到,久而久之,整個詩壇的浮誇之風居然也有所消減,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此時,造成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正在自家院子裡吹著暖風,躺在搖椅上優哉游哉。

  李易很閒,已經好幾天沒有去鋪子裡面看看了。

  如意露和烈酒每日帶來大量的利潤,其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於王府分出來的份額,如意坊的生意比以前更好,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卻越來越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