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0頁
按照雙方協議,阿里會對軟銀進行同等補償方案,畢竟集團的錢,軟銀在不退出的前提下也有一份。
至於雙方的具體協議,沒人透露,不外乎阿里上市之後,對方擁有一系列購入協議罷了。
老馬最終還是沒有將軟銀踢出局,畢竟軟銀這些年沒給他添多少亂子,老馬唯一不能容忍的也只有雅虎。
雅虎退出,阿里的管理團隊也拿到了整個集團的所有權,這時候軟銀退出還是不退出,已經無關大局。
而就在外界關注阿里踢雅虎出局的時候,遠方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這時候也對外公布了消息。
遠方零售協同騰訊集團,雙方共同出資38億美元,收購了雅虎日本10%的股份。
雅虎日本和雅虎並不是同等概念。
雅虎在全世界,包括華夏,雅虎就是雅虎總部控股。
可在日本,雅虎卻不是總部控股,而是軟銀控股。
雅虎日本只有兩個大股東,第一大股東便是軟銀,第二股東才是雅虎,其他股份來源於股市。
而雅虎日本,這麼多年來,在遠方收購騰訊之前,也一直是亞洲最大的網站。
哪怕之前的騰訊,包括阿里上市的時候,市值都不如對方。
雅虎日本除了占據當地一半以上的搜索市場之外,也是日本當前排名前三的網購網站,一度還是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
而這一次,遠方和騰訊聯手收購雅虎日本的股份,意圖就很明顯了。
一方面是為了擴充騰訊的影響,一方面則是為了擴大電子商務業務。
島國排外情緒,實際上不算太嚴重。
可這也是相對而言,對歐美強國,這些本地人有天然的服從性,認可對方是強者,所以沒有太多的排斥感。
可作為鄰國的華夏,因為經濟相對要落後於對方,當地人接受度並不是太高。
哪怕是遠方,在日本也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
這時候,遠方收購雅虎日本10%的股份,明眼人都知道遠方的目的是什麼。
10%的比例其實不高,可由此,遠方也正式進入了日本市場。
在亞洲,業務擴張,很多時候華夏其實不是第一擴張的市場,日本和韓國才是。
可這些國家,進入難度也相對較高。
很多知名的大企業,在這些國家最後都不得不退出。
這些年來,也就雅虎順利紮根下來,而且越做越大,關鍵還是在於雅虎並不是控股方,軟銀在當地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此次遠方趁著雅虎和軟銀在阿里失利的時候,和雙方達成了一致,其實也是互相進行業務填充。
這些年,軟銀和雅虎在華夏最大的合作夥伴都是阿里。
可這次雅虎被踢出局,軟銀也岌岌可危,這時候遠方又成為華夏的巨無霸企業,比起和阿里合作,和遠方合作,對他們未來更有利。
於是,就在雅虎被阿里踢出局的同一天,遠方也和兩家達成了正式協議,進入雅虎日本,成為第三股東。
而與此同時,遠方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
除此之外,亞洲地區,其他國家,遠方也正在尋求最佳合作方,正式開啟了亞洲布局。
沒有最先進入歐美,遠方選擇了先經略亞洲。
比起歐美市場的水土不服嚴重,亞洲相對來說要寬鬆一些。
……
實際上,雙方宣布的雅虎合作,只是公開出來的消息。
而未公開的消息,還有一部分。
比如萬卡通,正式進入了日本市場。
一家跨境電商,想真正獲得發展,支付體系還是極為重要的。
擁有自己的支付體系,意味著不用將自己的商業核心數據轉交給第三方。
遠方商城想獲得擴張,萬卡通同時進入就必不可少。
而網際網路支付,關係到金融,一般情況下,當地政策不夠開放的話,因為政策限制,很難會獲得進入的機會。
而這一次,遠方之所以能進入,就在於雙方的合作。
遠方金融在日本也成立了分公司。
如今的支付公司,想在當地站穩腳跟,只有兩個方案。
第一,收購當地的金融支付機構。
這一點,在日本行不通,日本如今更多的還是現金和信用卡支付,對方其實也有第三方支付,不過不是國內這種,更類似於一卡通形式的公交卡。
主要採用索尼的Felica技術支持,和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並不相同。
所以收購一說,無從談起。
第二種形式,那便是合作。
找一家當地的大集團進行合作,共同持股,一起開發市場,這便是簡潔快捷的方式。
沒有當地的企業支持,外來企業想站穩腳跟,難度太高。
雅虎當初為了在日本發展,甚至讓出了控股權。
而遠方雖然不至於讓出控股權,可這次的分公司,軟銀也出資持有了30%的股份。
這些消息,遠方並未對外公開。
很多時候,有些消息公開,只能換來無意義的質疑。
對於遠方包括其他華夏企業而言,能對外開拓市場,被當地企業持股,這其實是好事。
可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會受到其他的影響,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不太好。
遠方在國內大多數時候都是獨資控股,這次剛進入國外市場,就被外資持股30%,尤其還是華夏人極為痛恨的日本企業。
至於雙方的具體協議,沒人透露,不外乎阿里上市之後,對方擁有一系列購入協議罷了。
老馬最終還是沒有將軟銀踢出局,畢竟軟銀這些年沒給他添多少亂子,老馬唯一不能容忍的也只有雅虎。
雅虎退出,阿里的管理團隊也拿到了整個集團的所有權,這時候軟銀退出還是不退出,已經無關大局。
而就在外界關注阿里踢雅虎出局的時候,遠方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這時候也對外公布了消息。
遠方零售協同騰訊集團,雙方共同出資38億美元,收購了雅虎日本10%的股份。
雅虎日本和雅虎並不是同等概念。
雅虎在全世界,包括華夏,雅虎就是雅虎總部控股。
可在日本,雅虎卻不是總部控股,而是軟銀控股。
雅虎日本只有兩個大股東,第一大股東便是軟銀,第二股東才是雅虎,其他股份來源於股市。
而雅虎日本,這麼多年來,在遠方收購騰訊之前,也一直是亞洲最大的網站。
哪怕之前的騰訊,包括阿里上市的時候,市值都不如對方。
雅虎日本除了占據當地一半以上的搜索市場之外,也是日本當前排名前三的網購網站,一度還是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
而這一次,遠方和騰訊聯手收購雅虎日本的股份,意圖就很明顯了。
一方面是為了擴充騰訊的影響,一方面則是為了擴大電子商務業務。
島國排外情緒,實際上不算太嚴重。
可這也是相對而言,對歐美強國,這些本地人有天然的服從性,認可對方是強者,所以沒有太多的排斥感。
可作為鄰國的華夏,因為經濟相對要落後於對方,當地人接受度並不是太高。
哪怕是遠方,在日本也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
這時候,遠方收購雅虎日本10%的股份,明眼人都知道遠方的目的是什麼。
10%的比例其實不高,可由此,遠方也正式進入了日本市場。
在亞洲,業務擴張,很多時候華夏其實不是第一擴張的市場,日本和韓國才是。
可這些國家,進入難度也相對較高。
很多知名的大企業,在這些國家最後都不得不退出。
這些年來,也就雅虎順利紮根下來,而且越做越大,關鍵還是在於雅虎並不是控股方,軟銀在當地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此次遠方趁著雅虎和軟銀在阿里失利的時候,和雙方達成了一致,其實也是互相進行業務填充。
這些年,軟銀和雅虎在華夏最大的合作夥伴都是阿里。
可這次雅虎被踢出局,軟銀也岌岌可危,這時候遠方又成為華夏的巨無霸企業,比起和阿里合作,和遠方合作,對他們未來更有利。
於是,就在雅虎被阿里踢出局的同一天,遠方也和兩家達成了正式協議,進入雅虎日本,成為第三股東。
而與此同時,遠方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
除此之外,亞洲地區,其他國家,遠方也正在尋求最佳合作方,正式開啟了亞洲布局。
沒有最先進入歐美,遠方選擇了先經略亞洲。
比起歐美市場的水土不服嚴重,亞洲相對來說要寬鬆一些。
……
實際上,雙方宣布的雅虎合作,只是公開出來的消息。
而未公開的消息,還有一部分。
比如萬卡通,正式進入了日本市場。
一家跨境電商,想真正獲得發展,支付體系還是極為重要的。
擁有自己的支付體系,意味著不用將自己的商業核心數據轉交給第三方。
遠方商城想獲得擴張,萬卡通同時進入就必不可少。
而網際網路支付,關係到金融,一般情況下,當地政策不夠開放的話,因為政策限制,很難會獲得進入的機會。
而這一次,遠方之所以能進入,就在於雙方的合作。
遠方金融在日本也成立了分公司。
如今的支付公司,想在當地站穩腳跟,只有兩個方案。
第一,收購當地的金融支付機構。
這一點,在日本行不通,日本如今更多的還是現金和信用卡支付,對方其實也有第三方支付,不過不是國內這種,更類似於一卡通形式的公交卡。
主要採用索尼的Felica技術支持,和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並不相同。
所以收購一說,無從談起。
第二種形式,那便是合作。
找一家當地的大集團進行合作,共同持股,一起開發市場,這便是簡潔快捷的方式。
沒有當地的企業支持,外來企業想站穩腳跟,難度太高。
雅虎當初為了在日本發展,甚至讓出了控股權。
而遠方雖然不至於讓出控股權,可這次的分公司,軟銀也出資持有了30%的股份。
這些消息,遠方並未對外公開。
很多時候,有些消息公開,只能換來無意義的質疑。
對於遠方包括其他華夏企業而言,能對外開拓市場,被當地企業持股,這其實是好事。
可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會受到其他的影響,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不太好。
遠方在國內大多數時候都是獨資控股,這次剛進入國外市場,就被外資持股30%,尤其還是華夏人極為痛恨的日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