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聖人,是世界上最毋容置疑的文壇領袖,他的光輝事跡,從文學,詩歌,音樂,到影視,圍棋,體育,遊戲,武術,在所有方方面面改變著這個世界。

  在他的手中,華夏文化展現了令人驚嘆的魅力的。

  這些成就,單獨的一項就會成為一代文壇宗師了,誰能想到這些都光芒都匯聚一人之身呢。

  蘇懷,不僅僅是當之無愧的華夏文聖,更是世界文壇至聖!

  此時台上蘇懷,白衫飄蕩,額前的長髮在俊秀臉龐前,隨風微微飄蕩,嘴角如春風般的笑容,瀟灑得不帶一絲俗息,遠遠看去若仙似神,竟令人恍然覺得,他不是屬於凡塵之人。

  在這瞬間,很多人都看得呆滯了,柯克,羅素等人回想這數年間發生種種,心中都不由暗嘆,這蘇懷莫不是真是華夏文聖降世?否則怎能取得這樣多高不可攀的成就呢?

  在台上蘇懷表達完了感謝,望向台下,發表了他的當選感言:

  “今天是教科文組織的重要一天,我在這裡想談談教科文最重要的職責——‘文化’。

  我記得,我讀的第一首詩,是孟浩然的《春曉》,那時正好是春天,我懵懵懂懂地讀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我當時才5歲,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首詩,我覺得它很美。

  然後長輩告訴我,這就是所謂的‘文化’。

  那時,我以為文化是一種美……”

  蘇懷說著目光望向了台下眾人:

  “可等我漸漸長大,讀了越來越多的詩,看了越來越多的書,學了華夏古人的文章,經書,我漸漸發現了,那些書中,詩中,故事中的華夏古人,都成為了我心靈的一部分。

  在我孤獨脆弱的時候,他們會在內心裡喚起我的堅強,在我醜陋自私時,那些融入我血脈的高尚靈魂提醒著我,讓我知道知道,華夏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看著華夏各地的山川,河流,跟隨著那些人,感受這原始天地之美,不帶任何偏見,欣賞這種樸質的美感。

  看著一處景,一處城,就能想到先人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堅守的那一個個夜晚。

  我能知道,這山,這水,都是是我們華夏民族英魂的凝結之處,上古英靈熱血撒盡的守護,才讓我們現在能和平,安穩地生活在這裡。

  讓我知道,這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應得的,而是我們祖先嘔心瀝血守來的。

  這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戰端,還有那麼多紛爭,很多人卻眼睛只看到了最好的地方,沒想過,華夏民族曾經有無數的可能,墮落到萬丈深淵中。

  所以,我問過我自己,文化究竟是什麼呢?”

  蘇懷望著鏡頭,像是望著所有的華夏人一般問。

  “我想,文化很簡單,那就是一個民族內心的精神準則。

  法律規範人們的行為,文化塑造民族的內心。

  華夏的文化,無論是詩歌,戲劇,文學,音樂,任何形式,都是傳遞的一種精神。

  告訴我們怎麼做人,怎麼做一個華夏人。

  在內心建立了這套準則,你就不會相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王敗寇’這套簡單的動物準則。

  你就不會為了自己方便,在夜裡打著遠光燈,晃著對面司機的眼睛,因為你會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就不會為了訛錢,去誣賴扶起起來的年輕人撞倒了你,因為你心裡有個聲音告訴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你也不會看到新聞里國家外交紛爭,就在網上大喊開戰,血戰到底,因為你聽過‘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的道理。

  你也不會在國家窮困,動亂的時候,跑到國外,在大洋彼岸,大罵自己祖國多麼骯髒不好,歌頌著他國的偉大光明。

  因為你會知道,無論自己故鄉有再多的不是,也有人在‘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時,咬牙念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為這片故土堅守,一點點努力改變這裡,讓她變得更好。”

  蘇懷說著,深深吸了一口氣才道:

  “正是有了這樣的文化,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國家,哪一方土地,華夏人都是華夏人,都依照自己的準則,生活著,繁衍著,這就是文化的作用。”

  蘇懷說著,目光變得溫柔起來,好像是望著所有人華夏人一樣:

  “從今天起,在我的名片上,我是教科文組織的秘書長。

  在我的腦海里,我是一個世界文化的修復者。

  但在我心裡,我只是一個普通華夏人罷了。

  從始至終,我只是文化世界裡的一朵小浪花,只有無數浪花匯聚在一起,才能成為改變世界的巨浪。

  真正能改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的,不是我,而是現在看著我的你們,你們每一個人,是你們每一個人組成了各自民族的樣子。

  謝謝各位。”

  結局之章 華夏的未來!

  各大國際頻道,都報導了蘇懷接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長“華夏之心”的演講。

  那段“在我的名片上,我是教科文組織的秘書長。

章節目錄